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運用文獻資料法,對學校體育運動風險的界定、特征,以及分別從學校、教師、學生和意外等四個方面對體育運動風險的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防控策略:提升學生安全意識,保留風險;強化校園安全意識,降低風險;健全社會保險機制,轉移風險;重視體育風險控制,回避風險,以期為降低體育院校學校體育運動風險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體育院校 體育運動 風險管理 防控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52-0215-02
學校體育是學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但因為體育運動的特殊性和復雜性,體育運動傷害事故時常發(fā)生,給學生家庭、學校和社會造成不良影響。體育院校又因其學科設置的特殊性,學校體育運動的多樣性、運動強度大、頻率高,發(fā)生體育運動傷害事故更頻繁,因此,對體育院校學校體育運動風險管理具有很強的現(xiàn)實意義。
1體育運動風險的界定
體育運動風險是體育學和風險管理學相互滲透衍生而來的一個概念,不同的專家學者對體育運動風險從不同的認知角度做出不同的界定。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對體育運動風險的概念界定為:在從事體育運動的過程中,由風險致因導致或引發(fā)風險事件的發(fā)生,從而引起運動目標的缺失的風險過程[1]。學校體育運動風險就是在學校從事體育運動或參加學校組織的體育運動過程中的體育運動風險。風險管理是指減少或去除來自于整個體育和娛樂程序、服務中的,導致參與者傷害或損傷的危險,以及產(chǎn)生潛在后果的責任[2]。
二、體育運動風險的特征分析
1.風險的不確定性
一次體育傷害事故都是在體育運動中不經(jīng)意間發(fā)生的,不知道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發(fā)生在誰的身上,因此體育運動風險具有不確定性。在實際教學和訓練中,雖然教師和學生都非常注意安全,場地器材也確保安全,但體育運動傷害事故時有發(fā)生,無法避免,只能把風險控制到最低。
2.風險的損害性
體育院校的學生參加體育運動的頻率高、強度大、項目多,像散打、攀巖和戶外運動等項目危險系數(shù)較高,無形增加了體育運動傷害事故的發(fā)生概率。體育運動傷害事故一旦發(fā)生,不僅對學生的身心產(chǎn)生巨大的傷害,對學生的家庭產(chǎn)生一定的經(jīng)濟損失;而且對學校的體育教學秩序和社會和諧也會產(chǎn)生不利的影響。
3.風險的可測定性
個別體育運動傷害具有不確定性和偶然性,但是對大量體育運動傷害事故發(fā)生的原因、時間和特點等進行統(tǒng)計分析,發(fā)現(xiàn)體育運動傷害事故是具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通過統(tǒng)計分析,找出不同體育運動項目發(fā)生體育傷害事故的特點,為體育運動風險評估提供參考,減少體育運動傷害事故。
三、體育運動風險的原因分析
1.學校方面風險分析
學校提供學生和教師從事體育運動教學、訓練和練習的場所,是學校體育運動的基礎。學校在體育運動風險中的重要因素是學校的運動設施,主要包括學校的體育設施不符合國家標準或有明顯的安全隱患,例如:戶外器材年久失修、游泳池水達不到安全標準等、校方違反國家規(guī)定,組織學生參加不適合的運動,例如:安排全班學生跑3000米等、特殊學生沒給予特殊關注而造成的傷害,例如:安排有心臟病等疾病的學生進行激烈運動等、體育傷害事故發(fā)生后沒有正確處理而造成的嚴重后果等都是校方責任事故,校方應當根據(jù)事故過錯程度的比例及其與損害后果之間的因果關系承擔相應的責任。
2. 教師方面風險分析
