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2014年秋季學期起,我國研究生全面收費政策執(zhí)行至今已四年,研究生對該政策及其配套體系的滿意度評價如何?本文對全國882位碩士研究生開展調(diào)研,實證分析研究生對全面收費政策及資助體系滿意度及其差異情況。研究發(fā)現(xiàn):研究生對全面收費政策和資助體系的滿意度一般。其中,“985”高校研究生對研究生全面收費政策和資助體系的滿意度較高,“211”高校一般,普通高校較低。研究生從分項滿意度上看,研究生滿意度最高的前三項是資助價值理念、收費公平性、資助目標;滿意度最低的后三項是收費政策的學業(yè)影響、科研成果和創(chuàng)新能力。性別差異對滿意度各維度無顯著性影響。不同高校層次、不同年級、不同專業(yè)類別、不同家庭經(jīng)濟狀況研究生對研究生全面收費政策和資助體系的滿意度具有顯著性差異。就高校層次、年級、學科門類、家庭經(jīng)濟狀況的滿意度總體均值而言,“985”高校>“211”高校>普通高校,研三>研二> 研一,理工>人文>其他,良好>中等收入>貧困。
關鍵詞:研究生全面收費政策;研究生資助體系;滿意度;問卷調(diào)查
一、研究背景
“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zhì)量的教育”,是黨的十九大報告作出的莊嚴承諾?!鞍l(fā)展公平而有質(zhì)量的教育”,是黨和國家努力辦讓人民滿意教育的實踐行動?!皶r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教育事業(yè)如何交上一份優(yōu)秀的答卷,是全國人民關注的焦點之一,其答案就蘊藏在發(fā)展公平而有質(zhì)量的教育中[1]。研究生教育處在高等教育的頂端,深度關切著我國高層次人才的培養(yǎng)、高端科研成果的培育以及創(chuàng)新型國家的建設,對于國家拔尖人才培養(yǎng)和科技創(chuàng)新具有重要的戰(zhàn)略意義。[2]研究生教育發(fā)展、人才質(zhì)量提升對國家繁榮昌盛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3]。當前,研究生教育質(zhì)量的保障和提升問題成了研究生教育發(fā)展的重中之重,亟待研究和有效落實。
為提高研究生教育質(zhì)量,財教〔2013〕19號《關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機制的意見》[4]指出,從2014 年秋季學期開始,我國實行研究生教育全面收費政策,建立健全研究生教育收費制度,完善研究生獎助政策體系?,F(xiàn)今,研究生教育全面收費政策已執(zhí)行四年。研究生全面收費政策和資助體系滿意度能夠直觀反映研究生全面收費政策和資助體系政策存在的現(xiàn)實問題,對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機制改革,提升研究生人才培養(yǎng)質(zhì)量,促進研究生教育持續(xù)健康發(fā)展,發(fā)揮著重要作用。重視并開展研究生全面收費政策和資助體系滿意度理論研究與實踐調(diào)查具有重要的意義。
研究生全面收費政策在實施過程中,其最大的利益相關者研究生如何感知和評價該政策?研究生全面收費政策和資助體系能讓研究生滿意嗎?研究生對全面收費政策和資助體系存在哪些問題?研究生全面收費政策和資助體系的政策效果如何?為了考量和評估研究生全面收費政策和資助體系的作用、成效和影響,本文嘗試對以上問題進行探析。
二、理論基礎與文獻回顧
(一)研究生教育收費政策的理論基礎研究
