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光哲 曹博涵
目前對于ST段抬高、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壓低的心電圖改變普遍比較重視,而ST段上斜型壓低常常被忽略。近年國內外研究報道de Winter綜合征心電圖呈現ST段上斜型壓低[1-4],但患者血管病變重,易進展為大面積心肌梗死,發(fā)生嚴重不良心血管事件,其危險程度不亞于ST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由于臨床醫(yī)生對此心電圖認識不足,導致診治延誤造成更多心肌壞死,需要予以高度關注。
de Winter綜合征是2008年荷蘭醫(yī)生de Winter等[1]在新英格蘭醫(yī)學雜志首次報道的疾病,通過回顧分析1 532例左前降支近段閉塞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心電圖變化,發(fā)現有30例患者未出現典型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超急性期改變。心肌缺血心電圖一般表現為ST段抬高或下斜型或水平型壓低,而de Winter綜合征心電圖表現為急性心肌透壁缺血改變即ST段呈上斜型壓低,冠脈造影卻顯示左前降支近段閉塞,急需行再灌注治療盡快開通罪犯血管,避免更多的心肌壞死,以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因此,有人提出de Winter ST-T改變是一種不能歸類的急性冠脈綜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
目前國內外對de Winter綜合征的報道不多。2009年Verouden等[2]在1 890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行直接經皮冠狀動脈介入的患者中發(fā)現35例有該特征的心電圖患者,約占2%,平均心電圖記錄時間為癥狀發(fā)作后1.5 h,約有2/3患者為前降支單支病變。罪犯血管均在前降支近段,86%患者術前前降支血流為TIMI 0~1級,急診PCI術后心電圖改變消失。國內報道具有de Winter ST-T改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也為前降支近段閉塞病變[5-8]。相關研究[5-7,9-10]均顯示有此類心電圖變化的患者為男性且更年輕,并伴有高膽固醇血癥。
目前de Winter心電圖改變的病理生理機制仍值得探討,Verouden等研究發(fā)現[2],在左前降支近段閉塞的STEMI患者中,只有少數伴de Winter ST-T改變的患者有Rentrop 3級側支血流,據此推測因缺血透壁區(qū)域大,導致?lián)p傷電流不能向心前區(qū)導聯(lián)傳導,而是直接指向了aVR導聯(lián)。此后文獻報道由于反復心肌缺血,各冠脈之間已形成廣泛的側支循環(huán)[11]。
對于de Winter綜合征ST段不抬高反而壓低的電生理機制不十分明確,可能是浦肯野纖維的解剖變異,導致心內膜傳導延遲;另外缺血導致ATP耗竭,使KATP不能激活,已在被敲除KATP基因的急性缺血動物模型上得以證實[1-2]。由于嚴重的前降支次全閉塞,導致心內膜嚴重缺血,而心外膜部分缺血,造成超急性期T波樣改變,但冠脈尚未進展為完全閉塞,ST段未抬高,可能與心肌損傷時細胞內的鉀離子外流,復極延遲有關,在心電圖上表現為導聯(lián)上高聳、寬大的T波[12-13]。另外,心肌細胞在除極過程中可通過受損的心肌組織發(fā)生傳導延遲現象,表現為QRS波群波幅增高及時限增寬[13-14]。Gorgels等也認為這種心電圖表現與心內膜下動作電位改變有關,提示心內膜下心肌缺血才是引發(fā)這種心電圖改變的機制[15]。
de Winter綜合征患者多為男性,年齡更年輕化,有典型的胸痛表現,且伴有高膽固醇血癥,與常見的左前降支急性閉塞心電圖表現不同,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胸前導聯(lián)T波高尖對稱;V1~V6導聯(lián)的ST段在J點后上斜型壓低1~3 mm;QRS波群通常不增寬或輕微增寬,可出現胸前導聯(lián)R波進展不良;大多數患者aVR導聯(lián)ST段抬高1~2 mm。這種心電圖改變在胸痛癥狀出現后約1.5 h出現。
de Winter綜合征診療關鍵在于早期識別,急診及心內科醫(yī)生一旦發(fā)現胸痛患者出現ST段上斜型壓低伴T波高尖,應及時開通冠脈介入治療綠色通道,挽救更多心肌,以改善患者預后。根據其心電圖的特殊改變,應避免與以下幾種情況混淆。
