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不但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還成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舉措。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相結合,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潛能,提高學習興趣,開拓視野,讓他們在一個相對自由的環(huán)境中學習新的知識。信息技術的使用成為了新的教學方式,是教學方法的一次重大變革,對于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有著重大意義。立足于當先小學數學課堂的現狀,分析信息技術應用所起到的優(yōu)勢,為今后教育的發(fā)展提供參考作用。
【關鍵詞】 小學數學 信息技術 課堂教學
一、教學中信息技術應用中的問題
(一)信息技術運用觀念錯誤
部分小學數學教師對信息技術的運用產生了錯誤的理解,認為在課堂上使用計算機就是為了將課本上的內容與信息技術相互結合即可,有些教師過分依賴于信息技術的高容量與大密度,一味的將大量知識傳授給學生,忽略了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復雜化與單一化的現象相互矛盾,阻礙了信息技術的作用在數學教學中的發(fā)揮。
(二)過分追求信息技術的技術手段
在小學數學課堂上經常出現這樣的現象,教師過分追求信息技術的多樣性與先進性。部分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過分強調展示面的色彩,追求動態(tài)的效果,善于運用這些感官刺激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數學本身屬于一門嚴謹性強的學科,需要學生沉下心來深入思考,過分追求外在的刺激只會起到物極必反的效果,學生注意力的轉移只會降低學生的關注度,缺乏深入思考。
(三)使用信息技術教學的意識不高
信息技術在部分小學數學課堂上的使用頻率不高,有些教師只是在類似于公開課、優(yōu)秀課、觀摩課這樣的課堂上使用計算機技術,在平日的課堂中很少使用甚至基本不用,傳統的講課方式依舊是教師最擅長的,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無法真正發(fā)揮出來。
二、信息技術在小學課堂教學中的優(yōu)勢
(一)培養(yǎng)和擴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轉換的思維方式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十分重要,但是傳統的教學方式只是運用黑板講課,就算教師在講述轉換的內容前做過許多準備工作,也難以達到預期想要的效果。信息技術的出現,能夠很好的彌補這一缺陷,教師可以利用各種動畫視頻與圖表,與教學內容相結合,將抽象的數學知識生動形象的展現出來,讓學生更加容易接受那些難以理解的知識,使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得到進一步培養(yǎng)與提高。
(二)有助于學生課后進行復習
由于數學這門課程所涉及到的知識點較多,許多學生在復習的過程中感到無從下手,再加上課堂時間有限,學生無法完全理解教師在課堂上講的內容,課后復習是也找不到合適的方法,長時間的累積之后只會讓學生喪失學習的興趣,導致成績越來越差。但是將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課堂相互結合,學生在課下復習時,下載教師所使用的課件,遇到不會的問題再及時請教,起到較好的復習效果。
(三)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傳統的講課方式只能讓學生被動的接受教師所講解的內容,遇到問題時只會向教師請教,缺乏自主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這樣的學習方式在短時期內能取得不錯的效果,但是時間長了學生就會形成一種定向思維,認為遇到問題時向教師請教就好,不愿意主動探索與思考,為學生今后的成長產生了不利的影響。信息技術的融入可以有效的改變這一現狀,教師更加愿意去鼓勵引導學生去自主學習,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構造一個情景,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望,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
在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中,教師占據著最重要的位置,但是素質教育要求學生在課堂中占據主體地位。教學內容與信息技術的結合為學生開辟了新的學習方式,利用信息網絡環(huán)境,創(chuàng)設一些情景來激發(fā)學生的智力發(fā)展,引導學生學會主動思考,加強師生之間互動的同時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的學習欲望被激發(fā)過后,更加愿意參與到這個探索發(fā)現新知識的過程當中。
(二)創(chuàng)建良好的教學情景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的作用不僅僅是傳授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養(yǎng)成一個好的學習習慣,使其終身受益。計算機技術的引入能使教學環(huán)境變得多樣化,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再將這種好奇心進一步發(fā)展為學習興趣,讓學生內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情景教學的融入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但教學情景必須與教學內容相貼近,開拓學生的視野,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三)突破教學疑難重點
數學本身就包含著許多抽象的知識點,在加上小學這一階段的學生處于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度的時期,解決學生數學抽象性與思維形象性之間的矛盾至關重要。信息技術與數學課堂之間的融合,可以分解或者綜合原本抽象復雜的概念與問題,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學會化難為易,方便學習與理解。這不但可以突破教學中的難點,還可以大幅度的提高教學效率。
結語
凡事都有利弊,信息技術是一把雙刃劍,教師在課堂中要把握好信息技術的運用力度,將其作用發(fā)揮到最大,過度依賴于信息技術,反而失去本應有的效果。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應用信息技術,不但是為了給學生打造一個輕松的學習氛圍,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教學效率,除此之外信息技術的合理運用可以突破教學過程中的難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為今后的信息化教學提供更多的經驗。
參考文獻
[1] 信息技術以生為本——談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 袁志氣.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 2013(28)
[2] 信息技術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自能學習的策略研究[J]. 崔桂花. 課程教育研究. 2015(13)
[3] 動筆標注,培養(yǎng)有序思維的良方——以人教版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為例[J]. 徐少鵬. 教育觀察(下半月). 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