譚宏彥、閆振龍(2006)[5],王麗麗(2006)[6],劉小艷(2007)[7],盧振洋、楊松令(2009)[8],樊華強(2011)[9]等認為人力資本理論、成本分擔理論、公共產(chǎn)品理論是研究生教育收費的理論基礎。魏靜(2014)[10],李博(2015)[11]從教育公共產(chǎn)品理論、人力資本理論、教育成本分擔理論、利益相關者理論、公平效率理論的視角探討研究生教育全面收費政策,認為研究生全面收費關系到政府、高校、社會和個人等群體的利益,各利益相關者有各自的利益訴求。
(二)資助對高校學生影響的研究
高校學生資助是政府提供需求方財政的主要方式[12]。高校學生資助可以減輕學生經(jīng)濟負擔從而開放高等教育入學機會,提供激勵機制促進學業(yè)發(fā)展。學生資助獲得、資助類型和資助水平可能影響高等教育公平與效率。如何促進學生學業(yè)發(fā)展是教育經(jīng)濟學研究的核心問題之一。研究生全面收費政策和資助體系能否有效提升研究生教育質(zhì)量?是否會對個人學習和未來發(fā)展產(chǎn)生影響?產(chǎn)生何種影響?哪種類型的學生資助最有利于促進個人發(fā)展?我國相對滯后的高等教育資助研究已經(jīng)無法滿足個人做出高等教育選擇和政府修訂資助政策的需要,造成了研究生資助實踐發(fā)展與理論研究之間的不對稱。研究生資助對個人學習行為、學業(yè)發(fā)展和成就以及畢業(yè)后選擇的影響,能否促進教育過程和結果的公平?[13]這些都亟需通過調(diào)研,進行量化實證分析,進而回答學生資助是否影響學業(yè)成績,各類型資助與資助水平如何影響個人學業(yè)表現(xiàn),研究生對研究生全面收費政策和資助體系是否滿意。
國外計量實證研究表明,資助與學生學業(yè)發(fā)展之間存在顯著相關關系[14]。教育經(jīng)濟學家發(fā)現(xiàn),學生資助可以部分地緩解學生的經(jīng)濟負擔[15],學生資助在提高大學入學機會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16][17]。鮑威等認為高校學生資助與農(nóng)村大學生學業(yè)發(fā)展間存在關聯(lián)性和特定的影響機制。學生資助在緩解貧困生接受高校教育所形成的障礙、保障貧困學生獲得入學機會、順利完成學業(yè)、促進社會流動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18]高等教育財政資助對學生參與學業(yè)、學業(yè)進展[19]、學業(yè)保持率[20]、學業(yè)完成時間和完成率[21][22]、學業(yè)成就[23]會產(chǎn)生影響。資助對學生學業(yè)進展各階段的影響不同,不同資助類型的影響也不同[24]。資助可以降低學生的輟學率[25],提高及時畢業(yè)的可能性,提高學生成績[26]。汀托(V.Tinto)的學生整合理論[27]、比恩(J.Bean)的學生資助雙重效應理論[28][29]為分析資助對學生的影響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基礎。卡博雷拉(A.F.Cabrera)利用結構方程模型驗證了資助對學生學業(yè)產(chǎn)生影響[30]。
楊釙通過對北京市54所高校抽樣調(diào)查數(shù)據(jù)的研究發(fā)現(xiàn),重點高校學生獲得資助的水平顯著地高于其他學生,而且就讀于重點高校顯著地提高了個人獲得資助的可能性,理工科學生獲得的資助也顯著地高于其他學生。大學高年級學生獲得的資助也顯著地高于其他學生[31]。沈紅對高校資助體系進行了評價,認為我國學生中未獲得滿足的資助需求很高,且獲得資助學生的學業(yè)表現(xiàn)良好。[32]
(三)研究生教育滿意度研究
滿意是一種心理狀態(tài),是客戶的需求被滿足后的愉悅感,是客戶對產(chǎn)品或服務的事前期望與實際使用產(chǎn)品或服務后所得到實際感受的相對關系。用數(shù)字來衡量這種心理狀態(tài),就叫做滿意度。學生滿意度研究始于美國。1989 年,美國國民經(jīng)濟協(xié)會(NER-A)的Fornell等人在瑞典顧客滿意度指數(shù)SCSB(Swedish Customer Satisfaction Barometer)的基礎上建立了美國顧客滿意度指數(shù)模型 ACSI(American Customer Satisfaction Index),并將其引用到教育領域,得到了普通認可和廣泛使用。 1995 年美國學者Noel Levit 制定了SSI量表,運用SSI量表可以將美國研究生教育滿意度指數(shù)模型應用到學生滿意度評價研究中。
