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誘思理論之一:教的本質是轉化,學的本質是發(fā)展。誘思理論之二:學生全部身心投入的自我活動,才是主客體相互作用過程中,主體和客體聯系起來的中介環(huán)節(jié)。“誘思探究”理論之三:教學系統是一個有特定功能和目標的系統,因而是一個控制系統,也是一個反饋系統。筆者以語文教學中的實踐,談談自己的主要體會。
關鍵詞:誘思理論;誘思方式;語文教學;思維;實踐
張熊飛教授“誘思探究”課題研究,在國內的名氣和影響都很大,其基本理論和實踐在《誘思探究學科教學論》中有詳細的論述。教學之余,有幸學習張熊飛教授“誘思探究”理論,通過實踐受益匪淺,發(fā)現其中的一些精髓。開展研究課的基本形式:一課兩上三討論,意即:一堂課上兩次討論三次。開展“一課兩上三討論”的關鍵在于認真落實討論研究。用“一課兩上三反思”為自己積累智慧。實現教學組織的合作化。下面以語文教學中的實踐,談談筆者自己的主要體會。
一、 抓住課文中關鍵詞句講解“誘”,啟發(fā)學生的思
誘思理論之一:教的本質是轉化,學的本質是發(fā)展。只有把主導作用的“誘”調諧到主體作用的“思”的頻率上,實現誘思諧振,才能使“誘”轉化為“思”,使主導作用轉化為主體作用,從而保證教和學和諧一致,大幅度提高教學效率。
在講《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第二段對百草園有聲有色的描繪時。筆者抓住“不必說……不必說……單是……”這一串關鍵的關聯詞語講解:前面的兩個“不必說”涵蓋了百草園樂趣在作者心目中有何等的位置,但作者巧妙的采用由一概全的手法。僅用“單是”一詞有力襯托出百草園的“樂趣”。為什么呢?因為既然“單是”就趣味無窮,可以想象百草園佳趣定然比比皆是。抓住課文中這一串關鍵的關聯詞語來“誘”,馬上可達到“教”的本質轉化,因為此時學生“思”的頻率陡然加快,實現了誘思諧振。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真正理解到作者心目中的百草園是何等的新奇,有色有趣。這樣主導作用轉化為主體作用,教和學和諧一致,學生思路暢通,為教師下一步對“三味書屋”部分教學作了有益的鋪墊,提高了教學效果。又比如在教學朱自清先生的《綠》一文的時候,文章的開頭是“我驚詫于梅雨瀑的綠了”,結尾一段是“我不禁驚詫于梅雨瀑的綠了”。文章的開頭和結尾的文字大致相同,只不過結尾多了“不禁”二字,為什么要多“不禁”二字呢?
二、 運用比較法“誘”,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
誘思理論之二:學生全部身心投入的自我活動,才是主客體相互作用過程中,主體和客體聯系起來的中介環(huán)節(jié)。離開了自我活動,就無所謂全面發(fā)展。因此,自我活動是區(qū)分教學系統中,學生是否處于主體地位的根本標志。
為了實踐以上理論,筆者在語言教學中,針對教學重點,運用比較法“誘”,調動學生全部身心投入自我活動。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
在講魯迅先生《故鄉(xiāng)》一文時,教師要求學生運用比較法將多年來閏土前后變化比較得出結論。在學生理解作品背前提下,反復閱讀之后,全體學生“下海”了。一片“沸騰”。首先,外貌對照:少年閏土“紫色的圓臉,頭戴一頂小氈帽……”(結論:天真,可愛)。中年閏土“先前的紫色的圓臉,已經變作灰黃,……頭上是一頂破氈帽……”(結論:受盡生活折磨,提前的老化使人惘然)。其次,動作語態(tài)對照:少年閏土乃于雪地下罩捕鳥雀,在月下刺猹?!拔疫€沒有問,閏土便說出許多天下的新鮮事”(結論:聰明活潑,能干開朗)。中年閏土“全然不動,仿佛石像一般”說話神態(tài)恭敬,語意凄涼,說話斷斷續(xù)續(xù),只是搖頭。
比較法,在教學世界級大文豪契訶夫的《變色龍》中,也可以很好地運用。奧楚蔑洛夫這條沙皇的忠實走狗,這條丑態(tài)畢露的變色龍對那條流浪狗的態(tài)度是自相矛盾的。奧楚蔑洛夫一會兒贊美狗,一會兒貶斥狗,他對狗的態(tài)度是截然相反的。但是,不管如何地變,有一點是不變的,只要聽說狗的主人身份高貴,狗就是聰明的可愛的;如果狗的主人身份是低賤的,狗就是愚蠢的討厭的。
三、 用富有啟發(fā)性的問題“誘”,引導學生深入思維
“誘思探究”理論之三:教學系統是一個有特定功能和目標的系統,因而是一個控制系統,也是一個反饋系統。雙向反饋回路更是保證實現三維教學目標的反饋調控機制,能夠優(yōu)化教學過程:學對教的反饋,調控教的行為,教對學的反饋,調控學的行為,以保證教學目標的實現。
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為了實踐以上誘思理論的雙向反饋原則,采用富有啟發(fā)性的問題來“誘”,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教師經過反饋調控機制調控學和教的行為,從而達到教學目的。
在教《孔乙己》一文時,筆者根據課文預習提示編排下針對教學重點、難點,富有啟發(fā)性的問題來“誘思”,引導學生深入思維。
——眾人取笑孔乙己的話題有哪些?為什么他們不怕孔乙己的心里更加痛苦?
(反饋:不幸和痛苦、手腳不干凈、死要面子;同樣是麻木的,不愿和穿長衫的人在一起。)
——孔乙己心里有哪些痛苦?有哪些自鳴得意的地方?
(反饋:只有一件長衫,長衫人和短衣幫都瞧不起他,沒有人請教他,沒有中舉;有一件長衫,是讀書人,從不拖欠他人的債務。)
教師作為主導,學生作為主體,二者不斷調控,在矛盾之中和諧統一。雙向反饋回路更是保證實現三維教學目標的反饋調控機制,能夠優(yōu)化教學過程。這樣的誘思方式使學生在熱烈的氣氛中對人物形象,主題思想逐步加深理解,同時收到引導學生深入思維的效果。
作者簡介:
魏宗鑫,四川省宜賓市,四川省江安縣留耕初級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