佟長明
摘要:學生上體育課有興趣無興趣,直接影響他們從事體育運動的自覺性和積極性,也決定著體育知識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事實證明,只要學生對參加體育鍛煉有了興趣,就會把學習與體育鍛煉作為自身的需要,積極開展體育活動,刻苦進行鍛煉,克服主客觀困難,逐步增強身體素質,提高健康水平和運動水平。這樣,學生就越來越愛上體育課了。
關鍵詞:喜歡;興趣;體育課
體育課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體質,促進身心健康,而且可以使學生在德育、智育、美育幾方面得到全面發(fā)展。然而近年來,在片面追求升學率的應試教育的導向下,各門文化課教學中都有學生厭學的問題,甚至在體育課上同樣有“厭學”的現(xiàn)象。從理論和實踐上講,學生應該是非常喜歡體育課的。我們常??梢钥吹?,在體育游戲中學生是那樣情不自禁地全力投入。由此可見,學生并不是從內心討厭體育活動或體育課,而是對一些體育教師在體育課上教的內容、教的方法感到枯燥厭倦甚至反感。這是體育教學中教與學的對立。因此,如何使學生喜歡體育課,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課題。
在新課標下如何使學生喜歡體育課呢?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
一、營造良好的體育環(huán)境
良好的體育運動環(huán)境,可使人易于產生運動的欲望。在學校里,改善體育教學條件,建立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建設多項的運動設施,是吸引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運動的重要因素。我們要通過多渠道多途徑去提高學生的體育興趣,如學校建一個體育快樂園地,讓學生在"跑、跳、爬、滑、蕩、穿"等功能器械旁盡情地"玩",在"自玩其樂"的過程中找到運動的樂趣,讓學生"百玩不厭",同時還可利用現(xiàn)代化的多媒體進行體育教育和教學,讓體育知識、運動、比賽等內容更直觀、生動、形象地體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和腦海里。我想,這樣的教學手段和環(huán)境,無論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是學習效果,都應該是直接的、顯著的。
二、提高教師的業(yè)務水平
首先教師要為人師表,以對學生摯著的愛,良好的職業(yè)道德品質和高雅的儀表風范來強烈感染學生,體育教師要適應學校體育的發(fā)展,必須努力學習技能、技巧,養(yǎng)成自己終身學習的意識,及終身學習的習慣,以激發(fā)學生對體育知識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勇敢頑強、銳意進取的精神。
其次,教師是教育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在教學活動中發(fā)揮主導作用,因此教師還必須具有較強的組織能力和較強的適應能力,能夠不斷通過自我調節(jié)和控制,使自己的思想、品德、意識以及各方面的能力適應社會進步和發(fā)展的要求。教師的言行對學生的情緒影響較大,要及時的指出學生的優(yōu)缺點,用表揚、鼓勵激發(fā)學生練習的積極性。如當學生練習成功時,及時給予表揚;當學生練習失敗時,及時給予鼓勵,當學生焦躁不安時,及時給予安慰等,都可以激發(fā)學生的練習積極性。教師還應熟悉學校的環(huán)境、場地、器械,在課前與項目相適應的場地上,器械的布置井然有序,合理,得當;教師精神抖擻,衣著干凈利落,語言簡潔明快,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興趣,注意力集中,促進體育教學的順利進行。
三、教學內容要符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征
教學內容與學生學習積極性有密切聯(lián)系,符合學生年齡特征的富有游戲性和競賽性的教材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新穎的、能引起好奇的、注意的事物易引起興趣,最能誘發(fā)好奇內驅力,激起求知、探究、練習等意愿;不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單調乏味的、過淺的教材則會降低學生學習積極性,引不起學生的興趣,教材內容過深,會減低學生的學習興趣,重復的內容和單一的教學組織形式過多,學生會覺得枯燥乏味,調動不起學習的情緒。
四、轉換角色,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
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是新時期上好體育課的前提和條件,新課程的推進要致力于建立充分體現(xiàn)尊重、民主和發(fā)展精神的新型師生關系,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得以充分地發(fā)揮。要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教師應真情對待學生,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公平地對待學生,不能厚此薄彼,尤其是對于學習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學生,教師要多鼓勵、多關懷,相信他們的潛力,切實幫助他們,成為學生的促進者和服務者。傳統(tǒng)教學中的師生關系,是一種不平等的關系。教師不僅是教學過程的控制者,體育活動的組織者,成績的判定者和絕對的權威者,而且,總是千方百計地把自己的要求“格式化”,根據自己的思路進行教學。新課程要求教師從知識技能的傳授者轉變成學生發(fā)展的促進者,由居高臨下的指揮者轉變成合作型的良師益友,使教學過程轉變?yōu)槭菐熒餐_發(fā)課程標準的過程。
五、靈活運用各種教法和學法
新課程強調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fā)展的互動過程。在教學過程中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yǎng)能力的關系,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自主學習中培養(yǎng)獨立思考能力,探究學習中培養(yǎng)解決問題能力,合作學習中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體育教學方法層出不窮,有情景教學法、愉快教學法、游戲競賽法、動機遷移法、成功教學法、創(chuàng)造思維法、興趣教學法等,從而改變單一的傳授式教學方法,在教學實踐中在靈活運用各種教法和學法,是新課改對教師的基本要求。
總之,作為一名合格的體育教師,要適應深化教育改革的要求,不斷地更新教育觀念,提高自身素質,努力學習,銳意進取,積極構建以學生為主體、利于學生主動發(fā)展的自主探究教學模式,不斷探索適應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教學策略,逐步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全新體育課堂教學格局,切實把"激發(fā)運動興趣,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意識與能力"的課程理念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M]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10,12
[2]吳家榮 對《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梳理與評價——關于體育課程性質表述合理性及體育教科書編寫問題[J]當代體育科技2014(16):94-94
[3]賴天德《學校體育要全面貫徹“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J]體育教學,2003,8
[4]鐘旭.淺談體育課教學中的講解與示范[J]柳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4(3):100-1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