2001年,清華大學劉西拉教授首次在我國某著名大學的一個工科系實施了滿意度調(diào)查,此后,以關注評教為起點的滿意度研究陸續(xù)出現(xiàn)[33]。從2003年起,文獻增長速度加快,出現(xiàn)了借鑒國外的指數(shù)模型(如ACSI)來構建中國大學生滿意度的研究,并且這種引進模型被加以本土化的模型構建方法很快成為主流。然大體而言,我國學生滿意度研究目前還處在探索階段,尚未形成較成熟和完整的學生滿意度評價體系。
研究生教育滿意度實證研究在我國教育研究中很少,鮮見于文獻。尤其是對研究生全面收費政策和資助體系滿意度的實證研究,在現(xiàn)有文獻中幾乎是空白?!皾M意度”是學生對所接受的現(xiàn)實教育政策的一種感知和評價[34]。研究生收費政策滿意度指研究生作為政策的參與者對該政策進行評估而產(chǎn)生的感覺。研究生對研究生全面收費政策和資助體系的滿意度實際上是研究生按照自己的“內(nèi)在標準”和自己“內(nèi)在標準滿足度”而進行的評價。研究生教育滿意度是反映、監(jiān)測和評估研究生教育質(zhì)量的一個重要維度與指標,開展研究生滿意度調(diào)查、分析和研究,對于推動研究生培養(yǎng)機制改革,提高研究生教育質(zhì)量具有重要意義。[35]筆者開展此次調(diào)查研究,旨在了解研究生對研究生全面收費政策和資助體系的感知和滿意評價程度,為完善和創(chuàng)新研究生全面收費政策和資助體系提供依據(jù)。
三、研究設計
(一)研究框架
本文以研究生全面收費政策和資助體系滿意度作為衡量研究生全面收費政策實施效果的指標。經(jīng)查閱研究生全面收費政策、資助體系政策以及滿意度等相關文獻,采用德爾菲法,咨詢專家、學者,訪談從事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領導和老師,整合多方面意見和建議,研究者緊密圍繞研究生全面收費政策和資助體系的理論與實踐維度設計滿意度問卷。問卷經(jīng)過數(shù)次修改,并在西安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開展了兩次預調(diào)查,問卷經(jīng)信效度指標檢驗,刪除不合要求的被試題項,形成現(xiàn)有問卷。
問卷設計分兩部分構成。第一部分是個人背景情況,主要涉及研究對象的性別、家庭所在地、高校層次、年級、專業(yè)類別、家庭經(jīng)濟狀況等信息;第二部分是研究生全面收費政策和資助體系滿意度調(diào)查,總共由18個測試題項組成。問卷采用Likert五級量表正向計分方式,將研究生對各維度的滿意度分為五個等級,分別為“很不滿意”“不太滿意”“一般”“滿意”和“非常滿意”,分別賦值為1、2、3、4、5。本文用平均值代表滿意度水平,平均值越高則滿意度水平也越高。以平均分3分為界限,如果得分高于3分則說明得分較高,滿意度較高;低于3分說明得分較低,滿意度較低。
本文一方面調(diào)查研究生對全面收費政策的滿意度,分析影響研究生全面收費政策的主客觀因素;另一方面,調(diào)查研究生對資助體系的主觀滿意度,力圖清晰揭示不同層次高校、不同專業(yè)類別、不同家庭經(jīng)濟狀況研究生,作為研究生全面收費政策影響的主要利益相關者,在控制其個人背景因素的情況下,對研究生全面收費政策和資助體系的真實態(tài)度,并提出相關政策建議。
