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蓓
摘 要:本文就英語閱讀教學中預學引導、合作探知和成果展示提出三步驟教學策略,旨在幫助學生在自主研讀的過程中強化認知感悟,提高閱讀學習整體綜合能力。依據(jù)閱讀理解的實際,緊扣重點深入探讀交流,利于指導學生在綜合運用中強化認知,提高閱讀理解教學效果。
關鍵詞:高中英語;閱讀;預讀;探知;展示
何為閱讀?很多專家學者、教師認為是學生從文本中能發(fā)現(xiàn)信息,是與文本進行對話并帶著主觀投射進行聯(lián)想的認知感悟過程。是的,英語閱讀是一種發(fā)現(xiàn)信息,并進行解碼和積累延伸的過程。
一、 導讀攙扶,緊扣難點
導讀案是近來較為流行的教學模式,旨在為學生提供與閱讀素材相關的背景資料和相應的認知難點與重點。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定的導讀案,便于學生在開闊閱讀視野的同時明確閱讀理解的方向和具體要求。突出閱讀引導,能使得學生在主動把握要點的過程中豐富感知,強化理解體驗。
導讀案運用,便于學生聚點閱讀。如,在模塊六Unit 1 Laughter is good for you的“Reading Standup for your health”閱讀中,結合“Reading A”中的相關思考題目,不妨給學生相應的導讀方案,主要包括:(1)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對健康的定義以及其在人生發(fā)展歷程中的重要地位與意義;(2)有關卓別林的相關喜劇表演素材;(3)導讀思考題目:What did you get from the article? Why did the people like comedy?。上述導讀案的運用,讓學生有了更多的全面認識,便于學生在整體把握語篇表達主旨基礎上,形成更為豐富的感知。在導讀案運用中,還可根據(jù)學生的認知識記,預留一定的空白,建議他們就各自的疑難問題主動提出相應的觀點和看法,幫助他們緊扣難點的過程中強化識記。
運用導讀的方式給學生提供預習機會,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前置性自主學習能力,更利于他們在帶題閱讀中找到更多的疑問,便于他們深化感悟。幫助學生歸納相應的知識要點,引導他們從閱讀素材中找到篩選摘錄,幫助他們開闊視野。關注學生的不同疑難問題,多給他們預設一定的思考題目,讓他們從閱讀素材中發(fā)現(xiàn)更多的有價值信息。
二、 任務探知,深化感悟
創(chuàng)設一定的任務,引導學生在主動探知的過程中豐富理解,利于其在集思廣益的過程中增強感悟的深度。突出問題導向,帶領學生在閱讀中主動收集整理相應的背景知識,便于他們在實踐運用中集思廣益。以群體合作形式帶題個體思考,便于學生在相互學習交流中產(chǎn)生豐富的思維靈感。
創(chuàng)設任務探知,便于學生在相互切磋學習中深化感知。如,在模塊四Unit 2 Sporting events的“The honourable games”的閱讀指導中,可要求學生在圍繞演講表達主題的基礎上,針對奧林匹克的相關發(fā)展故事和歷程,不妨建議學生思考:Do you know about the spirit bout the Olympic Games?幫助學生從相應的閱讀素材中摘錄出有價值的信息內(nèi)容。在學生闡述了各自觀點后,不妨建議他們就“How are you going to introduce the history and significance the Olympic Games?”和“How do you think of the Olympic Games?”進行同桌交流和小組討論,幫助他們在相互對話的過程中豐富認知思維。結合學生的各自交流,可引導他們圍繞有關奧林匹克的相關話題主動提出相應的意見和觀點,幫助他們在深入探討的過程中強化識記運用,增強學習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力。
根據(jù)閱讀的難點和學生認知要求,突出層次性、多樣化,創(chuàng)設相應的話題,更能使得探知富有開放性。以任務探知為重點,突出趣味化引導,讓學生在自由討論和主動探知的過程中積累深厚認知,更利于其豐富思維。尊重學生不同意見,多組織他們在爭辯探究中各抒己見,給他們更多的嘗試和大膽創(chuàng)意的機會。
三、 讀感呈現(xiàn),激活潛能
給學生搭建舞臺,讓他們在盡情展示自我的過程中增強學習主動性和潛力。閱讀成果展示,能使得學生有了鍛煉自我的機會,能使得學生在深入?yún)⑴c的過程中找到更多的展現(xiàn)自我途徑。多展示自我的閱讀感知,讓學生在相互學習交流中產(chǎn)生更多激情。
讀感呈現(xiàn),利于學生在相互學習中發(fā)現(xiàn)更多精彩。如,在在模塊三Unit 1 The world of our senses的“Reading Fog”閱讀教學中,根據(jù)有趣的結尾,我建議學生就“How are you going to introduce the article?”發(fā)揮想象主動表達相應的觀點。有的同學運用講故事的形式再現(xiàn)其中的再現(xiàn)其中的緊張的情節(jié),讓讀者在扣人心弦的聽講中強化識記。有的同學則以扮演Polly、the old blind man等角色,就“What did they do in the fog?”進行模擬對話,讓學生有被動的閱讀者向主動參與者轉(zhuǎn)變。
給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機會,便于他們在主動拓展延伸的過程中獲得更多豐富體驗,便于他們在實踐運用中增強學習認知動力。多肯定學生的不同,運用點評的形式來指出他們的閃光點和進步,幫助他們在不斷梳理相應知識要點的過程中強化識記和表達,讓他們的好奇和新鮮感有更多展示平臺。
由此可見,把握好英語閱讀的預學引導、探知交流和成果展示,利于學生在目標明確和要求具體的探知過程中深化理解,提升閱讀理解的綜合性。多從學生的閱讀感知需要出發(fā),活化閱讀指導步驟與方法,利于學生在主動探知運用的過程中激活思維情感,便于他們在閱讀理解的過程中提高綜合運用技能。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2011)[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張嫣玲.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文本解讀的現(xiàn)狀及思考[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4,(3).
[3]邵拯.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高中生學習(師者),2013,(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