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華
【摘要】針對農(nóng)村孩子習作難的現(xiàn)象,對在習作教學中讓孩子們愛上習作的方法——小練筆的轉(zhuǎn)型,筆者進行兩個部分的闡述:一是將任務型練筆轉(zhuǎn)變成習慣性練筆,消除習作恐懼;二是將繁雜型練筆轉(zhuǎn)變?yōu)楹唵涡途毠P,激發(fā)習作興趣。
【關(guān)鍵詞】 小練筆;轉(zhuǎn)變;愛上習作
所謂“小練筆”就是圍繞某一個重點或中心,進行范圍小、篇幅短的習作練習。在閱讀教學中,有計劃地指導學生進行練筆訓練,不僅可以減緩作文的坡度,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而且可以促使學生加深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读x務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述的過程。”而很多孩子對于這個方式、這個過程,是充滿恐懼的。恐懼,意為驚慌害怕,惶惶不安。孩子對習作有著莫名的恐懼,內(nèi)心極度排斥,可想而知,老師再如何深入淺出的引導,他們也聽不進去;再淺顯的書面表達他們也不愿意去做,習作效果怎么會好?所以,教師如何巧妙地引導孩子們走進生活,表達自己所見所聞所感,消除他們的恐懼心理便是高效完成習作的首要任務。
一、將任務型練筆轉(zhuǎn)變成習慣性練筆,消除習作恐懼
習慣是指積久養(yǎng)成的生活方式??h里下達的“小作訓練要求”每學期至少7—8篇,一個單元一篇小練筆,絕大部分語文老師為了減輕自己的負擔每學期也只是完成了縣里下達的最低指標,沒有幾位老師愿意再去進行其他習作的指導和訓練。老師們將完成小作變成一個任務,孩子們自然也是跟隨著老師的腳步機械性地完成這個任務。其實一個學期7—8次的小練筆是遠遠不夠的,無法激發(fā)孩子們的表達興趣,無法促使孩子們養(yǎng)成樂于書面表達的習慣,更加無法讓孩子們樹立習作的自信心,這也是他們畏懼習作的主要原因。
我在教學中,實行每課一練,除了完成上級下達的訓練任務中涉及的課文,其他課文也自備作文本,必有練筆。這套自備本和課堂作業(yè)無任何區(qū)別。孩子們聽到這樣的要求,無不感到意外和失望,聽到我說這樣做是為了讓他們不怕習作,甚至愛上習作時,更是一臉的不屑啊,只能算是苦于教師的威嚴,硬著頭皮接下任務。好吧,我要讓你們以最差的心情迎接最好的結(jié)果。就這樣,每課一練,每課一得,不知不覺中,孩子們從起初的心不甘情不愿,到后來把每課的一個練筆當成是應該的事,能主動去做,自覺去寫,慢慢地,他們便習慣去表達,不論是口頭的,還是書面的。半學期后的一次提出寫作要求之后,我說:“你們變了,知道嗎?”他們搖搖頭。“現(xiàn)在我提到寫作,你們已經(jīng)不會有不情愿的表情了,也不會有很失望的‘啊了。”孩子們都欣喜地用力點點頭。我大呼:“把最熱烈的掌聲送給進步了的自己!”那次的掌聲很持久、很響亮,從孩子們閃光的眼睛里,我知道,他們已經(jīng)習慣去表達,已經(jīng)不再對寫作充滿恐懼了。
二、將繁雜型練筆轉(zhuǎn)變?yōu)楹唵涡途毠P,激發(fā)習作興趣
《義務語文新課程標準》中對于習作的總體目標是:“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據(jù)日常生活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边@就要求教師在寫作教學中,應“抓住基本的作文要素,制訂最起碼的要求,旨在培養(yǎng)學生起碼的實用性寫作能力:①對寫作內(nèi)容只要求‘具體明確;②對語言運用只要求‘文從字順;③對表達技巧只要求根據(jù)‘日常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這就是說,習作教學要將習作簡單化,不能讓學生背負沉重的寫作任務,不需讓學生運用繁雜的寫作技巧,只為學生沒有過多束縛、習作能自主、愿意表達、樂于表達而服務。
在教學《成語故事》一課中,根據(jù)成語故事“以深刻形象的故事典故講述一些道理”的特征,我設定了這樣的寫作目標:“寫一個你親身經(jīng)歷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边@樣的要求一出,孩子們是很欣喜的,一來是自己親歷的事很好寫,二來是自己告訴別人一個道理(這對于一貫聽慣了父母的訓斥、老師的教誨的孩子們來說最有吸引力)。我只強調(diào)“一個故事一個道理”,其他沒有作任何引導、交流,孩子們提筆就寫,不多大功夫絕大多數(shù)孩子已經(jīng)一氣呵成。再看,有內(nèi)容,豐富多彩;有道理,一語中的。有以和伙伴之間騎車比賽的故事,告訴我們朋友之間友誼的珍貴;有以同學放屁取樂大家的故事,告訴我們文明禮儀的重要;有以受到意外幫助的故事,告訴我們?nèi)伺c人之間要互相幫助的道理;有以發(fā)現(xiàn)媽媽生白發(fā)的故事,告訴我們孝順父母要用實際行動的必要;有以父母不愿捐款幫助陌生人的故事,告訴我們助人為樂不僅是善行,更是責任的承擔……“眼處心生句自神,暗中探索總非真”,孩子們的世界多么豐富,眼中所看到的、心中所想到的,皆是素材,每一個故事背后無不蘊藏著他們真摯的情感、做人的智慧。
綜上所述,小練筆是孩子們生活成長的搖籃,是孩子們書面表達的活水,更重要的是在教學中孩子們在玩中實踐,實踐中體會,體會中感悟,不要給學生過多的束縛,讓他們自由展露,馳騁思維,揮灑情感,真實行為,真正愛上表達,愛上習作。
【參考文獻】
[1]陳云宇.基于兒童幸福發(fā)展的語文教學觀[M].吉林文史出版社,2017.
[2]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