(二)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全日制學術型碩士研究生為研究對象,采取網(wǎng)絡和紙質(zhì)問卷兩種形式,共發(fā)放問卷1000份,回收問卷936份,回收率為93.6%。問卷回收后,經(jīng)逐份瀏覽和排查,將題目空缺及答題一致的視為無效問卷,去除無效問卷54份,有效問卷為882份,有效率為94.23%。調(diào)查對象涉及我國25個省區(qū)直轄市, 覆蓋來自我國東西南北中不同地區(qū)、不同層次、不同類型高校的882名碩士研究生,樣本分布基本情況見表1。
(三)主成分分析
由Total Variance Explained(主成分特征根和貢獻率)可知,特征根λ1=12.434,特征根λ2=1.531,按照特征值大于1的標準提取因子,共提取2個因子,將之命名為研究生全面收費政策因子和研究生資助體系因子,累計方差總解釋率為77.583%,涵蓋大部分信息。
(四)信度和效度分析
本研究運用SPSS18.0軟件進行可靠性分析,檢驗問卷的整體信度與各因子信度。研究生全面收費政策和資助體系滿意度問卷的整體信度Cronbachs ɑ=0.974,研究生全面收費政策因子信度Cronbachs ɑ=0.960,研究生資助體系因子信度Cronbachs ɑ=0.963,說明問卷的整體信度和各因子信度非常好。問卷效度采用結構效度檢驗,利用SPSS對測量結果進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通過SPSS檢驗的KMO值為0.960,問卷具有非常好的信度、內(nèi)部一致性和收斂效度。
四、數(shù)據(jù)分析
(一) 研究生對全面收費政策和資助體系總體滿意度分析
表2顯示,研究生全面收費政策與資助體系滿意度在總量表的均值是2.83,研究生收費政策滿意度均值是3.07,研究生資助體系的滿意度均值是3.10。這說明研究生對全面收費政策和資助體系總體評價一般,對研究生全面收費政策和資助體系滿意度一般。就分項滿意度而言,研究生滿意度最高的前三項依次是:研究生資助體系的價值理念(3.24)、研究生全面收費政策的公平性(3.14)和研究生資助體系的資助目標(3.12)。滿意度最低的后三項是:研究生全面收費政策對學業(yè)的影響(2.48)、研究生全面收費政策對科研成果產(chǎn)出的影響(2.43)和研究生全面收費政策對創(chuàng)新能力的影響(2.37)。以上情況說明,研究生現(xiàn)已普遍認同和接受研究生全面收費政策,認為研究生全面收費政策能較好地體現(xiàn)公平性,去除公費生特權,保障教育公平;研究生資助體系作為研究生收費政策的配套政策,其價值理念和資助目標是保障研究生資助體系良好運作的頂層設計和理念。研究生對資助體系的價值理念和資助目標較為認同和滿意,但研究生全面收費政策對創(chuàng)新能力、科研成果產(chǎn)出和學業(yè)影響的效果不好,得分偏低,研究生普遍對全面收費政策產(chǎn)生的學業(yè)影響、科研成果、創(chuàng)新能力較不滿意。研究生對全面收費政策的保障性、合理性以及資助體系的公平性、效率性等滿意程度不高。特別在資助額度、資助比列、資助評定機制、資助對經(jīng)濟壓力的緩解程度以及研究生全面收費政策的合理性等方面滿意程度偏低。這說明,研究生全面收費政策在合理性和保障性方面不足。研究生資助體系在獎優(yōu)和助困上,在現(xiàn)實操作中還存在著資助力度不夠、資助金額少、資助分配比例不合理、資助評定機制不合理、資助體系欠公平、資助效率不高等問題。如何制定合理的研究生收費標準?如何加大研究生全面收費政策和資助體系對研究生學習和生活的政策保障作用?如何更好地激勵研究生刻苦求學,不斷提高學業(yè)成績、增加科研成果、增強創(chuàng)新能力?這些都是研究生全面收費政策和資助體系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還存在很大的改革發(fā)展和機制創(chuàng)新空間。
(二)不同高校層次研究生對研究生全面收費政策和資助體系滿意度的差異分析
