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班級管理作為學校管理中的最基礎的工作和常規(guī)的工作,其質量與成效對學生的成長發(fā)展乃至學校教育教學目標的達成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各級各類學校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導下,改變了過去的一些不當做法,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就,但仍然存在許多不良的問題。因此,本文試圖全面了解當前學校班級管理中存在的種種問題,并在剖析原因的基礎上尋求解決問題的相關對策。
【關鍵詞】 班級管理 問題分析 對策研究 自主管理
一、相關概念的界定
(一)學校班級管理的概念
根據(jù)班級管理的定義,筆者認為所謂學校班級管理是指學校班級管理者按照班級管理規(guī)律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方法組織班級教育活動,與學生共同實現(xiàn)教育目標的過程。學校班級管理因學生的年齡階段特點以及教育教學任務目的的不同,而對班級管理存在很大的差別。
(二)學生自主管理的概念
這里所說的學生自主管理是指班級管理的一種方式,它是針對教師全部負責“保姆式”的管理方式而言的。所謂學生自主管理,是指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學生也是管理的主體,通過學生的自我約束、自我控制、自我發(fā)現(xiàn)、自我分析、自我解決問題,以被動管理變主動管理,從而促進學生自我的提高,同時也推動班級不斷發(fā)展與前進,進而實現(xiàn)教育目標的達成。
二、學校班級管理現(xiàn)狀調查
為了獲得學校班級管理現(xiàn)狀的第一手資料,筆者對一所小學的師生進行了調查訪談,目前該小學班級管理雖然總體比較樂觀,但還存在著一定的不足,反映出主要有以下的問題。
(一)班級管理與課程改革,與素質教育的理念不完全符合
新課改以來,主張以學生為核心,倡導新形勢下的素質教育,然而在新課改之后班級管理沒有跟上素質教育,種種合理的管理形式大行其道,班主任往往只關心學生學習狀況忽視了班級管理的重要性。素質教育倡導開放式的合作機制,提出與家庭合作、與社會合作與任課教師合作。因此要克服班主任唱獨角戲的尷尬局面,走出管理困境。
(二)班主任管理方式簡單
根據(jù)調查可以看出,班級管理方式簡單。以評價學生為例,大多數(shù)教師把班級管理的中心放在提升學生學習成績之上,忽視了學生其它方面的培養(yǎng);對學生的評價往往是根據(jù)成績將其分成三六九等級。再如獎懲方式,僅僅有批評和懲處兩種,而且二者的使用效果往往不盡人意。評價是一把雙刃劍,如何對學生進行科學化的懲罰和批評是廣大教師面臨的重要問題。
(三)班級管理主體單一
另外,通過問卷和訪談還反映出班級管理主體單一,主要是班主任是班級管理的主體,學生、家長、社區(qū)、任課教師、相關人員并沒有積極參與班級管理的意識和行為。這種做法嚴重地影響了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的培養(yǎng)。
(四)受應試教育影響深厚,忽視了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
我國教育始終沒有拋開應試教育的魔咒,教育已經(jīng)成為為家庭為社會到來給予的“有效橋梁”。從古至今,學生依舊沒有擺脫根深蒂固的教育理念,家長也一直希望學生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以至于既沒有學好知識,也沒有養(yǎng)成一定的綜合能力。為迎合應試教育,學校和教師往往關注尖子生而忽視了后進生,但同時他們往往認為尖子生才是班級的核心和基礎,卻忽視了學生的個人能力和興趣培養(yǎng)。
三、學校班級管理的有效策略
小學階段的成長是人生中最關鍵的時刻,無論是理想的萌發(fā),還是人生觀與價值觀的形成,培養(yǎng)良好學習生活習慣的形成,都是小學生對人生的初次探索階段。這個階段教師要教給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樹立良好的品德與是非觀念,認真細心的為學生搭建好的學習和生活的平臺,不斷促進學生個性的發(fā)展,找到適合學生心理發(fā)展的教育模式,引導他們健康快樂發(fā)展。而這些愿望和想法的實現(xiàn)都離不開科學有效的班級管理策略。筆者認為,針對上述問題,可以采用以下一些策略來提高班級管理的成效。
(一)更新管理理念
