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森
阿戈美拉汀與氟西汀治療抑郁癥的對照研究
柴森
目的 比較阿戈美拉汀和氟西汀治療抑郁癥的療效和安全性。方法 82例抑郁癥患者,隨機分為阿戈美拉汀組與氟西汀組,各41例。阿戈美拉汀組采用阿戈美拉汀治療,氟西汀組采用氟西汀治療。采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副反應量表(TESS)評定療效和不良反應。結果 兩組HAMD評分及治療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第2、4、6周,阿戈美拉汀組TESS評分低于氟西汀組(P<0.05或0.01)。結論 阿戈美拉汀抗抑郁效果確切,存在較少的不良反應,較氟西汀更為安全。
阿戈美拉??;氟西??;抑郁癥
抑郁癥是一種臨床常見的心境障礙。目前對于抗抑郁藥藥理機制的研究,有人提出單胺遞質系統(tǒng)功能異常病理機制假說,現(xiàn)有的抗抑郁藥的主要作用是調節(jié)單胺遞質系統(tǒng)功能[1,2]。阿戈美拉汀是一種新型的抗抑郁藥,其作用機制突破了單胺遞質系統(tǒng)功能。目前進行的動物實驗和臨床研究結果顯示,阿戈美拉汀的抗抑郁效果確切。本研究旨在探討氟西汀和阿戈美拉汀治療抑郁癥的治療效果及安全性,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7月~2016年1月沈陽市精神衛(wèi)生中心門診及住院部收治的82例抑郁癥患者,入組標準:①符合ICD-10診斷標準中抑郁癥的診斷;②年齡18~60歲,初中以上文化水平;③HAMD-17≥18分;④治療前1周未服用過抗抑郁藥;⑤無嚴重器質性疾病、酒精及藥物依賴;⑥無繼發(fā)于其他精神障礙或軀體疾病的抑郁發(fā)作;⑦既往無躁狂癥狀及嚴重自殺傾向?;颊咦栽竻⒓硬⒑炗喼橥鈺?2例患者隨機分為阿戈美拉汀組與氟西汀組,各41例。阿戈美拉汀組中男18例,女23例,年齡20~60歲,平均年齡(32.5±7.6)歲,平均病程(2.26±1.14)年,平均HAMD評分(25.73±7.23)分。氟西汀組中男17例,女24例,年齡21~60歲,平均年齡(32.1±7.2)歲,平均病程(2.32±1.18)年,平均HAMD評分(26.14±6.47)分。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兩組患者均進行藥物清洗1周。阿戈美拉汀組給予阿戈美拉汀治療,初始劑量為25mg/晚,2周后加至50mg/晚。氟西汀組給予氟西汀治療,初始劑量為20mg/早,視病情2周后加至40mg/早。療程均為6周。在治療第1、2、4、6周末,兩組患者進行HAMD評分及TESS評分。
1.3 療效評定標準 以HAMD減分率作為療效評定指標。HAMD減分率≥75%為痊愈;60%~74%為顯效;50%~59%為有效;<50%為無效??傆行?(痊愈+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在治療第1、2、4、6周末,兩組HAMD評分均降低,與治療前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間HAMD評分同時點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經治療,阿戈美拉汀組痊愈21例、顯效9例、有效5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為85.4%;氟西汀組痊愈23例、顯效7例、有效6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為88.6%;兩組療效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阿戈美拉汀組主要不良反應為惡心、頭暈、嗜睡;氟西汀組為失眠、頭痛、消化不良等。治療第1周兩組TES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第2、4、6周,阿戈美拉汀組TESS評分與氟西汀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或0.01)。見表2。
表1 治療前后兩組HAMD評分比較(±s,分)
表1 治療前后兩組HAMD評分比較(±s,分)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與氟西汀組同時點比較,bP>0.05
時間 阿戈美拉汀組(n=41) 氟西汀組(n=41)tP治療前 30.1±5.2b29.6±4.6 0.25 >0.05治療第1周 25.0±4.2ab24.5±4.3a0.36 >0.05治療第2周 16.4±3.5ab18.9±5.1a0.43 >0.05治療第4周 11.2±7.4ab10.7±6.9a0.17 >0.05治療第6周 8.3±3.7ab7.4±3.5a0.69 >0.05
表2 治療后兩組TESS評分比較(±s,分)
表2 治療后兩組TESS評分比較(±s,分)
注:與氟西汀組同時點比較,aP>0.05,bP<0.05,cP<0.01
時間 阿戈美拉汀組(n=41) 氟西汀組(n=41)tP治療第1周 9.2±1.7a9.4±2.1 0.69 >0.05治療第2周 6.2±1.8b8.3±2.5 2.28 <0.05治療第4周 5.1±2.2c8.8±3.5 3.46 <0.01治療第6周 4.5±1.6c5.1±2.2 2.86 <0.01
近年來,對于抑郁癥的治療越來越受到重視。新型抗抑郁藥的誕生也為治療抑郁癥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性。阿戈美拉汀是一種新型抗抑郁藥,它是人褪黑激素MT1和MT2受體激動劑,兼具拮抗5-HT2C受體作用。目前對其開展的多項動物研究及臨床研究表明,阿戈美拉汀具有獨特的藥理機制:通過激動褪黑激素受體MT1及MT2和拮抗5-羥色胺受體5-HT2C的協(xié)同作用,逆轉抑郁癥患者紊亂的生物節(jié)律,使其恢復同步化,以此達到抗抑郁效果,并且對于抑郁癥的治療具有較高的安全性[3]。氟西汀是臨床上應用廣泛的抗抑郁藥,目前其治療效果確切。本研究結果表明阿戈美拉汀抗抑郁效果較好,并且起效速度更快、有效率和痊愈率更高以及在臨床應用上安全性更高。這與國內的研究結果相同[4],同時本研究結果也驗證了一些國際臨床研究結果[5,6]。阿戈美拉汀對于保證患者的長期治療依從性有重要意義。
[1]Sartorius N,Baghai TC,Baldwin DS,et al.Antidepressant medications and other treatments of depressive disorders: a CINP Task Force report based on a review of evidence.Int J Neuropsychopharmacol, 2007,10(Suppl 1):S1-S207.
[2]Millan MJ.Multi-target strategies for the improved treatment of de pressive states: Conceptualfoundations and neuronal substrates, d rug discovery and therapeutic application.Pharmacol Ther, 2006 ,110(2):135-370.
[3]Heun R,Ahokas A,Boyer P,et al.The efficacy of agomelatine in el derly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aplacebocontrolled study.J Clin Psychiatry, 2013 ,74(6):587-594.
[4]戴雯姬,司天梅.阿戈美拉汀的藥理機制及臨床療效.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12,26(3):193-198.
[5]Kasper S,Hajak G,Wulff K,et al.Efficacy of the novel antidepressant agomelatine on the circadian rest-activity cycle anddepressive and anxiety symptoms in patients with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arandomized,double-blind comparison with sertraline.J Clin Psychiatry,2010 ,71(2):109-120.
[6]Querasalva MA,Hajak G,Philip P,et al.Comparison of agomelatine and escitalopram on nighttime sleep and daytime condition and efficacy in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patients.Int Clin Psychopharmacol,2011,26(5):252-26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1.151
2016-05-18]
110168 沈陽市精神衛(wèi)生中心心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