表3統(tǒng)計結果顯示不同高校層次研究生在研究生全面收費政策和資助體系滿意度的差異情況。不同層次高校研究生在各維度上均有顯著性差異。在均值得分上,“985”高校>“211”高校> 普通高校?!?85”高校均值大致在3~4分之間,這表明“985”高校研究生對研究生全面收費政策和資助體系比較滿意。“211”高校和普通高校均值在2~3分之間,這表明“211”高校和普通高校研究生對研究生收費政策和資助體系滿意度一般或不太滿意。普通高校均值最低。不同高校層次研究生的滿意度呈現(xiàn)較大差異。
(三)不同年級研究生對研究生全面收費政策和資助體系滿意度的差異分析
表4統(tǒng)計結果顯示不同年級研究生對研究生全面收費政策和資助體系滿意度的差異情況。研究生對全面收費政策和資助體系滿意程度隨著年級的增加而增加。在均值得分上,研三>研二> 研一。三年級研究生滿意度均值大致在3~4分之間,這表明研三學生對研究生收費政策和資助體系比較滿意。研一學生均值最低,在2~3分之間,研一學生對研究生全面收費政策和資助體系的滿意度一般或不太滿意。研三學生經(jīng)過學業(yè)課程學習,在參與科研課題、學術會議、創(chuàng)新實踐、各類比賽活動、撰寫和發(fā)表學術論文中,不斷積累經(jīng)驗,提升學業(yè)成績、科研水平和創(chuàng)新能力,所以,研三學生的滿意度最高。研究生對全面收費政策和資助體系滿意程度隨年級增加而增加,不同年級研究生在各維度上的差異顯著。
(四)不同學科類別研究生對研究生全面收費政策和資助體系滿意度的差異分析
表5統(tǒng)計結果顯示不同學科類別研究生對研究生全面收費政策和資助體系滿意度的差異情況。就各維度整體均值而言,理工類>人文社科類>其他。理工類研究生的滿意度高于人文社科類和其他類研究生。不同學科類別研究生在收費滿意度、資助滿意度、資助目標、資助額度、資助比例、資助結果維度上有顯著性差異。
(五)不同家庭經(jīng)濟狀況研究生對研究生全面收費政策和資助體系滿意度的差異分析
表6統(tǒng)計結果顯示的是不同家庭經(jīng)濟狀況研究生對研究生全面收費政策和資助體系滿意度的差異情況。不同家庭經(jīng)濟狀況研究生除了在資助效率性維度外均有顯著性差異。在各觀測點的均值得分上,不同家庭經(jīng)濟狀況研究生對研究生收費政策和資助體系滿意度的差異情況是貧困<中等收入< 良好。貧困家庭研究生在各觀測點的均值在2~3分之間,貧困家庭經(jīng)濟狀況研究生對研究生收費政策和資助體系不太滿意。中等收入家庭研究生在各觀測點的均值在3分左右,中等收入家庭研究生對研究生收費政策和資助體系滿意度一般。除資助效率性維度外,經(jīng)濟狀況良好家庭在各觀測點的均值都在3~4分之間,這表明家庭經(jīng)濟良好的研究生對研究生全面收費政策和資助體系比較滿意。這里需要特別分析的是,越是貧困家庭的研究生對研究生全面收費政策和資助體系的滿意度越低。由于貧困生是研究生全面收費政策最大的利益相關者,研究生全面收費政策直接影響著貧困生求學的選擇,貧困生對研究生全面收費政策和資助體系有著強烈的經(jīng)濟訴求、資助意愿和較高的心理期盼,對研究生全面收費政策和資助體系寄予厚望,期望研究生全面收費政策和資助體系能給他們帶來最大化的教育收益與回報,當研究生全面收費政策在執(zhí)行中的收費和相應的資助體系未能達成他們內(nèi)心的期許時,就會造成心理落差,產(chǎn)生失望和不滿,貧困生對研究生全面收費政策和資助體系滿意度就會偏低。綜上分析,不同家庭經(jīng)濟背景的研究生對研究生收費政策和資助體系滿意度的差異顯著。
五、結論和建議
(一)結論
本文通過調(diào)查研究,實證分析了全國882名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對研究生全面收費政策和資助體系的滿意度水平,得出以下主要結論。
