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針對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我們低年級數學教師所面臨的學生數學課堂表達能力嚴重缺失的問題,提出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性,并從三個方面闡述如何培養(yǎng)低年級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
關鍵詞:低年級;思維;數學語言表達
成為一名灌溉祖國花朵的園丁,已是第五個年頭,在過去的4年教育工作中,我也一直擔任低年級的數學教學工作。一二年級的孩子說話特別天真,可愛。在他們平常的對話中,如果你認真聽,你就會發(fā)現,他們會不自覺地應用很多修辭手法:跳舞的小草,正在休息的學具盒,腳累得快要斷了等等。而每當我在上數學課時,我便發(fā)現,他們遠遠沒有下課時候那么會說。他們不知道怎么去表達例圖中的含義,不會用數學的語言去解釋一道題目,更不會把一道例題完全提煉成數學語言。而語言表達能力不僅僅是文科教學所需要的,對于學習數學也同樣重要。
“數學是思維的體操,思維是語言的內涵,語言是思維的外殼?!倍Z言是溝通與理解的載體,人們借助語言,對事物進行抽象、概括,又借助語言對人們的思維進行調節(jié),使思維逐步完善。數學學習活動基本上是數學思維活動,所以掌握數學語言是順利地、有成效地進行數學學習活動的重要基礎之一。我們應當把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語言和數學知識的學習緊密地結合起來,將它看成是數學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樣才能更好地鍛煉學生思維的條理性、邏輯性和準確性。在日常教學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 邊聽邊“話”
教師的一言一行影響著學生,要想培養(yǎng)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那么首先教師自身要語言規(guī)范,給學生做出榜樣。數學是一門非常嚴謹的學科,數學教師對概念、法則、術語敘述到精準到位,不能含糊其辭,讓學生產生疑問或誤解。那么教師就必須有很扎實的學科素養(yǎng),對概念等理解到切實到位,通透明了。用較短的時間傳遞較多的數學信息。比如在一年級認識《圓角分》這一節(jié)課中,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說到的口語“幾塊錢”在這節(jié)課中就要加強規(guī)范,學生的生活經驗就是“幾塊錢”,而非“幾元錢”。所以在課堂中學生回答問題時,脫口而出的就是一個杯子5塊錢,一本筆記本8塊錢等等這樣很生活化的口語。如果老師也這樣說的話,學生的印象就會更加深刻,甚至抹除不掉。一課時的教學內容并不多,也許就只有兩三頁紙,如果照本宣科,幾分鐘就可以說完,但是教師卻要把這樣兩三頁紙的內容填充豐盈到四十分鐘,這就需要靠大量語言來充實豐滿。從新課導入,學生活動,自主探索,互動練習,小結提升等等環(huán)節(jié),哪一個能缺少教師語言?所以教師在整節(jié)課堂中起到了示范引領的作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學生只有聽到了規(guī)范的教師語言,他們的語言才會更加準確、規(guī)范、簡潔。
二、 創(chuàng)造“話”機
教師要努力創(chuàng)造機會讓每位學生發(fā)言,而非整節(jié)課都只有教師或者某個特別會說的學生在發(fā)言。教學中,凡是學生通過自己認真獨立思考能夠講得出的問題一定讓學生自己講,學生有錯誤,教師及時糾正,并且可以分角色,分小組讓學生多說多練,盡量保證每位孩子都在說,都在鍛煉。例如在教學23+9的口算,可以先讓會的學生先嘗試發(fā)言,先算3+9=12,再算20+12=32,其次,全班人齊說,然后分男女生說,也可以把說得好的學生視頻拍下,讓每位學生重復觀看,重復練習說。當孩子們一遍又一遍地說出算理時,在腦子里就形成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加深了對進位加法算理的認識。也可以給學生提供充分的觀察材料,如板書、實物等,引導學生按一定的順序,有目的有計劃地觀察比較思考,在感知中積極思維,讓學生用清晰簡潔的數學語言有條理敘述觀察過程,不僅能反映學生思維的正確性,而且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在教學中,要重視動手操作。比如二年級平行四邊形的認識,怎樣用4根小棒擺出平行四邊形,用6根,8根呢?有幾種方法?注意多讓學生用數學語言有條理地敘述操作過程,表述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把動手操作、動腦理解、動口表達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促進感知有效地轉化為內部的智力活動,達到深化理解知識的目的。
三、 “話”龍點睛
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而我們數學課堂上不僅僅老師要反思,學生也要學會小結并反思,并要嘗試用自己的數學語言清晰地表達出來,“小結”也是一種能力,而這種能力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也許短時間掌握很困難,但是我們可以把一個遠大的目標微元成一個個小目標,到每節(jié)課堂中一一實現,教師不妨放手把小結環(huán)節(jié)交給學生來做,這不是光靠說說那么簡單的,可以通過他們對這節(jié)課的理解認識從而說出來的語言,來推斷這位學生這四十分鐘學到了哪些知識,他們的思維發(fā)生了哪些變化,教師可以聽到他們的思維心聲,從而反饋到自己的教學中。比如《乘法的初步認識》這節(jié)課,可以讓學生來總結,這節(jié)課為什么要學習乘法,乘法的意義是什么,或許對二年級的孩子來說有些困難,但是只要能說出個一點半點,這就是好的現象。慢慢地,時間長了,學生的思維得到訓練,語言得到強化,從他們嘴里說出的數學語言將會更加簡練,明確。
小學生數學思想的形成、表達和交流是借助語言來實現的,而思維的發(fā)展又能促進語言能力的提高,可見,小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對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何其重要。因此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孩子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是一件長期工作,多讓孩子說,多讓孩子“話”,因為我們可以聽見他們思維的跳動,感受知識在他們的世界里扎根生長。
參考文獻:
[1] 李金樸.小學數學教學中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J].教育與探索,2008,(3).
[2] 石立杰.小學數學教學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J].魅力中國.2010(07).
[3] 周麗金.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數學語言表達的能力[J].《教育學文摘》,2012,50:21-22.
作者簡介:
相晶錦,江蘇省溧陽市,江蘇省溧陽市社渚中心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