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瑩
摘 要:隨著新課程標準的逐步推進,小學語文課堂也迎來了全新的挑戰(zhàn)與機遇,尤其是一些新興教學模式的開發(fā)及運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寬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內(nèi)涵。而在眾多的教學模式之中“先學后教”是在原有教學模式基礎上發(fā)展起來,它不僅是順應新課標理念的延伸,更是對小學語文教學內(nèi)涵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也豐富了小學語文教學模式。
關鍵詞:小學語文;先學后教;積極性;自學性;情感教育;實踐探討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0X(2018)31-0035-03
引言: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先學后教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也開始受到越來越多教育工作者的關注,尤其是其倡導以學生為主,將課堂真正還給學生的理念,更是契合新課標中“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理念。同時先學后教教學模式改變了傳統(tǒng)課堂中“教師講學生聽”的“一言堂”窘境,極大地削弱了教師難講、學生難學的局面。在學習過程中以學生的親身體驗為主導,不僅幫助學生形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有助于他們構建起更加科學的學習體系,更是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科學、合理地運用先學后教教學策略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學效率。
一、先學后教在小學語文課堂的意義
(一)發(fā)揮學生積極性
傳統(tǒng)課堂之中經(jīng)??梢杂龅竭@樣的情況,教師在講臺上問,學生答,尤其是部分老師養(yǎng)成了害怕問題過難出現(xiàn)“冷場”的情況,總是在拋出問題時就急于啟發(fā)、引導,這樣不知不覺就將學生引入了思維定式之中,很難有獨立思考的時間和機會。尤其是假如學校本身地處西部地區(qū),不論是教育水平、設備資源都相對落后,再加上大部分學生家長工作繁忙無暇顧及,導致學生家長對學習重視度并不是很高,這些都直接導致了西部地區(qū)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
在不斷的探索、思考中,筆者發(fā)現(xiàn)運用“先學后教”的教學策略能夠在一定程度緩解學生的這種情況,而這與“先學后教”教學策略的優(yōu)點不無關系。傳統(tǒng)課堂上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學習,知識的瑣碎、細雜很容易讓學生感到乏味,同時學生也處于被動學習的地位。而“先學后教”教學策略則是讓學生先進行思考,接著進行嘗試,這樣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得到了充分發(fā)展,可以極大地提升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二)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
在小學語文學習中預習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同時也是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而預習并不僅僅是要求學生對于課文內(nèi)容進行提前學習,更是對他們自學習慣和自學能力的一種培養(yǎng),只有堅持真正的高效預習才能夠讓自學精神貫穿到學生學習的始終。而“先學后教”教學策略就是一種很好地解決途徑,教師既可以在課前布置相應的預習任務,也可以在課堂教學之前給學生布置一定的預習任務,如要求學生初讀課文,了解主要內(nèi)容,再讀課文理解生字、詞,接著理清段落、最后品析重點句子以及段落。
這樣通過一個個簡單的小任務,學生無論是在獨立預習過程中,還是在課前學習中都可以很好地完成任務,這樣一個過程讓學生“鉆”進去,同時還能夠“跳”出來反思、總結(jié),極大地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三)提高學生質(zhì)疑能力
學生在自學過程中難免會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都是需要他們動腦去思考的,而經(jīng)過學生的積極思考最后解決問題,也能夠讓這部分知識更加牢固、扎實。在傳統(tǒng)小學語文課堂之中,大部分學生并沒有養(yǎng)成提問的習慣,因此在這種習慣養(yǎng)成之前,教師在實施“先學后教”教學策略時,就應該要求學生不論是學習新知識還是鞏固舊知識,都應該提問,只要學生能夠提問,無論提問的質(zhì)量好壞都要予以肯定。再加上小學生的質(zhì)疑能力相對比較弱,他們提出的問題很難滿足教師的要求,甚至是提出錯誤的問題,這時教師也應該給予他們幫助,不打擊他們的積極性,這樣長此以往他們的提問能力勢必會有所增長。
二、先學后教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實踐
(一)科學導課突出學生主體地位
小學語文課程中絕大部分內(nèi)容都是基礎性的內(nèi)容,因此在“先學后教”教學模式實施的具體過程中,教師就應該注重導課環(huán)節(jié)。導課環(huán)節(jié)作為一節(jié)課的開端,良好與否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后續(xù)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高低。
例如《竊讀記》一課中,教師就可以采用直接導入的教學,“同學們,通過預習,我們知道課文中‘竊讀還可以換成哪個詞?”通過學生的回答教師就可以開展針對性的“先學后教”,引導學生閱讀課文并提出問題;“課文敘述了一件什么事情”“餓狼一詞這樣描述的好處是什么?”等等,要求學生進行進一步的閱讀。學生帶著問題進行閱讀,標記出其中的關鍵語詞。學生完成閱讀后,教師對學生提問:“文中的‘我為何快樂,又懼怕什么?”
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對課文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也能夠更好地了解課文的內(nèi)容,加強了他們的語言表述能力,同時也突出了他們的學習主體地位,而不是由教師“牽著走”。
(二)深入課文加強學生情感教育
為了讓學生對小學語文教材有更加深刻的了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應該更加深入課文,引導學生進行深層次學習,不僅要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同時也要對作者的思想感情進行理解,在學習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思想情感引導。
例如《小苗與大樹的對話》一課中,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首先熟悉生字、流暢地閱讀課文。接著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小苗、大樹分別指的是誰?”為了讓學生對于課文中包含的情感有更深刻的理解,教師就可以適時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如創(chuàng)設訪談再現(xiàn)的情境,讓學生進行表演,因勢利導,明晰季老的獨特見解和對下一代的期望。然后教師就可以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并將這些問題、內(nèi)容板書到黑板上,使學生后續(xù)的討論能夠有一定的了解。為了能夠使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有更深刻的理解,教師還可以針對性的提出問題,并設置不同的學習環(huán)節(jié),對課文中的內(nèi)容進行重點分析。
這樣學生不僅可以掌握字句,同時還能夠更好地理解文中的情感,對他們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三)調(diào)整教學適應學生認知變化
“先學后教”教學模式的實施,一定與學生的認知變化是分不開的,因此教師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就應該適時調(diào)整教學策略,結(jié)合其他教學方式,使先學后教教學模式能夠更加科學、合理。學生的認知變化在隨著年齡、經(jīng)歷的增加而變化,因此教師就應該注重培養(yǎng)他們獨立學習的能力,能夠自主對課文中的內(nèi)容進行思考。
例如《我的長生果》一課中,教師就可以借助于匯報交流讀書體會這種形式進行學習,讓學生先自行學習課文內(nèi)容,接著說一說“自己從中體會到了什么”。學生表述完后,教師為了讓這篇情感豐富的文章給學生以更加深刻的印象,就可以采取朗讀的教學策略,匹配出更加契合的教學情境,使得小學語文教學質(zhì)量得到有效地提高。
結(jié)束語
總而言之,“先學后教”教學模式的合理運用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凸顯主體性,促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過程中,自主學習到其中的學習方法與思想,構建出更加科學、合理的學習體系,促進自己語文能力的全面提升,最終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羅明嬌.以生為本先學后教——芻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先學后教,創(chuàng)建高效課堂”[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7,(11).
[2]徐桂芳.論先學后教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成才之路,2017,(26).
[3]勞麗芳.談論基層小學語文“先學后教”教研的誤區(qū)及矯正措施[J].課程教育研究,2017,(33).
[4]李慧穎.善用先教后學方法,提升小學語文授課效果[J].新課程(中),2016,(07).
[5]崔軍樣.“先學后教”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