研究生對全面收費政策和資助體系的總體評價一般,對全面收費政策和資助體系滿意度一般。從分項滿意度上看,研究生滿意度最高的前三項是:資助價值理念、收費公平性、資助目標。滿意度最低的三項是:全面收費政策對創(chuàng)新能力、科研成果產(chǎn)出和學業(yè)影響。不同高校層次研究生在各維度上均有顯著性差異,對研究生全面收費政策和資助體系滿意度呈現(xiàn)出較大差異,“985”高校>“211”高校>普通高校?!?85”高校均值在3~4分之間,“985”高校研究生對研究生全面收費政策和資助體系比較滿意?!?11”高校和普通高校均值在2~3分之間,普通高校均值最低?!?11”高校和普通高校研究生對研究生收費政策和資助體系滿意度一般或不太滿意。不同年級研究生在各維度上的差異顯著。研究生對全面收費政策和資助體系滿意程度隨著年級的增加而增加,研三>研二> 研一。不同學科類別研究生在各維度整體均值呈現(xiàn)理工>人文社科>其他。理工類研究生滿意度高于人文社科類和其他類研究生。不同學科類別研究生在收費滿意度、科研成果、資助滿意度、資助目標、資助額度、資助比例、資助結果維度上有顯著性差異。不同家庭經(jīng)濟狀況研究生除了在資助效率性維度外均有顯著性差異。在各觀測點的均值上,不同家庭經(jīng)濟狀況研究生對研究生全面收費政策和資助體系滿意度隨家庭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即良好>中等收入>貧困。研究生性別差異對各維度滿意度無顯著影響。
研究生全面收費政策的合理性和保障性不足,對創(chuàng)新能力、科研成果產(chǎn)出和學業(yè)影響的效果不好。研究生資助體系公平性、效率性等滿意度不高。特別在資助額度、資助比例、資助評定機制、資助對經(jīng)濟壓力的緩解程度以及研究生全面收費政策合理性等滿意度偏低。研究生資助體系在獎優(yōu)和助困上,資助力度不夠、資助金額少、資助分配比例不合理、資助效率不高、資助評定機制不合理、資助體系欠公平。
(二)建議
結合研究發(fā)現(xiàn),為了更好地增加研究生學習投入,提高學業(yè)成績,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提高研究生對全面收費政策和資助體系滿意度,提升研究生培養(yǎng)質(zhì)量,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議。
1.創(chuàng)新研究生全面收費政策,增強研究生全面收費政策的合理性和保障性,提高研究生全面收費政策的效用。
第一,針對研究生教育存在“一刀切”不合理的教育收費問題,亟待制定合理的研究生教育收費標準。研究生全面收費政策不僅是為了合理分擔教育成本,更是為了科學統(tǒng)籌分配研究生教育資源。[28]從教育投入和產(chǎn)出、教育收益率的視角體現(xiàn)學科專業(yè)培養(yǎng)成本的差異和未來收益。在深化研究生教育投入機制改革中,創(chuàng)新研究生全面教育收費政策,合理確定不同學科收費標準,體現(xiàn)不同校際、不同專業(yè)的教育成本差異。對于基礎、前沿、國家需求學科,高校應降低收費標準,扶持相關學科專業(yè)發(fā)展,吸引研究生從事相關領域研究。對于好就業(yè)、高收益的熱門學科專業(yè),應收取較高學費,優(yōu)化教育資源配置,調(diào)節(jié)好教育供需杠桿,體現(xiàn)研究生教育個人和社會價值,提高研究生全面收費政策的效用。
第二,采取靈活的收費方式,對處于不同階段的研究生收取不同的學費。低年級階段研究生作為知識吸收者而存在,普遍接受課程學習,使用學校教育資源較多,可對低年級研究生收取較多學費。隨著研究生學業(yè)的推進,中高年級研究生作為知識生產(chǎn)者而存在,主要以跟隨導師進行課題研究及學位論文完成,對于中高階段研究生應減少學費。
2.創(chuàng)新研究生資助體系,增強研究生資助體系的保障和激勵作用,切實提高研究生教育質(zhì)量。