4.1 心肌梗死超急性期T波改變 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心電圖變化發(fā)生在急性冠脈閉塞后的數分鐘內,表現為前導聯(lián)T波高大,基底部寬,可以不對稱,是冠狀動脈閉塞的早期改變,隨著心肌損傷的進一步加重,最終演變?yōu)镾TEMI。de Winter綜合征由于左前降支完全或次全閉塞導致ST段上斜型壓低伴有T波高尖,但這些患者T波特征不改變,從開始一直持續(xù)到冠脈介入治療后,且無左主干受累的證據,也沒有供應后壁和后側壁心肌區(qū)域的冠狀動脈病變。
4.2 高鉀血癥T波改變 高鉀血癥心電圖主要表現為基底窄且對稱、高尖的T波,但不伴有ST段上斜型壓低及典型的胸痛癥狀,通過檢查心肌損傷標志物即可鑒別。
4.3 心率增快時ST改變 心率增快時常常出現ST段上斜型壓低,目前認為與心房復極有關,且不存在心肌缺血。而de Winter綜合征ST-T改變是在心率沒有增快時出現的,如臨床上出現ST段壓低,心率快且沒有胸痛基本可排除。
4.4 Wellens綜合征 是由于左室前壁嚴重缺血產生心肌頓抑或心肌水腫所致,根據T波形態(tài)的不同,可分為兩種類型:一種為ST段正?;蚬靶屋p度抬高(≤1 mm)伴有T波倒置;另一種類型為V2和V3導聯(lián)T波雙相,有時也包括V1和V4導聯(lián)[16]。該類患者多存在慢性冠狀動脈左前降支高度狹窄,通??赏ㄟ^擇期冠脈造影來進行評估。
4.5 洋地黃效應T波改變 應用洋地黃后最先出現的是在R波為主的導聯(lián)中ST段呈下垂型下移,與負正雙向的T波融合形成具有特征性的魚鉤樣ST-T改變,以Ⅰ、Ⅲ、aVF及左胸導聯(lián)最為明顯,以S波為主的導聯(lián)如V1、V2、aVR導聯(lián),ST段呈向上抬高及T波直立,伴心率減慢。
由于de Winter綜合征心電圖存在ST段上斜型壓低,但冠脈造影顯示左前降支單一血管病變,且為近段完全或次全閉塞,與非ST段升高心肌梗死(non-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的血管病變特點不相符,無法被歸類為非ST抬高型ACS;但這種心電圖改變由于左前降支完全或次全閉塞所致,也沒有ST段抬高,亦無法歸類為STEMI。但de Winter綜合征ST-T改變提示前降支閉塞非常嚴重,若沒有及時開通則演變成透壁性心肌梗死,必須行急診冠脈介入治療,開通梗死相關血管,挽救存活心肌[17]。
目前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療主要是根據ST段抬高幅度,是否新發(fā)左束支傳導阻滯來確定的。由于de Winter綜合征雖然為前降支近段完全或近完全閉塞,但心電圖ST段以壓低為主,不符合溶栓治療適應證。理論上講溶栓治療可能有效果,但目前溶栓治療無適應證。
早期觀點認為de Winter綜合征ST-T改變是靜態(tài)的,可直接進展為透壁性心肌梗死,基本不會演變?yōu)镾TEMI,隨著報道病例的增多,發(fā)現部分病例其實可以演變?yōu)镾TEMI,因此很難給出確切的定義。目前認為de Winter綜合征可能是STEMI的早期改變,也可能是一種特殊類型的ACS心電圖表現。鑒于此類患者可能出現不良預后,也不能歸為非ST抬高型ACS,但仍視為STEMI等危心電圖??焖僮R別這種心電圖改變并開通罪犯血管非常重要,尤其對于發(fā)生心臟驟停的患者[18]。
目前國內外研究報道de Winter綜合征ST-T改變分為兩類[19]:一類靜止型,J點持續(xù)壓低,行介入治療后再通,沒有演變?yōu)镾TEMI;另一類動態(tài)改變型,STEMI與de Winter綜合征ST-T改變相互轉換,這種改變是由于冠脈在完全閉塞與自發(fā)再通之間轉換。冠脈造影已發(fā)現患者從左前降支完全閉塞到自發(fā)性再通及血流再灌注,說明阻塞血栓的不穩(wěn)定性。Fiol sala認為de Winter綜合征ST-T改變是由于前降支次全閉塞所致,若不進行干預,最終將演變成STEMI[19],國內也有相類似報道[19-20]。同時該研究也提出Winter不是靜止不變的,由于從急診室到導管室很長一段時間內沒有復查心電圖,導致只捕捉到ST段上斜型壓低改變。國內也報道了一過性短暫性ST段抬高的病例[20-21],因此推測de Winter ST-T改變存在瞬時變化的情況,在胸痛發(fā)作后心電圖記錄到有de Winter ST-T改變到ST段抬高變化時間極其短,在診療過程中,也可能遺漏一過性ST段抬高。
由于該心電圖表現易被忽視或被誤診為可逆性前壁心肌缺血,從而導致再灌注時間明顯延遲產生不良預后。因此,無論是靜止型還是動態(tài)改變型,我們都要熟悉和掌握de Winter綜合征是由于前降支近端閉塞所致的一種急需處理致命的心肌梗死,一旦發(fā)現這種心電圖改變必須立即行急診冠脈造影及再灌注治療,開通梗死相關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