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 政,喬 穎,張 蕾
(上海市精神衛(wèi)生中心,上海 200030)
近年來隨著生活工作節(jié)奏加快、精神壓力增加,我國焦慮障礙發(fā)病人數(shù)和發(fā)病率均呈逐年增高趨勢[1];焦慮障礙患者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軀體不適,其中以失眠最為常見,合并比例可達80%~95%,??梢娙胨щy、多夢易醒及煩躁不安等表現(xiàn),給患者日常工作生活帶來極大影響[2]。西醫(yī)治療焦慮性失眠尚無特效治療手段,其中催眠藥物對癥干預是臨床較為常用的干預措施,但該類藥物單用效果一般,且長期應用易導致消化道反應、口干及嗜睡等不良反應[3]。中醫(yī)藥用于焦慮性失眠的治療可從患者病機根本出發(fā),通過調和全身臟腑功能而獲得滿意效果,已被證實在縮短入睡時間、提高睡眠效率等方面具有明顯優(yōu)勢[4]。2014年8月—2016年8月,筆者觀察了養(yǎng)血清熱中藥輔助阿戈美拉汀治療焦慮性失眠療效及對5-HT、DA水平的影響,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上海市精神衛(wèi)生中心上述時期收治的焦慮性失眠患者100例,均符合《CCMD-3 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5]西醫(yī)診斷標準和《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6]中醫(yī)診斷標準,年齡18~65歲,PSQI評分>7分,病程>3個月;排除入組前4個月服用研究相關藥物者,其他原因引起失眠者,精神系統(tǒng)疾病者,血液系統(tǒng)疾病者,重要臟器功能障礙者,妊娠哺乳期女性及臨床資料不全者。將患者隨機分為2組:對照組50例,男23例,女27例;年齡26~64(47.42±5.80)歲;病程5~16(9.62±2.86)個月。觀察組50例,男21例,女29例;年齡27~62(47.34±5.77)歲;病程5~15(9.55±2.83)個月。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
1.2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阿戈美拉汀(Les Laboratoires Servier Industrie生產,國藥準字H20120303,規(guī)格:25 mg)口服,25 mg/次,1次/d。觀察組則在此基礎上加用養(yǎng)血清熱中藥治療,組方:酸棗仁20 g、知母15 g、茯苓15 g、當歸15 g、川芎15 g、梔子 10 g、淡豆豉8 g、蟬衣8 g、炙甘草8 g,每天1劑,早晚分服。2組治療時間均為4周。
1.3觀察指標 ①中醫(yī)證候積分:分別于治療前后根據(jù)《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7]對難以入睡、睡后易醒、早醒、頭暈健忘、白天昏沉及煩躁不安證候進行評分,按無、輕度、中度、重度分別記為0,2,4,6分,分值越高表示病情越嚴重。②焦慮癥狀:分別于治療前后對SAS評分和HAMA評分進行計算[5],分值越高提示焦慮癥狀越嚴重。③睡眠質量:分別于治療前后對PSQI評分進行計算[5],分值越高提示睡眠質量越差。④5-HT和DA水平:分別于治療前后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進行5-HT和DA水平檢測。⑤臨床療效:參照文獻[7]標準評定。顯效:失眠癥狀明顯緩解,中醫(yī)證候積分減分率>70%;有效:失眠癥狀有所緩解,中醫(yī)證候積分減分率為30%~70%;無效:失眠癥狀未見緩解或加重,中醫(yī)證候積分減分率<30%;顯效+有效為總有效。⑥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記錄患者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2.12組治療前后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 2組治療后難以入睡、睡后易醒、早醒、頭暈健忘、白天昏沉及煩躁不安積分均顯著低于治療前(P均<0.05),且觀察組治療后各項積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均<0.05)。見表1。
表1 2組治療前后中醫(yī)證候評分比較分)
組別n頭暈健忘治療前治療后白天昏沉治療前治療后煩躁不安治療前治療后對照組503.86±0.841.40±0.34①3.83±0.821.52±0.36①3.71±0.811.45±0.40①觀察組503.93±0.810.79±0.16①②3.75±0.780.87±0.20①②3.79±0.840.82±0.16①②
注:①與治療前比較,P<0.05;②與對照組比較,P<0.05。
2.22組治療前后SAS評分和HAMA評分比較 2組治療后SAS評分和HAMA評分均顯著降低(P<0.05),且觀察組治療后各項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2組治療前后SAS評分和HAMA評分比較分)
注:①與治療前比較,P<0.05;②與對照組比較,P<0.05。
2.32組治療前后PSQI評分比較 2組治療后PSQI評分顯著降低(P均<0.05),且觀察組治療后PSQI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2組治療前后PSQI評分比較分)
注:①與治療前比較,P<0.05;②與對照組比較,P<0.05。
2.42組治療前后5-HT和DA水平比較 2組治療后5-HT和DA水平均顯著提高(P<0.05),且觀察組治療后各項指標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2組治療前后5-HT和DA水平比較
注:①與治療前比較,P<0.05;②與對照組比較,P<0.05。
2.52組近期療效比較 觀察組近期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5。
表5 2組近期療效比較
注:①與對照組比較,P<0.05。
2.62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6。
表6 2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例(%)
注:①與對照組比較,P<0.05。
