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小學語文教學的目標就是讓學生學會運用語言文字,為聽、說、讀、寫找好基礎。而閱讀教學則是聽、說、讀、寫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小學語文教學中離不開課文閱讀,閱讀是最基本、最典型的學習形式。閱讀既是學習語言的過程,又是使用語言的過程,通過閱讀可以獲取信息,知識越多,越有助于提高閱讀能力。達到教是為了用不著教的根本目的。
【關鍵詞】 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方法
一、培養(yǎng)小學閱讀興趣愛好,提升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最強大的動力。興趣能讓一個人變得更堅持,更有毅力,更加能夠在遇到困難時迎難而上。語文是一門需要想象力的學科,與生活有著密切聯(lián)系,學好小學語文是提升教育水平的基礎。首先要培養(yǎng)小學生對語文的認知能力,明白學好語文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同時,閱讀能力的提升也有助于生活中交際能力的表達。現階段由于小學生的表達能力和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還不夠高。應該從培養(yǎng)他們的興趣愛好抓起,養(yǎng)成愛看書,愛閱讀,愛思考的好習慣,長時間下去寫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豐富了精神世界,陶冶情操,有利于知識水平的提高。在問題探討中也要打破他們單一思考問題的模式,避免形成思維定式,鼓勵學生從多方面多角度思考問題。只有提升學生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教育的方式不再單一,創(chuàng)新才能越來越被大家重視。
二、閱讀教學要保證閱讀時間,提高小學生閱讀質量
語文教學,必須保證好小學生的閱讀時間和質量。長期以來,教師在閱讀教學中為了趕時間或省心省事,常常無視學生的自主性。老師拿著教學參考資料,根據作品的時代背景、作者介紹、分段分層,概括段落大意和主題思想,分析作品的寫作特色,一路介紹下來,只是生硬地肢解了作品。在這樣的閱讀教學中,學生是被動的接受者,接受的是老師對作品的解讀,而不是學生對作品的自主閱讀。實際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放手讓學生做力所能及的自主學習。如學生學會拼音這個識字工具后,就應該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借助課文注音把書讀通讀順。為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教師應該是點撥、啟發(fā)、激勵學生,重點把更多的時間讓給學生閱讀、理解、品味、感悟。
三、教師帶動引領小學生學習,培養(yǎng)自主閱讀能力
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思想還不夠成熟,在學習閱讀中不知從何入手,缺少一套合理的學習方法,需要老師從中起到引領性的作用。作為教師要不斷提升自己水平及素質,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不斷更新教學方案,從課堂教學過程中的細節(jié)點滴抓起讓小學生在語文閱讀學習的過程中端正好學習態(tài)度。同時,在課堂中與學生形成良好的互動,設置課堂提問的模式,盡量給每一位學生在課堂中閱讀的機會,帶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將生活和學習相結合,把生活中的實例帶進課堂中來,緩解教學過程中的枯燥乏味,帶動他們的學習興致。作為一名老師還應該耐心的聽取每一位學生的見解及時找到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鼓勵學生多讀書,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熱情。作為老師還應該學會抓住學生的弱點,真正的走進學生的心理,有針對性的進行講解和分析,解決他們在語文閱讀方面中的不足,取得更明顯的進步,在這一過程中增進師生之間的友誼。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對以后的學習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我國的小學閱讀教育模式需要從小培養(yǎng)端正學習的態(tài)度,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能力,不但對語文閱讀能力有幫助,同時,也利于其它學科的學習,從而促進綜合能力的提升。
四、加強閱讀訓練,提高小學生素質能力
1、從教育和發(fā)展能力考慮,要培養(yǎng)學生合作團隊的意識,不管是學習方面還是未來的社會交際方面,都應該具有團隊精神,考慮集體的利益。比如在學習和閱讀教學的過程中以小組討論的形式進行,將幾個人分為一組,就某一個老師提出的問題,大家可以相互討論,共同交流,每個人提出不同的方法,互相借鑒學習,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可以討論出最完美的方案。在每個小組表述結束以后,大家對問題的看法也就會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認識,在學習交流的過程中,也增進了友誼,逐漸實現自己在學習中價值。
2、在閱讀訓練的教學模式中要強調和突出閱讀的積累。這就需要在閱讀的過程中加深記憶力,隨著閱讀的文章越來越多,不斷積累和總結閱讀文章的結構、內容、思想、觀點等,這樣就會發(fā)現有些文章大同小異,有著相似之處。比如說,文章結構,有些文章在表述過程中,總是會應用一些相似的文章結構來表達文章所想表達的思想內容,這是一個不斷進步和訓練的過程,在這個閱讀的過程中,掌握一套適合自己的有效閱讀模式。不管是學習語文閱讀方面還是生活中其他的問題,都應該養(yǎng)成持之以恒的好習慣,再遇到別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3、學習語文的閱讀模式,多數人的理解是讀出來,說出來,這樣理解的都是表面的,在你閱讀的同時也會出現各式各樣的問題,等著去研究去解決。在一篇文章閱讀的過程中,會學習到文章的引用模式,引用里面排比句和反問思路,使自己的動手寫作能力也會越來越進步。還應該學會聯(lián)想,學習語文的同時也需要具備豐富的想象力和想象空間,語文閱讀不管是在心里默默的讀或者是讀出聲來,都需要在插入想象的空間,讓自己在文筆和閱讀上都能得到較快的提升。小學語文閱讀的發(fā)展越來越被重視,在未來教育的發(fā)展中依然處于前列,需要更加完善的政策,給學生們營造一個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和生活環(huán)境。讓他們從小開始鍛煉自己,為以后的發(fā)展學習奠定了好的基礎,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優(yōu)秀。在提升閱讀能力的同時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
五、巧用評價,激活閱讀
作為教師應緊緊抓住課堂評價語言這一法寶,在教學中利用文本的內容進行巧用評價,激活學生的情緒,創(chuàng)造一種美妙的語境,讓課堂評價語言這個最直接、最有效的評價方式真正發(fā)揮其獨有的魅力,使被評價的學生都能得到學習成功的滿足,都能提高學習的興趣,都能更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教師要用及時準確性評價語言捕捉學生閱讀情感,用贊揚鼓勵性評價語言點燃學生閱讀情感,用生動幽默性評價語言愉悅學生閱讀情感,用具體針對性評價語言珍視學生閱讀情感,使課堂煥發(fā)生命的活力。
總之,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掌握語言技巧的基礎。教師要充分提高學生興趣、巧用評價,合理靈活設計教學方案,多形式、多角度對學生進行閱讀訓練,提高小學生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 劉鳳霞,淺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J],語文教學通訊,2013(09).
[2] 葉玉林,思維培養(yǎng)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小學時代,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