第一,有效增強研究生資助體系的保障作用。為有效解決研究生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發(fā)展之間的矛盾,特別針對普通高校、貧困生對全面收費政策和資助體系滿意度偏低的現(xiàn)狀,我國應不斷創(chuàng)新研究生資助體系,加強對普通高校和貧困研究生的資助。普通高校應廣開渠道,拓展資助經(jīng)費,增設多樣化的獎助學金,提高資助金額,擴大資助分配比例,制定合理的資助評定機制,確保資助體系的公平性;對貧困生進行有效幫扶,實施精準資助,增強研究生資助體系的保障和激勵作用,提高資助效率。
第二,充分發(fā)揮研究生資助體系的激勵作用。在研究生學業(yè)成績提高、科研成果的獎勵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上我國研究生資助體系還存在很大的改革和機制創(chuàng)新空間。我國研究生資助體系應更富有成效性,資助項目應更多樣化,加強產(chǎn)學研合作,增設科研項目,提高研究生科研投入和獎勵力度,凸顯研究生教育的前沿性、學理性、實踐性和應用性。創(chuàng)新研究生資助體系,有效激發(fā)研究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研究生創(chuàng)新能力,充分挖掘研究生術業(yè)潛能,充分發(fā)揮研究生資助體系的激勵作用。
第三,加強研究生資助體系的信息網(wǎng)絡化建設。在大數(shù)據(jù)、云計算的平臺上不斷加強和完善研究生資助體系信息系統(tǒng)建設,不斷挖掘、建立健全與研究生相關的諸如家庭收入、個人稟賦、特長、資助需求等信息庫,實現(xiàn)精準資助、資助育人的個性化資助包模式。不斷規(guī)范和監(jiān)督研究生資助管理工作,增強研究生資助工作的公平性和效率性,推進研究生資助政策體系法制化建設,充分保障研究生的合理訴求和正當權益,發(fā)展公平而有質(zhì)量的研究生教育,辦人民滿意的教育,讓研究生滿意,增強研究生的學業(yè)獲得感和生活幸福感,切實提高研究生教育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央廣網(wǎng).公平而有質(zhì)量才是最好的教育答卷[EB/OL].[2018-05-21].http://news.cnr.cn/theory/gc/20180331/t20180331_524183147.shtml.
[2]韓曉峰,周文輝,王銘.研究生滿意度理論基礎與指標構建[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6):37-41.
[3]洪柳,李娜.美國哈佛大學研究生教育收費現(xiàn)狀與資助體系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8(3):62-68.
[4]財政部官網(wǎng).關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機制的意見[EB/OL].[2018-05-21].http://jkw.mof.gov.cn/zhengwuxinxi/zhengcefabu/201303/t20130301_743904.html.
[5]譚宏彥,閆振龍.研究生教育收費的依據(jù)、問題及對策[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6(9):27-31.
[6]王麗麗.我國研究生教育收費問題的探討[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6(3):118-120.
[7]劉小艷.研究生教育收費對教育公平的影響[J].高教發(fā)展與評估,2007(6):69-73+117.
[8]盧振洋,楊松令.研究生教育收費標準問題初探——以北京地區(qū)部分理工科高校為例[J].教育財會研究,2009(1):27-30.
[9]樊華強.困境與出路:我國研究生收費政策的理性思考[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1(6):13-15.
