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凡
摘 要:以現(xiàn)代教育技術為核心的多媒體教學正在改變著學校的教學面貌。在農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應找準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最佳結合點,合理運用信息技術,切實提高了語文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信息技術;提高;農村小學;語文教學;效果
《教育規(guī)劃綱要》明確指出:“信息技術對教育發(fā)展具有革命性影響,必須予以高度重視”。以現(xiàn)代教育技術為核心的多媒體教學正在改變著學校的教學面貌。不僅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且給教學提供豐富多彩的信息資源,特別是互連網(wǎng)技術在教學中的運用,更是對基礎教育產(chǎn)生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隨著我國農村遠程教育工程項目的實施,使農村項目學校的教學信息化程度迅速提高,為教育教學與現(xiàn)代信息技術整合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在農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那么,如何利用信息技術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呢?具體如下:
一、利用信息技術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興趣是引導小學生積極學習的最好最有持久力的動力。一個對語文知識無興趣也無需要的學生是不能持久努力學習這門學科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熱情,形成良好的學習動機。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適時地將聲音、圖像、視頻、動畫及文字等信息進行處理,進行巧妙恰當?shù)爻尸F(xiàn),制成課件創(chuàng)設良好的問題情境,補充學習的知識背景,使語文課文內容形象化,使學生對所要學習的課題產(chǎn)生深厚的興趣,必能大大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使學生保持高昂的學習情緒,很快地、效果顯著地進入教師創(chuàng)設的學習情境之中。
如在學習《秦兵馬俑》一課時,教師展示出《秦兵馬俑》的課件。讓學生盡情地觀賞著眼前各種姿態(tài)的兵馬俑,并且讓學生討論回答:“你看到了哪些兵馬俑?”這下,課堂氣氛馬上活躍起來,學生紛紛發(fā)言。這樣,讓學生在愉快的環(huán)境中,主動地感知理解了語言文字,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教《望廬山瀑布》這課時,可以利用課件出示瀑布壯觀的景象。配上豪壯的聲音,此情此景,激發(fā)學生思考,產(chǎn)生情感共鳴.而且能使課堂氣氛變得生動活潑,活躍了學生思維,大大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變?yōu)橹鲃訉W習,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運用信息技術規(guī)范拼音與詞語的正確讀音
漢語拼音對幫助學生識字和學習普通話是非常重要的,但農村中小學的許多語文教師漢語拼音和普通話并不標準。若能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幻燈投影圖像、課文插圖,在進行小學拼音教學的同時,還可以教學會他們聽普通話,以及結合拼音教學進行正音的工作,將漢語拼音教學與口語訓練緊密結合起來,達到既鞏固拼音教學的成果,又發(fā)展學生的語言和思維,使學生在尚未接觸漢字之前,便可以掌握不少詞語和句子的正確讀法。
三、運用信息技術提高識字教學效果
由于識字本身是單調而枯燥的,特別是低年級兒童的自制力差,注意力的穩(wěn)定性和持久性也較差,為了從根本上改變識字本身的單調、乏味,在教學中充分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并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進行教學,就可以收到較好的效果。例如:在上小學二年級的《一株紫丁香》這節(jié)課時,先隨課文展示帶拼音的生字,在學生認讀熟悉之后,去掉拼音再認讀。最后,根據(jù)各個字的結構組形特點,先出示生字的一部分,再出示另一部分;或者把幾個形近字放到一起,辨析異同。這樣,根據(jù)兒童的心理特征,借助現(xiàn)代教育技術媒體的具體直觀、形象生動來進行小學語文的識字教學,不但便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也使學生的書寫得以規(guī)范,識字教學會取得最佳的效果。
四、創(chuàng)設恰當?shù)膶W習情境,提高閱讀教學的效果
在閱讀教學中,運用多媒體課件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恰當?shù)膶W習情境,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了學生強烈的探究熱情,有話想說,有話可說,達到了對文章內容具體而深刻的理解。例如:在教《鳥的天堂》一課時,先出示榕樹圖片,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然后通過視頻播放百鳥齊鳴及大榕樹的近觀遠觀圖,使學生如身臨其境,鳥的天堂的形象在學生頭腦中已然具像化了,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
五、增加信息量,提高作文教學的效果
在作文教學時,教師可根據(jù)要求,把將某一材料或特定的情景緩慢播放、定格、放大、重復,以生動的圖、文、聲、像撥動學生的心弦,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在作文講評時,可將學生的優(yōu)秀習作制成課件,由習作者本人朗讀,并配以適當?shù)漠嬅?、音樂,讓學生在優(yōu)美的旋律、繽紛的畫面、悅耳的朗讀中感悟到習作的妙處。批改作文時,運用信息技術,把學生的習作用幻燈片顯示出來,教師引導學生修改作文。因此,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調動起學生寫作的積極性,擴大訓練容量,效果十分明顯。
六、加強教師的培訓力度,提高信息技術應用能力
目前,許多農村小學語文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不高,不能真正發(fā)揮多媒體教學的有效性,因此,應注重著力于培養(yǎng)教師應用信息技術的能力,提高教師使用計算機的實際操作水平,培養(yǎng)教師使用網(wǎng)絡資源,及自己設計制作課件的能力及網(wǎng)上操作能力,提高教育的質量和效果。
總之,信息技術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手段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合理運用,不僅能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了學生的識字、閱讀和作文能力,切實提高了語文課堂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