焦慮障礙是臨床上常見精神障礙性疾病之一,絕大多數(shù)患者合并明顯失眠癥狀,而失眠亦會加重焦慮障礙癥狀,最終形成惡性循環(huán),嚴重影響疾病治療效果[8]。失眠作為常見睡眠-覺醒紊亂現(xiàn)象,包括5-HT和DA在內多種中樞神經遞質參與其發(fā)生發(fā)展過程[9]。針對失眠人群腦內神經遞質水平分析研究表明,相較于健康人群,失眠患者血清5-HT和DA水平均顯著降低,與失眠嚴重程度具有相關性,其水平隨藥物治療后臨床癥狀改善而明顯上升[10-11]。
催眠類藥物是臨床上焦慮性失眠主要治療藥物之一,其中阿戈美拉汀是一類非苯二氮類藥物,主要作用機制為激活γ-氨基丁酸受體而發(fā)揮睡眠改善作用,其在改善焦慮性失眠患者臨床癥狀方面效果確切,但長期應用易導致消化道反應、頭暈及嗜睡等,相當一部分患者難以耐受[12]。如何有效提高焦慮性失眠患者睡眠效率,提高睡眠質量及降低不良反應發(fā)生風險已成為目前臨床研究的熱點和難點。
祖國傳統(tǒng)醫(yī)學將焦慮性失眠歸為“不得臥”“不得眠”及“目不瞑”范疇,認為該病多因情志失常所致,常見心煩易怒、潮熱口干等癥,關鍵病機則為邪實擾亂心神,陰虛心失所養(yǎng),使陰陽不交[13]?!毒霸廊珪げ幻隆吩疲骸罢骊幘蛔悖庩柌唤?,而神明有安其室耳?!蓖瑫r情志所傷、飲食不節(jié)、勞逸失調及久病體虛等引起臟腑功能紊亂,氣血失和,陰陽失調,陽不入陰,久之亦發(fā)為本病[14]。故中醫(yī)治療焦慮性失眠當以養(yǎng)血安神、清熱除煩為主。本研究所用養(yǎng)血清熱中藥組方中酸棗仁養(yǎng)肝安神,知母清熱除煩,茯苓健脾寧心,當歸養(yǎng)血活血,川芎調肝行血,梔子瀉火除煩,淡豆豉瀉火寧心,蟬衣除煩祛風,而炙甘草則調和諸藥。諸藥合用共奏養(yǎng)肝血、清煩熱之功效。現(xiàn)代藥理學研究證實,酸棗仁可促進小鼠腦內5-HT含量增加,改善多巴胺代謝,進而發(fā)揮抗焦慮性失眠作用[15];茯苓提取物能夠抑制GABA釋放,提高谷氨酸合成量,進而達到調節(jié)神經網絡興奮性的目的[16];而當歸則具有增加睡眠時間、提高入睡效率及改善記憶力等作用[17]。
本研究結果顯示,2組治療后難以入睡、睡后易醒、早醒、頭暈健忘、白天昏沉及煩躁不安積分均顯著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治療后各項積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2組治療后SAS評分、HAMA評分及PSQI評分均顯著降低,5-HT和DA水平均顯著提高,且觀察組治療后各項指標改善情況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觀察組近期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提示養(yǎng)血清熱中藥輔助阿戈美拉汀治療焦慮性失眠可有效減輕臨床癥狀,緩解焦慮情緒,改善睡眠質量,上調5-HT和DA水平,且有助于降低不良反應發(fā)生風險。
[1] 趙忠新,潘集陽,季建林. 失眠定義、診斷及藥物治療專家共識(草案)[J]. 中華神經科雜志,2006,39(2):141
[2] 王玨,于恩彥,譚云飛,等. 曲唑酮治療焦慮性失眠的臨床療效分析[J]. 浙江臨床醫(yī)學,2015,20(9):1487-1488
[3] 陳發(fā)展,陸崢. 阿戈美拉汀治療失眠癥的研究進展[J]. 世界臨床藥物,2011,32(4):214-218
[4] 張壓西,向婷婷,王奕,等. 加味酸棗仁湯治療肝血虧虛證失眠患者60例臨床觀察[J]. 中醫(yī)雜志,2013,54(9):750-753
[5] 中華醫(yī)學會精神科分會. CCMD-3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S]. 3版. 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105-106
[6] 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 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S]. 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2:74-77
[7] 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 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S]. 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2:20-21
[8] 穆良靜,王智多,周中和,等. 黛力新聯(lián)合百樂眠治療焦慮性失眠的臨床觀察[J]. 華南國防醫(yī)學雜志,2012,26(4):323-325
[9] Pollack M,Kinrys G,Krystal A. Eszopiclone coadministered with escitalopram in patients with insomnia and comorbid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J]. Arch Gen Psychiatry,2008,65(5):551-562
[10] 封倩,馮來會,楊新年,等. 加味酸棗仁湯對慢性應激抑郁模型大鼠腦組織單胺類神經遞質NE、DA 及5-HT影響的實驗研究[J]. 中醫(yī)學報,2012,27(5):581-582
[11] 胡明軍,王鋼,宋錦寧,等. 顱腦損傷后神經遞質水平變化與失眠的研究[J]. 山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14,45(10):976-978
[12] 陸崢,陳發(fā)展. 焦慮性失眠的藥物治療[J]. 世界臨床藥物,2011,32(4):205-209
[13] 劉碩年. 加味酸棗仁湯治療失眠癥50例[J]. 中醫(yī)臨床研究,2012,4(4):94-95
[14] 趙璽靈,宋虎杰. 丹梔逍遙軟膠囊合勞拉西泮治療焦慮性失眠癥30例總結[J]. 湖南中醫(yī)雜志,2013,29(2):12-14
[15] 張舜波,王平,田代志,等. 酸棗仁總皂苷對失眠老年大鼠腦氨基酸類神經遞質及受體表達的影響[J]. 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4,20(4):124-127
[16] 張慧,馮衛(wèi)星,張煥超. 溫膽湯對焦慮性失眠大鼠即刻早期基因表達的影響[J]. 陜西中醫(yī),2016,37(7):931-933
[17] 李曦,張麗宏,王曉曉,等. 當歸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 中藥材,2013,36(6):1023-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