[10]魏靜.利益相關者視角下研究生收費制度博弈關系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4(4):15-20.
[11]李博.研究生教育收費并軌制的必然與應然分析[J].教育探索,2015(8):79-82.
[12]Salmi J,Hauptman A M.Innovations in tertiary education financing:A comparative evaluation of allocation mechanisms[Z].Washington,DC:World Bank,2006:8-28.
[13]楊釙.大學生資助對學業(yè)發(fā)展的影響[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9(10):101-108.
[14]St John E P,Paulsen M B,Carter D F.“Diversity,college costs,and postsecondary opportunity:An ex-amination of the financial nexus between college choice and persistence for African Americans and Whites[J].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2005(76):545-569.
[15]Ziderman A.Alternative objectives of national student loan schemes:Implications for design,evaluation and policy[J].Welsh Journal of Education,2002(1):37-47.
[16]Grubb W N,Tuma J.Who gets student aid?Variations in access to aid[J].Review of Higher Education,1991(3):359-382.
[17]Ziderman A.Student loans in Thailand:Are they effective,equitable,sustainable?[M].Paris: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Education Planning,2003:83-98.
[18]鮑威,陳亞曉.經(jīng)濟資助方式對農(nóng)村第一代大學生學業(yè)發(fā)展的影響[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15(2):80-96+190.
[19]Hu S.Scholarship Awards,College Choice,and Student Engagement in College Activities:A study of High -Achieving Low -Income Students of Color[J].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2010(51):151-162.
[20]Strayhorn T.Money Matter:the Influence of Financial Factor on Graduate Student Persistence[J].Journal of Student Financial Aid,2010,40(3):4-25.
[21]Ronald G Ehrenberg,Panagiotis G Mavros.Do Doctoral Students' Financial Support Patterns Affect Their Times-to-Degree and Completion Probabilities?[J].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1995,30(3):581-609.
[22]Groen J,Jakubson G,Ehrenberg R.Program Design and Student Outcomes in Graduate Education[J]. 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2008(27):111-124.
[23]Grives J E,Wemmerus V.Developing Models of Graduate Student Degree Progress[J].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1998(59):163-189.
[24]劉文娟,李芳敏.資助對研究生學業(yè)成就影響機制的實證研究評述[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4(6):43-48.
[25]Chen R,S L DesJardins.Exploring the Effects of Financial Aid on the Gap in Student Dropout Risks by Income Level[J].Research Higher Education,2008(49):1-18.
[26]Betts J R,Morrell D.The Determinants of Undergraduate Grade Point Average[J].The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1999,34(2):268-293.
[27]Tinto V.Dropout from Higher Education:A Theoretical Synthesis of Recent Research[J].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1975,45(1),89-125.
[28]Bean J.Interaction Effects Based on Class Level Idan Exploratory Model of College Student Dropout Syndrom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1985,22(1),35-64.
[29]Bean J P,Vesper N.Quantitative Approaches to Grounding Theory in Data:Using LISEREL to Develop a Local Model and Theory of Student Attrition[Z].Boston,MA: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siation,1990:1-6.
[30]Cabrera A F,Nora A,Castaneda,M,B.“College Persistence:Structural Equations Modeling Test of an Integrated Model of Student Retention,”The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1993(2):123- 139.
[31]楊釙.高校學生資助影響因素的多水平分析[J].教育學報,2009(6):80-90.
[32]沈紅.華中科技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學生貸款研究十年述評[J].高等教育研究,2010(9):65-73.
[33]鄭雅君,熊慶年.“高校學生滿意度”再認識[J].江蘇高教,2016(4):56-60.
[34]杜紅梅,王葵,邵小佩,陳秀麗.高校研究生對研究生教育現(xiàn)狀滿意度的調(diào)查[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6):161-163.
[35]劉文娟.研究生資助對學生學業(yè)成就的影響機制研究——基于首都高校的實證分析[J].教育學術月刊,2014(2):79-84.
(責任編輯 陳志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