教師是學校體育教學、訓練和練習的主導,學生會根據(jù)教師的安排進行體育運動。教師在體育運動風險中的重要因素主要有課程內容安排不合理、課程組織不當和課上監(jiān)管不到位。首先,教師的課程內容安排不合理會導致體育運動傷害事故,例如:課程內容對于學生來說難度較大且危險性較高,對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要求較高,而教師卻忽略這些因素導致上課期間學生受傷。其次,教師在上課期間沒有遵守教學原則,沒有對學生進行有效的組織而造成學生受傷。例如:在田徑課中進行鉛球、標槍和跨欄等教學時,沒有對學生進行有效的組織,造成教學秩序混亂,導致學生受傷。最后,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監(jiān)管和保護不到位,導致學生受傷。例如:在上籃球課的時候,沒有注意到學生生理和心理的變化,在學生表現(xiàn)出難受的情況下繼續(xù)加量練習而導致學生受傷;或者在體操課中,學生在做較危險難度動作的時候,教師忽略了保護動作而導致學生受傷。
3.學生方面風險分析
學生是學校體育教學、運動訓練和練習的主體,也是學校體育運動風險的主體。有部分體育運動傷害是由于學生個人原因引起的,主要包括在校期間因學生個人隱瞞病史而引起傷害事故,例如:學生隱瞞病史,抱著僥幸的心理參加劇烈運動、體育教師按國家規(guī)定安排活動,學生不服從教師的管理而造成的傷害事故,例如:上課的時候,沒有按教師的指揮進行練習,而自己私自練習危險動作,或不聽從教師的安排,擅自到無教師監(jiān)管的區(qū)域嬉戲打鬧等引起的傷害事故都應該由學生承擔責任。
4.意外方面風險分析
有些體育運動傷害事故的引起原因既不是學校和教師的原因,又不是學生的原因,而是因為不可抗拒的因素導致學生的傷害事故。例如:學生在學校組織的籃球比賽中,在教室監(jiān)管到位、學校場地安全的情況下,因為籃球項目本身的激烈對抗特點而導致學生受傷,此類體育運動傷害事故純屬意外,具有不可預測性,無過錯方,因此學校不應該承擔責任。
四、體育運動風險的防控策略
1.提升學生安全意識,保留風險
在體育運動風險管理中,對危害性較小,發(fā)生概率較低的學生傷害事故采用保留風險的策略,例如:學生跑步摔跤、打籃球扭到腳等。雖然采用保留風險的做法,但是要將風險降到最低。大學生基本都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他們能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但因長期在家長的庇護下成長,缺乏基本安全常識和突發(fā)事件的應急處理能力,因此,高校應該加強學生安全知識教育,提升學生的安全意識和保護意識。一方面,增加安全知識理論學習,采用開設課程、講座或APP等形式傳授一些安全理論知識和急救知識,使其知道哪些事情可能造成傷害并學會處理應急事件。另一方面,在體育課上要充分的做好準備活動,學習危險動作時要膽大心細,做好同學的保護工作;在體育活動中既要注意自身的安全,又要照顧對方的安全,發(fā)生體育傷害事故要積極主動的按程序處理和協(xié)助處理事故。學生是教學的主體,也是高校體育傷害的主體,要遏止體育傷害的發(fā)生重點就要放在學生的安全教育方面,教會他們什么是危險,怎么樣避免危險和處理事故。此外,積極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使學生認識到體育傷害給家人和學校帶來的傷害,積極參與體育保險,減少體育傷害造成的影響。endprint
2.強化校園安全意識,降低風險
在體育運動風險管理中,采用最多的策略就是降低風險,一方面降低風險出現(xiàn)的概率,另一方面減少風險損失。降低風險必須從學生、學校和教師三方面做起。一方面,體育器材是體育教學和課外體育活動正常開展的基礎,很多體育傷害事故都是因為體育器材問題而引起,所以學校要提供安全的體育教學和體育運動的場所,包括體育器材的檢查、維護和更新,體育器材要在醒目的地方標明安全提示、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等。另一方面,體育教師要嚴格要求自己,嚴格按照國家的教學文件實施,在教學前要認真核查體育器材的安全性,保證上課學生的安全;教學中要嚴格按照大綱執(zhí)行,遇到危險動作時既要做好安全提示,又要做好保護,確保學生的身心安全;課后要制定一系列安全體育活動的規(guī)章制度和體育傷害事故應急預案,做到預防為主,避免體育傷害事故發(fā)生,發(fā)生后能做到應急處理及時到位,避免事故影響繼續(xù)擴大。預防體育傷害事故的發(fā)生,體育教師既要保證體育教學器材的安全性,又要注意教學過程的安全性,只有做好這兩方面才能盡可能的避免體育傷害事故發(fā)生。
