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銀亞
摘 要: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當前高校海外交流生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在思想教育教學活動中,要以獨特的方式對教學體系進行構建,從而對同學們產生積極影響。為了更好地構建高校海外交流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促進國內外高校學生的發(fā)展和交流,本文對當前我國交流生思政教育問題進行分析后,提出了相關的完善建議,以便促進高校海外交流生思想政治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
關鍵詞:高校;海外交流生;思想政治教育體系
【中圖分類號】G【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216(2018)11B-0027-02
隨著信息全球化的推進,高校海外交流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也被提上了日程,各國交流日益頻繁,國際化的交流方式成為當今社會的主流,這也是高校學生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重要平臺。但是,當今國際交流也是存在不少弊端的,存在的問題正在日益顯現(xiàn)出來,我國高校海外交流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嚴重不足,這需要高校教育者慢慢滲透改進的。因此,本文針對海外交流生這一主要群體的思想教育,展開了討論,在分析高校交流生思想上存在的問題,在梳理政治要求的基礎上,探討當前學生思想教育的重點和難點,以及針對這些問題所提出的種種改進方式。
一、海外交流生思想政治教育現(xiàn)狀分析
隨著中國外交環(huán)境的好轉,中國和其他國家的交流也越來越頻繁,高等教育朝著國際化的方向發(fā)展,很多高校學生采取了留學的方式來實現(xiàn)自我的價值,海外鍍金已經不是稀奇的事情。國際交流生成為了海內外交流的重要渠道。目前,加強和推進學生海外留學已經成為了高校教育界的共識,國家最新批文指出:堅持以開放促進改革的發(fā)展,開展多層次發(fā)展模式促進教育的形成,拓寬與國際交流和合作的領域,努力營造高校教育的大環(huán)境,提高我國外出學習人員的整體素質,培養(yǎng)適應新社會的綜合性人才,以及能參與討論國家大事,通曉國際規(guī)則的大視野人才。因此,國際化是目前高校需積極創(chuàng)建的,在高校的宣傳與鼓勵下,大多數留學生形成了自己的交流體系,創(chuàng)建了龐大的隊伍,形成了自己的規(guī)則中心。當然,這離不開國家對學生的大力支持,因此,留學生的思想政治問題也需要我們特別的關注。
由于我國高校教育啟蒙晚,隊伍建設慢,導致了社會對高校教育的關注沒有得到應有的強烈反響,各高校對學生的教育和管理方面還存在著諸多事宜沒有得到良好解決的問題。實際上,海外交流是一把雙刃劍,海外交流學生在國外面對不同的社會環(huán)境、政治制度、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難免會產生困惑和迷茫,一些傳統(tǒng)認知與價值觀念可能會遭到不小的挑戰(zhàn)。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對海外交流學生的全方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迫在眉睫。
二、海外交流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常見問題
為了客觀地掌握留學生的現(xiàn)狀,本文采用了科學的方法調研海外交流生存在的問題,運用了歸納法、比較法、文獻分析法等社會調查方法,進行了全方位多角度可視化的調查,反映出了高校海外交流生存在的問題。
(一)部分高校對海外交流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視程度不夠
目前,很多大學對于海外交流生的管理基本上仍停留在學生的學習、生活、安全等基礎方面,而對于海外交流生思想政治方面開展的教育比較少。
(二)海外交流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單一
很多大學對海外交流生采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是以教師的口頭傳授為主,沒有做到結合海外交流生這個特殊群體的實際情況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在這種單一而且缺乏創(chuàng)新的教育方式下,會使海外交流生在學習中產生抵觸情緒,從而使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三)對海外交流學生主題教育的及時性、有效性不足
雖然學生出國后能利用校內資源,通過新聞收看、學習政治資料等方式參與學習黨和國家的重大新聞、方針和政策、理論等,但是如果沒有精心組織,他們則無法通過參加專題研討交流、專家講座、社會實踐等活動來深入學習。
(四)師生交流不樂觀
學生遠赴海外,由于時差、空間距離遠等因素的影響,師生之間交流難免減少,平時缺少相應的情感交流也容易讓學生的思想產生問題。而且,并不是所有的老師都有海外交流經驗,對于海外交流生暴露出的問題,他們有時候并不能感同身受,這也導致很多交流生出現(xiàn)的問題不能得到教師的幫助和及時解決。
對于參與海外交流項目的留學生來說,他們目前的主要問題不是學業(yè)、生活等基礎性方面的問題,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問題,要把握好學生的思想政治動態(tài),我們的教育引導工作應有效應對,及時到位。
三、海外交流生思想政治教育體系構建的建議
海外交流生是我國受教育層次較高的一個群體,是我國未來的棟梁人才。加強對身處異鄉(xiāng)的海外交流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勢在必行。為了有效應對海外交流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常見問題,高校必須不斷完善海外交流生的思政政治教育體系,夯實服務和保障體系,提升思想引領實效。
(一)要加強海外交流生的組織建設
學生出國之前,可以在教師的幫助下成立學生自我管理組織,如“海外團支部”,切實發(fā)揮大學生骨干的模范帶頭與思想引領作用?!昂M鈭F支部”實行團支書負責制,按照出國交流的實際人數,團支部設置組織委員、宣傳委員、文體委員等。通過團支部來策劃、組織并開展各項思想政治教育活動。
(二)要豐富海外交流生的活動內容
在教師的指導下,海外學生每月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各類豐富的主題活動,如:形勢與政策的學習、與國內團支部一樣的團日活動、中外文化交流、中國文化傳播等特色活動,積極鼓勵海外交流生做好“中國故事”講解員。海外學生每學期初都要制訂活動計劃,并報學校備案,在活動結束后,要把這些活動的圖片、視頻、文字小結等相關材料交學校存檔。
(三)要加強海外交流生的保障機制
通過學校的引領,指導海外交流生積極開展各項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學校相關輔導員、專業(yè)教師、外事部門、學生組織要共同參與其中,及時跟進,使用微信、QQ等平臺對海外留學生進行生活、學業(yè)、心理、思想等方面的指導;積極構建“大思政”的教育格局,加強各部門、各組織的優(yōu)勢互補與相關信息互聯(lián)互通,進而形成一個良好的育人合力。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校要結合不同特點的海外交流生群體進行各具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這是保持大學生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途徑。這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較為特殊的教學工作,不能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進行,而要以獨特的方式對教學體系進行構建。這樣才能加強對海外交流學生群體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管理,最大程度上改善當前海外交流學生群體存在的問題。
基金項目:本研究為2018年度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思政專題項目:高等教育國際化背景下海外交流生跟進式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項目編號:2018SJSZ438。
參考文獻:
[1]范濤,梁傳杰,李輝鵬.論新時期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的構建[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2).
[2]梁會蘭.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體系構建研究[J].黑河學院學報,2016,(5).
[3]林可全.新常態(tài)下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體系構建研究[J].人才資源開發(fā),2016,(12).
[4]孫曉雷.赴海外交流學生 思政工作咋抓[N].中國教育報,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