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久波
摘?要:學習是解決一個又一個難題的過程,所以如果想要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善于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養(yǎng)成勤于思考的習慣,從而進一步地開拓學生的思維。本文主要論述了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問題意識;培養(yǎng)策略
當一個人對一件事產生疑問和探求的心理的時候,那么自身的思維也會因此而被調動起來,長此以往,人的思維會越來越活躍。數學學習的過程簡單地來說,也就是解決一個又一個問題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教師能夠激發(fā)學生疑問和探求問題的心理,那么必然可以很好地開拓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進一步提高數學成績。而對問題產生疑問以及探究的心理,也就是所謂的問題意識。因此,為了進一步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果以及學生的學習成績,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應該如何來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呢?下面就以這個問題來展開討論。
一、 有目的的為學生留下一些問題
正如上面的文字所說,所謂的問題意識就是在面對一些不明白的事情的過程中,產生的疑問以及探究的心理。中國古語有一句話叫作“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所以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教師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要學會有目的的為學生留下一些問題,激發(fā)學生的思考,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展。為了做到“巧問引思”,教師在為學生留問題的過程中必須要注意以下幾點:1. 留的問題要具有探究性。這個是最基本的要求,同時也是最重要的要求。一方面是因為,具有探究性的問題才能達到啟發(fā)學生思維的目的;另外一方面是因為,探究性的問題相對來說更容易激發(fā)學生的探究心理,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這里需要教師注意的是,雖然探究性的問題比較適合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但是教師不能為了追求問題的探究性而忽略學生實際的數學水平。學生的數學學習是循序漸進的,所以教師在考慮問題的探究性的過程中,也要考慮這些問題學生是否能夠解決。避免留下的問題太難讓學生產生挫敗感,打擊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2. 留的問題要符合教學內容。這一點實際上和上文有一點關聯(lián),就是教師留下的問題和本節(jié)課教學內容緊密結合的話,可以避免問題過難而超過學生的數學水平和理解范圍。而且,這樣還可以達到讓學生及時鞏固課堂所學的目的。
二、 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多問為什么
對不理解的現(xiàn)象和事物產生疑問和探究的心理是具有問題意識的直觀反映,而問為什么是對疑問心理的直觀反映。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多問為什么,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存疑心理,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首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多問為什么。小學生對問題的感知能力還沒有那么強悍,所以教師在最初的教學過程中要多向學生問為什么,引導學生去思考問題,并在這一過程中讓學生養(yǎng)成多問為什么的習慣。而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向學生提問還有利于把課堂主動權交給學生,這符合新課標的內容。其次,教師在向學生提問的基礎上還要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敢于問為什么。實際上我們幾乎都有這樣的體驗,如果課堂氛圍太過枯燥或者嚴肅、壓抑,學生的課堂積極性會比較低,舉手發(fā)言的次數也會明顯降低。所以,課堂的教學氛圍也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因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盡量營造一種活潑、生趣的課堂氛圍。這樣教師在引導學生問為什么的時候,學生才能有膽量來提出自己的疑問。
三、 督促學生及時訂正錯題
數學的學習是解決問題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有順利把問題解決的,當然也有解決失敗的。而解決失敗的問題,從學習的層面來說就是錯題。正所謂“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所以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及時訂正錯題。學生在訂正錯題的過程中,可以針對問題重新再思考一遍。而且,重新思考問題不僅可以幫助學生轉變看問題的視角,而且可以激發(fā)學生進一步探究的欲望,這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心理,從而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并且,及時訂正錯題還可以避免學生一直按照自己錯誤的思維來解決問題,從而影響后續(xù)的數學學習的現(xiàn)象的發(fā)生。因此,教師可以為學生準備一個錯題本,讓學生及時把平時做錯的題目摘錄到錯題本上。并且,為了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學生整理錯題的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只摘錄題目不摘錄答案,讓學生根據題目自己再重新做一遍。這樣才能達到調動學生思維、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的目的。
四、 結語
根據上面文字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有利于開拓學生的數學思維,幫助學生進一步提高數學成績。所以,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策略。首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有目的的為學生留下一些問題,引發(fā)學生思考。在留問題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留的問題要具有探究性,這樣更能激發(fā)學生探究的心理,可以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但是,教師也不能因為追求問題的探究性而忽略學生實際的數學水平。同時,教師要注意把教學內容和問題緊密結合,這樣也可以保證學生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及時鞏固課堂所學的內容。其次,教師要引導學生多問為什么。問為什么是疑問心理的直觀表現(xiàn),所以教師在教學最初階段可以先做示范,多向學生問為什么,引導學生思考并讓學生養(yǎng)成多問為什么的習慣。同時,為了保證學生能夠主動問為什么,教師要注意為學生營造一個活潑、生趣的教學氛圍。最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及時訂正數學錯題,讓學生可以針對問題重新進行反思,從而激發(fā)學生進一步探究的欲望,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
參考文獻:
[1]丁小蘭.巧問引思?由思見解——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與對策分析[J].數學教學通訊,2014.
[2]王佳燕.巧問引思?由思見解——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與對策分析[J].新課程(中),2017.
[3]周星.學貴知疑,知學善問——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J].文理導航(下旬),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