3.健全社會保險機制,轉移風險
在體育運動風險管理中,轉移風險是指把一部分損失轉移到第三方,一般指轉移到社會保險。高校體育傷害事故發(fā)生后,走法律程序復雜、可操作性較差,所以,經(jīng)常采用協(xié)商解決,而協(xié)商解決的結局為賠償,以什么形式賠償?賠償數(shù)目都是我們所要面臨的問題。我們可借鑒日本等國家的做法,重視社會保險機制,把體育保險引進校園,可以很好的解決因體育傷害事故而引起的賠償問題。首先,要大力宣傳體育保險重要性的宣傳,讓更多的學生和家長認識體育傷害并積極參與體育保險。其次,要強化與社會保險公司溝通,建議針對不同人群設置不同的體育保險,擴大體育保險范圍,減輕體育教師的顧慮,更好的教書育人、提高學生身體素質。最后,保險機構要針對學下體育傷害事故,簡化處理程序,增強體育保險的可操作性,在事故發(fā)生后應積極配合校方先行合理賠付,把事故影響降到最低。體育傷害事故嚴重影響了體育教學,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盡量避免安排危險內容,減低難度和減少活動量,究其原因就是擔心體育傷害事故發(fā)生;有了健全的社會保險機制,發(fā)生體育傷害事故可以由保險公司理賠,減低了體育教師的后顧之憂,保證了學校體育工作的正常進行。
4.重視體育風險控制,回避風險
在體育運動風險管理中,遇到風險概率較大,或是風險的損失較為嚴重的情況,多采用回避風險的策略。體育院校在開設一門體育運動課程的時候,應該對開設課程的風險進行識別和評估,若發(fā)現(xiàn)課程的風險概率較大或者是風險的損失較嚴重,需理性對待開設課程。首先,對開設課程的師資、場地和開課時間等因素進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找出可能存在的風險,并整理分類,進行充分的識別風險。其次,通過對體育運動課程的識別,對體育運動課程進行客觀評估,分析評定風險的概率和損失程度,為采取不同策略提供理論依據(jù)。最后,要重視體育運動風險評估,理性看待回避風險策略。只要有體育運動就會有風險,不能因為擔心風險而輕易的放棄體育運動;體育運動有風險很正常,而且體育運動風險是不可能避免的,只有采用不同的策略把體育風險降到最低。但是,通過體育運動風險評估,該體育運動風險發(fā)生頻率較高,且風險的后果很嚴重,超過了學?;驅W生的承受范圍,此時應該果斷采用回避風險策略,避免體育運動造成嚴重后果。
五、小結
體育運動風險與體育運動是密不可分的,只要有體育運動就會有風險,因此,在學校體育工作中一定要正確認識體育運動風險,理性采用體育運動風險防控策略,把體育運動風險降到最低,確保學校體育工作正常進行,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穩(wěn)步提高。另一方面,體育運動風險是不可避免的,但遇到風險概率較大,或風險損失嚴重的情況要果斷放棄此項體育運動,避免風險造成嚴重后果。
參考文獻:
[1] 陳德明,李曉亮等.學校體育運動風險管理研究述評[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2(9).
[2] 李曉亮.黑龍江省青少年學生學校體育冰雪運動風險評估及運動安全策略研究[D].哈爾濱體育學院,2012.
[3] 梁月紅,溫彥.風險管理在學校體育中的應用[J].山東體育科技,2016(10).
[4] 張艷.高校體育教學中的風險管理與防范策略探討[J].成都中醫(yī)藥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10(3).
作者簡介:李想(1990-),女,體育學碩士,助教,研究方向:體育教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