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紅
【摘要】培養(yǎng)小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關注的主要問題之一。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注重對學生滲透正確的思想,使其樹立良好的價值觀與人生觀是極其必要的。語文是一門綜合性比較強的課程,教材中的素材內容也十分豐富,那么教師可以借助語文教材滲透品質教學,在保證語文教學質量的基礎上切實地提高學生的道德品質,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小學語文;語文教學;有效
語文核心素養(yǎng)不僅包含了學生的語文知識、語文能力,還囊括了文學審美、文化價值、人文精神等多個層面。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教師可以從多個方面入手。課堂是學生系統(tǒng)地學習語文知識的主要場所,借助語文教材中的資源設計課堂教學,并適時地滲透語文素養(yǎng),可以使語文教學真正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促使學生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養(yǎng)成。
一、激發(fā)學生興趣,滲透審美情趣
促進學生德智體美的全面發(fā)展是新課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滲透美育是十分重要的。小學語文教材中有許多描寫景物的課文,教師可以充分地利用這些課文設計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從中滲透美,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素養(yǎng)與審美情趣,為其良好的審美能力的養(yǎng)成奠定基礎。
例如在教學《西湖》這篇課文時,教師就可以先借助多媒體為學生播放西湖的景色,讓學生在身心愉悅的環(huán)境中感受西湖之美。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語文教師還可以引入蘇軾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讓學生體會西湖意境之美,從而讓學生感受美的事物,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與審美情趣,增強學生的人文底蘊。
二、創(chuàng)設課文情境,滲透德育教學
德育是一切教育的核心,是學生其他各個方面能力發(fā)展的基石。借助教材中的內容滲透德育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品質形成的主要渠道。小學生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課堂上學習,如果教師將知識教學與德育滲透拆開,就很難取得良好的效果。而將語文教學與德育進行整合,可以達到一舉兩得的目的,既可以保證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又可以提高學生的道德品質。
例如在教學《哪吒鬧?!愤@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為學生播放這個動畫片,并讓學生在觀看了這個動畫片后說一說主要講的是什么故事,哪吒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由于小學生的視覺感官比較強,他們在觀看視頻時對其中的故事情節(jié)、人物形象也會有自己的認知與理解。經(jīng)過教師的引導,學生也會進行深入的思考,從而有助于學生在掌握文章主旨的基礎上內化自身的心靈,促使學生形成正直善良的好品質,為其今后的健康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注重文學積累,培養(yǎng)語文素養(yǎng)
語文學習是一個不斷累積知識的過程,學生也只有真正地掌握所學的知識,并不斷地積累學習,才能真正地培養(yǎng)自身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語文教師要鼓勵學生多讀多想,通過多讀來擴展自己的眼界與視野,通過多想來升華自身的思想層次,從而真正地培養(yǎng)出高品質的人才,為語文有效教學的實現(xiàn)提供條件。
例如在教學了《楓橋夜泊》和《山行》這兩首古詩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古詩,體會其中的意境。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課下搜集更多的描寫景物的古詩,并進行分類整理。如描寫“月”的詩句有“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舉頭望明月,對影成三人”等;描寫“雨”的詩句有“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等。學生在搜集整理這些古詩的過程中,他們對古詩中所蘊含的深意及情境也會有新的理解與體會,從而有助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有助于語文教學效果的保證。
四、借助信息資源,塑造高尚人格
信息技術手段的快速發(fā)展為語文教學帶來了新的活力,課堂上教師的教學手段也不再單一乏味,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有所提升。針對這一現(xiàn)象,語文教師可以將信息資源與信息手段更好地融入課堂的教學中,通過網(wǎng)絡上的資源引起學生的深入思考,使其將自身正確的觀念與行為進行貫徹實施,從而塑造學生健康的人格品質,使其形成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例如在教學了《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這篇課文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以“誠信”為主題針對當前社會上關注比較多的話題展開辯論,如青島天價大蝦事件、司機肇事逃逸事件、共享單車私有化事件等,對這些熱點話題進行深入分析,不僅可以深化學生的思想層次,也可以讓學生真正地關心生活,用自己所學的知識與經(jīng)驗對生活中的事件做出正確的判斷,從而塑造學生高尚的人格。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是刻不容緩的。語文教師要充分地借助教材中的素材設計教學,適時地滲透人文與審美教育,從而培養(yǎng)學生良好品質的養(yǎng)成,使得學生不僅可以收獲語文知識,更能提升自身的價值,成為社會發(fā)展的合格的接班人。
【參考文獻】
[1]楊玲.淺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A].第四屆世紀之星創(chuàng)新教育論壇論文集[C] .2016.
[2]汪小衛(wèi).淺談情趣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 .中國校外教育,2016(09) .
[3]許紅琴.聚焦 延展 轉變——例談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策略[J] .中小學教師培訓,2016(12)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