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不斷深化改革,人們對教育的程度是逐漸增加的,初中物理是要求學生學習相關的物理知識,使其了解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情況和解決碰到的困難時所必須要掌握的。而且作為在初中新設置的一門課程,又起到了向高中物理過渡的作用,因此學好初中物理非常有意義。由于物理主要解釋了生活中的部分現(xiàn)象,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素材,使學生在真正明白實質的情況下掌握物理知識,也使得課堂的教學更加有效率和趣味性,極高的提升了同學們的積極性。
關鍵詞:初中物理;生活素材;合理應用;教學效率
在全新的課程標準中,教育部門對學校的教學要求又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使得教師們不得不探索出更加新穎更加有效率的教學方式,同時還要增加學生運用動腦、學以致用的能力。傳統(tǒng)的物理教學比較枯燥,僅僅通過教師在講臺上講那些枯燥的理論知識,根本不能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因為物理是一門生活性很強的課程,可以通過生活常識并了解其背后的實質,從而獲得物理知識。這就形成了一種新鮮的教學方式,即通過生活素材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進行合理應用,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的活躍度,筆者通過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在此將這種教學方式的應用原則和應用方法進行分析,希望能夠為廣大初中物理教師提供參考。
一、 初中物理教學中應用生活素材的原則
對于生活素材在課堂上的應用是一件很有意義的教學嘗試,應該遵循以下幾項原則,其一,確保學生的主體性,新的課程標準中已經(jīng)明確表明,所有教學活動的主體都只能是學生,初中物理也不能例外,對學生的主體性進行充分的實現(xiàn),才能實現(xiàn)更好的教育。其二,要確保生活素材在物理教學中的適用性,也就是說在進行相關素材的選擇上要做到可實施性強,能夠通過一些有效的方式方法將生活素材以及其背后的原理展現(xiàn)給學生,這樣才能起到很好的教學效果,而不是將某些關系不明確的素材硬往物理知識上靠,這樣反而不能起到好的教學效果。其三,確保能夠對學生的相關學習產(chǎn)生促進性,通過相關素材的運用,能夠讓學生真正的掌握知識,而不是增加了學生的理解難度,而且在增進學習效果的同時也不能對學生產(chǎn)生額外的壓力。其四,確保所選用的生活素材是學生接觸過或是經(jīng)歷過的,只有學生親身感受過的生活素材,才能讓其在學習知識的時候感同身受,否則不能對教學產(chǎn)生很好的效果。其五,要保證選取素材的實用性,老師應該通過教學把所選擇的生活素材建設成學生使用物理知識解決生活難題的橋梁,學生通過觀察老師展示的生活素材之后,能夠在解決其他相關的生活問題時觸類旁通,這樣才能讓生活素材的應用產(chǎn)生良好的效果。
二、 初中物理教學中應用生活素材的有效措施
(一) 將學生們在生活中常見的物品拿到課堂上來
在進行每個物理章節(jié)授課的開始階段,都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將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進行有效的調節(jié),使得學生在本章節(jié)的學習變得輕松,從而使學習變得有效,這也是良好教學的關鍵。將學生們在生活中常見的物品拿到課堂上來,能夠很好的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從一個熟悉的物體上開始課程的學習也是學生所樂見的。例如,當進行升華和凝華知識點講解的時候,教師可以提前準備一個用過很長時間并且發(fā)黑的白熾燈,在講課一開始,對學生們提問,為什么白熾燈用的時間長了會發(fā)黑?在課前先布置一個懸念,然后再進行本節(jié)課程主要內容的講解,最終得出升華、凝華這兩個物理概念,使得學生在一開始的疑惑得以解答,整堂課的效果也會非常好。
(二) 將學生們遇到過的生活實例在課堂上進行講解
物理課程的學習,實質上就是將生活中常見的、復雜的物理變化,通過老師的整理、精簡和概括,將其變化的本質總結成知識點,對學生進行教授。在教授的過程中,可以采用將學生們遇到過的生活實例在課堂上進行講解的方式來方便學生們的理解,使得其中某些較為困難的知識點和相關概念,都能夠通過教師深入淺出的講解,讓學生得到有效的吸收。例如,在對學生們進行分子相關內容的教學時,由于生活中從未見到過分子,使得學生對此沒有絲毫的認知,從而非常難以理解,此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列舉生活中學生們見到過的生活實例來進行講解??梢阅糜螛穲龊Q笄蚺e例子,所有的海洋球構成了游樂場的一個游樂項目,這個項目就可以理解為一個物體,而這個項目又是由海洋球組成的,就像物體都是由分子組成的一樣。通過教師如此這般的講解,讓孩子對分子有了一個較為直觀的印象,使得這種比較困難的物理概念得到很好的掌握和學習。
(三) 將學生們在生活中見到過的生活情境通過相關的實驗進行演示
在以往的物理學教學過程中,通常是將課本上的理論知識進行直白的講解,最多就是通過書本上的插圖,來進行少許的延伸,這樣的教學效率非常低,因為教師完全沒有照顧到學生的感受。因此就應該改變以往的教學方法,可以通過將學生們在生活中見到的生活情境利用相關的實驗進行演示的授課方式,增強學生學習的能力,使其在遇到相關生活情境時,能夠明白其背后的原理。例如,在講解汽化和液化的知識點時,教師可以找到物理實驗所需要的物品,包括燒杯、支架、酒精燈、玻璃板等,在講臺上對學生進行實驗的演示,將燒杯放在支架上,里面倒入相應刻度的水,為了節(jié)省時間可以倒入熱水,將酒精燈放在燒杯下面,對其進行加熱,把玻璃板放在燒杯的正上方,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加熱,發(fā)現(xiàn)燒杯內的水不斷沸騰,玻璃板上出現(xiàn)了小水珠,此時就可以對學生們講解液化的概念,然后再觀察燒杯的刻度,發(fā)現(xiàn)水減少了,這就說明了水是通過汽化“跑走了”。這種現(xiàn)象在日常燒水中經(jīng)常見到,讓學生們在掌握了物理知識的同時,也明白了生活中的一些道理。
三、 結束語
綜上所述,關于物理這門與生活緊密相連課程的教學,不能簡簡單單的進行直白講授,而應該通過相關知識與生活中的素材進行關聯(lián),將這些關聯(lián)性給學生們進行展示,然后再闡述出背后的道理,這樣才能使學生學習的效率達到最高,教學效果達到最好。
參考文獻:
[1]張良峰.淺析生活素材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資訊,2017,15(18):194.
[2]趙虹.初中物理教學中靈活運用生活素材[J].中學生數(shù)理化:教與學,2017(3).
[3]朱勇.靈活運用生活素材優(yōu)化初中物理教學[J].理科考試研究,2015,22(9):66.
[4]王藝貞.初中物理教學中靈活運用生活素材的思考[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6(30).
作者簡介:
王全福,河南省孟州市,河南省焦作孟州市回民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