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麗潔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發(fā)展,學生作為教育的主體已經受到了大多數教師的認可。但是由于學生本身受到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比較大,在學習的過程中很難發(fā)揮自主性和積極性。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能夠改變這種現(xiàn)狀,調動起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尤其是在高中物理這種實踐要求大于理論要求的學科中,合作學習的效果更加明顯,不僅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思維,提高學習素養(yǎng),提升教學質量。
高中階段的物理課程相對于基礎階段來說難度較大,學生對于教學內容的接受程度也會有一個明顯的差距。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采取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就必須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接受程度有一個較為全面的了解。不能將差距過大的學生放在同一個學習小組,也不能將基礎薄弱的學生都集中在一起,必須要合理規(guī)劃每一個學習小組的構成,綜合考慮學生的性別、性格、學習能力、接受水平等各方面因素。這樣劃分出來的學習小組才合理有效,才能夠真正幫助到學生學習。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合理分組的基礎上,教師下一步需要考慮的就是如何激發(fā)學生的物理興趣。高中物理課程雖然是實踐性比較強的課程,但是依舊有許多晦澀難懂的理論性知識。理解能力較差的同學接受這些知識比較困難,在進行小組學習的過程中很難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可能很快就會對物理失去興趣。因此,教師在安排合作學習的教學活動時要充分考慮到每個小組成員的優(yōu)勢,盡可能地讓所有的小組成員都可以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并且可以通過設置小組競賽、鼓勵學生自主設計實驗并對實驗的準確性和嚴密性進行驗證(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等方式來提高學生對于這種集體性學習活動的參與度。通過這種合作方式,能夠加強同小組學生之間的溝通協(xié)作,幫助他們了解合作學習的方法和關鍵點,從而激發(fā)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
在《磁感應強度》一節(jié)的教學中,對磁感應強度的比值定義法擬采用小組合作、實驗探究的方式得到。在課前,根據學生的情況特點首先做好學習型小組的劃分。每組4 人,優(yōu)生1人,中等生2 人,基礎薄弱生1 人。教學片段如下:
師:下面就請同學們4 人一組,分工合作(兩個操作,一個讀數,一個記錄),利用提供的器材,按照控制變量的原則,研究通電導線的受力與電流和長度的關系。——明確分工要求。
小組成員之間需要討論思考:電路如何連接、表格如何設計、數據如何記錄,試著尋找F、I、L 之間的關系?!鞔_需要思考討論的問題。
師:請小組成員談談在實驗中遇到的一些問題?!膭顚W生將實驗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表述出來。
教學環(huán)境對于學生的學習來說是十分重要的。作為理工類學科,高中物理中的很多知識點比較晦澀,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較少,學生很難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來理解和運用這些物理知識。根據這種情況,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該有意識地利用學生所熟悉的物品、現(xiàn)象、環(huán)境甚至是過去已有的知識來創(chuàng)設情境,深入淺出地通過由簡到難的問題鏈設置通道,幫助學生理解,并對教學內容進行思考。同時,可以設置操作簡單、容易實現(xiàn)的實驗要求學生完成,并且在實驗前和實驗后留下相關的問題,鼓勵學生通過實驗以及過后的學習來尋找問題的答案,從而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思考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在《電勢能和電勢》一節(jié)的教學中,學生往往覺得某點電勢能的概念抽象難懂,在具體教學中可以創(chuàng)設如下的問題情境和問題鏈,通過對過去知識的認識類比到對電勢能概念的理解上。
教師:如何確定電場中某點的電勢能?
提問:回憶下我們是如何計算重力場中A點的重力勢能的。
學生:mgh。
提問:h 是什么?
學生:高度。
教師:高度嗎? 放在課桌上的物理書,它的高度是多少? 你能說出準確的數值嗎? 應該做怎樣的修正?
學生:是相對零勢能面的高度。
教師:誰能準確概括下物體的重力勢能與哪些因素有關?
學生:與重力和物體相對零勢能參考面的位置有關。
教師:剛才我們得到了這個表達式:WAB=EPA-EPB(將電荷從A移動到B電場力做的功等于初位置的電勢能減去末位置的電勢能)。如果規(guī)定B點的重力勢能為0,WAB=EPA。即A點的重力勢能等于把它從這點移動到零勢能位置電場力做的功。
這樣說比較抽象,來舉個形象點的例子吧。比如現(xiàn)在有5 元錢,當把它全部花完時,我一共花了5 元。如果我告訴你我一分錢沒有的時候一共花了5 元,你一定知道我原來有5 元錢。同樣地,如果一個物體原來具有5 J的重力勢能,現(xiàn)在我把它移到零勢能處,重力一共做了5 J的功。如果我告訴你將這個物體移動到零勢能處重力一共做了5 J的功,那么你一定知道這個物體原來具有5 J的重力勢能。
再次強調:某點的重力勢能等于把它從這點移動到零勢能位置重力做的功。
根據電場和重力場的相似性,請問電荷在某點的電勢能與哪些因素有關?