學校班級管理是師生互助的過程,教師要放下高高在上的位置,要以服務于學生為核心,從本質上改變學生服從教師的現(xiàn)狀。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生活。教師要考慮的是,學校班級管理能帶給學生什么,學生能從中受到什么啟發(fā),一切要以學生為核心。通常來講,先進的班級管理理念的核心是“愛”。人都是將心比心的產物。只有做到互敬互愛,才能讓學生愛教師,教師愛學生。班主任的職責就是感染學生,讓學生在思想交流中得到啟迪,感受到教師的愛。教師的班級管理工作也是從“關愛”開始的,要從學生的教育程度入手,研究學生成功的關鍵,分析學生落后的原因,快速的找到突破口,進而指導學生如何去做。只有這樣,教師的班級管理才能有所成效。
(二)促進班主任專業(yè)化發(fā)展
班主任管理班級需要科學的、先進的教育理念的指導,同時還需要豐富的實踐經(jīng)驗。對于大多數(shù)班主任而言,隨著教齡的增長,他們似乎感覺工作性質和內容已經(jīng)非常熟悉,一成不變,可以得心應手地處理,就放棄了學習與新的經(jīng)驗的積累。實質上,中國的老話“活到老,學到老”所蘊含的終身教育的理念告訴我們,如果試圖憑借以往學到的知識,以前積累的經(jīng)驗,那么我們會很快落后于時代的發(fā)展,被教育教學以及班級改革的大潮所拋棄,唯有不斷地學習與積累,才能夠更好地勝任班級管理。我們需要建立班主任長效發(fā)展的有效機制,理解、關懷、激勵并提供切實的支持來促進班主任的專業(yè)發(fā)展。
(三)注重學生的自我管理,形成積極的班集體
讓學生自主管理,培養(yǎng)他們的自主管理能力是班級管理的重中之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指出的各種學習方式、各種素質的培養(yǎng)最終都是要落實到學生自我教育和自主管理能力方面上。學生的自主管理,就是讓他們自主學習、自主處理自己及班級事務、自我約束、自我完善,在不斷戰(zhàn)勝自我的過程中實現(xiàn)從他律到自律的進步。注重學生的自我管理,容易形成一個積極的班集體。學生步入學校后,學校已編排好了班級,但學校不僅僅是班級的構成者,也是班集體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因此,班級所具備的是以學校為核心,擁有同意行為規(guī)范、擁有好的健康輿論、擁有好的領導核心,充滿和諧的人際關系群體。如班委會為行政分離,少年隊和共青團委非行政分離。兩組分類要各行其責,共同肩負著班級管理的重擔。所謂有嚴密的組織紀律是指制度制約管理,班集體也同樣需要好的制度,才能形成良好的班級文明風氣。
結 論
學校班級管理與學生的發(fā)展是息息相關,但是不管是發(fā)達國家還是發(fā)展中國家,不管是重點學校還是非重點學校,有關學校班級管理的研究迄今為止沒有、也不可能形成有系統(tǒng)、有規(guī)模、適用于所有學校班級的模式和方法,也正因如此,有關學校班級管理的研究層出不窮又不斷推新。本論文立足于前人的研究成果,根據(jù)我國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和理念,對一所小學的班級管理的實際情況進行了實地的調查和訪談,在分析原因的基礎上提出解決問題的策略。這樣試圖對課程改革過程中出現(xiàn)的新問題、新情況用自己所學的知識提出一些意見和建議,對今后學校班級管理,需要不斷地探索與改進。
參考文獻
[1] 鄭杰.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 魏書生.班主任工作漫談[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3.
[3] 鐘啟泉.班級管理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4] 劉中猛.“保姆”式班主任現(xiàn)的思考[J].教學與管理,2011(25).
[5] 莊惠玲.走向學生自主管理[D].華東師范大學,2011.
[6] 高巍.做適應時代的專業(yè)化班主任[J].當代教育科學,2010(5).
[7] 賀樂凡.中小學教育管理[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8] 魯潔.教育學[M].南京:河海大學出版社,2010.
[9] 李學農.班級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10] 李從海.初中班級管理現(xiàn)狀與策略研究[D].蘭州大學碩士論文,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