學生:電勢能取決于靜電場力和電荷相對零勢能面的位置。
教師:怎樣計算A點的電勢能呢?
學生:先規(guī)定B點的電勢能為0,則A點的電勢能就等于把它從這點移動到零勢能位置過程中靜電力做的功。
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發(fā)散性思維決定著合作學習的教學效果。因此,在進行合作學習,安排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注意學生這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除了讓學生動手實驗,參與到活動過程中以外,還要鼓勵學生進行思考和發(fā)言,在學生發(fā)言的過程中,不能以標準答案和對錯去衡量學生的思維,更不能在學生表達的過程中打斷學生的發(fā)言,而應該以鼓勵的態(tài)度支持學生進行自我思想的表達。在這個基礎上,還需要引導學生學會傾聽其他同學以及教師的發(fā)言,了解其他同學和老師的不同觀點,并且通過與自己的思維的比較來發(fā)現(xiàn)自己思維中不完善的部分,從而進一步打開思維,學會自主學習和自主思考,對教學內容產生更為深刻的認識。
合作學習的重點在于交流,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小組與小組之間的交流,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都能夠引發(fā)學生不同的思考,帶來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因此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不應該將教學重點放在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接受程度上,而應該更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從而拓展學生的學習思維。
首先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增加學生的交流機會和交流時間。但是讓每一位同學都在課堂上進行發(fā)言是不現(xiàn)實的,這時候就需要發(fā)揮合作學習的作用。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設置小組學習交流的時間,讓每一位學生都可以在這個過程中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在這個時間中教師可以隨機加入到學生的小組討論中去。一是可以深入了解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程度,二是可以對學生理解有偏差的地方及時進行調整,三是學生的思維方式也能給予教師一定的刺激,提供新的思路。當然,僅僅依靠小組內的交流是不夠的,在組內交流之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課堂內進行交流,將不同小組對于物理知識的不同理解表達出來,從而加深學生之間的物理知識交流。當然,在課堂以外,教師也需要給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交流環(huán)境,在保證不會出現(xiàn)抄襲、作弊等行為的基礎上,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學習,并且可以設置小組競賽,以某一項自主實驗或者某一個需要合作學習才能完成的比賽作為目標,激發(fā)學生之間的良性競爭,從而加強學生之間的物理知識交流。
在上完《磁感應強度》后,布置如下小組合作作業(yè):請閱讀課本第84、85 頁上的內容,了解“一些磁場的磁感應強度”和“地球磁場與古地質學”,同時查閱資料,了解磁輻射以及防輻射的相關知識,進行組內交流。
在上完《電勢能和電勢》后,布置如下小組合作作業(yè):類比是一個偉大的引路人,在它的引領下,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通過與重力場的類比,發(fā)現(xiàn)了電場在能的方面的諸多性質,學習了電勢能及與之有關的知識;通過與電場強度的類比,找到了表征電場能的性質的物理量——電勢。課后請大家以學習小組為單位思考討論如何應用類比的方法對重力場和電場做更加全面的比較,并提交類比論述表格。
好的學習效果源于好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思維,這也是合作學習的另一個作用。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非常少,大家就是根據教師的教學內容和要求按部就班地進行學習。很多學生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尋找不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學習思維相對來說也比較古板,找不到物理學習的竅門,更別提對物理學習產生興趣了。而通過小組學習,在小組內大家為了同一目標會進行交流溝通。在這個過程中,每個學生不同的學習方法就會流傳開來,物理學習的思維方式也被打開,學生之間的消息不再是閉塞的,接受和認知能力較好的學生的思維方式和學習方式會被認知能力較差的學生所借鑒,這樣能夠將學生的學習思維打開,從而幫助學生從傳統(tǒng)的古板學習模式中掙脫出來,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思維和學習方式,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鞏固物理教學的教學質量和效果。
合作學習是在新教改要求下,根據現(xiàn)在的教學情況和學生的實際發(fā)展情況而產生出來的一種新式教學方法。這種方法打破了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將學生更進一步推向了教學的主體地位,對于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激發(fā)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物理知識實際應用能力有著非常深刻的影響。同時,這種教學方法改變了教師的教學思維,給教師提供了更多了解學生的機會和渠道,為教師制定出更適合學生實際學習情況的教學方案提供了參考,打開了教師的思維,為教師轉變自身的傳統(tǒng)教育觀念提供了平臺和方法。合作學習對學生和教師都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開拓學習思維,增強學習交流,激發(fā)學習興趣,提高自主能力,能夠使高中物理教學取得更加可靠牢固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