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著名幼兒教育家陳鶴琴說過:“兒童好游戲乃是天然?!币虼?,游戲符合幼兒的天性,且與他們快樂地生活、健康地成長有著密切聯(lián)系,在幼兒的成長過程中,有著極端重要的作用,它能有力促進幼兒身體的、認知的、社會性和情感的發(fā)展。而游戲中角色游戲又最具有游戲的典型特征:主動性、趣味性、社會性、虛構(gòu)性。它是孩子通過扮演角色,創(chuàng)造性地反映周圍現(xiàn)實生活的,這一過程是幼兒興趣、需要得到滿足,天性自主表露,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充分發(fā)揮和人格健全發(fā)展的過程。
一、中班幼兒角色游戲的特點及其教育意義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明確指出:“幼兒教育應以游戲為基本活動”“教育活動注重綜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戲之中?!庇^察了解幼兒的游戲特點和心理需要是保證角色游戲更加生動、有趣、健康發(fā)展的前提,也是促使角色游戲活動立體化基礎(chǔ)。為此,我從觀察入手,對幼兒的游戲情況作了分析與研究,從中掌握了中班幼兒角色游戲的特點:中班年齡的幼兒對游戲的內(nèi)容、情節(jié)、角色已經(jīng)有了濃厚的興趣,但往往是邊游戲邊構(gòu)思游戲情節(jié),游戲情節(jié)簡單,還會隨時變更內(nèi)容和角色。實物、形象玩具、半成品、廢舊物品和替代物品等這些游戲材料在使用上不能充分綜合利用。雖已有交往意識,但語言交流簡單,不會用角色語言進行交流和發(fā)展情節(jié)。
根據(jù)這些特點,可以看出角色游戲?qū)τ變壕哂兄匾慕逃饬x,有人認為:角色游戲是想象的世界,是濃縮了的小社會,幼兒是一會兒進去,一會兒出來,樂此不彼。再也沒有比角色游戲更能使幼兒享受快樂的了,他們可以在游戲中像成人一樣無拘無束地展示自己的想象活動,可以在游戲中動腦筋,出主意,淋漓盡致地抒發(fā)著自己的情感:快樂的、憂郁的;遵守游戲規(guī)則如收放玩具要有條理,要愛護玩具等習慣及操作的技能技巧,這些都會轉(zhuǎn)化為以后對待公物,學習和勞動的態(tài)度,這些都是幼兒未來的社會生活所不可缺少的品質(zhì)。此外,幼兒在角色游戲中扮演、模仿各種角色??梢耘囵B(yǎng)他們活潑開朗的性格,幫助幼兒認識美丑善惡;一般來說,幼兒比較喜歡扮演成人的角色,如“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游戲時,他們會認真地為“寶寶”穿衣服,照顧“寶寶”的日常生活起居,這對培養(yǎng)幼兒自身的生活自理能力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同時也培養(yǎng)了幼兒有愛心、耐心等良好的品質(zhì)。角色游戲不是一種孤立的活動形式,它與集體教育教學相互配合補充,從而達到了寓教與樂的目的,最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認知水平和活動能力,能最有效地滿足幼兒的需要,促進幼兒的身心發(fā)展。而且角色游戲的活動是幼兒全身心投入的過程,是獲得動作、語言、情感、認知、社會性等各方面發(fā)展的綜合性實踐活動,全面推動著游戲發(fā)展價值的實現(xiàn)。
二、中班幼兒角色游戲中的師幼互動
1、做好角色游戲前的準備工作,激發(fā)幼兒主動交往
由于角色游戲的情境和創(chuàng)造性很強,角色游戲的質(zhì)量直接受到游戲情境和個體經(jīng)驗的制約,角色游戲的準備是否充分直接決定了幼兒在角色扮演過程中的象征性。但是,角色游戲的自發(fā)性特點,決定了教師準備工作的復雜性。我認為角色游戲的準備工作須從三方面入手:首先,游戲時間要充分,時間要適宜。角色游戲需要足夠的時間,否則,幼兒很難進入角色,更談不上創(chuàng)造性的表演了。因此,老師應為幼兒提供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完整的游戲時間,讓幼兒有充裕的時間自由選擇角色游戲的主題,從容展開游戲活動過程。其次,游戲地點適宜,材料豐富。角色游戲場所應大小適度。過大,幼兒難以進入游戲情境,過多地花費時間探究或閑逛;過小,幼兒行動受到限制,就難以展開游戲情節(jié),易導致游戲的簡單化。游戲材料本身能夠刺激幼兒游戲的欲望,因此,老師應根據(jù)游戲的要求結(jié)合教育意圖而投入游戲材料,從而使教師準備階段就可預測或調(diào)控兒童游戲的類型及其效果幼兒的角色游戲中可以模仿,再現(xiàn)他人和同伴的交往過程,從而了解交往方式,積累交往經(jīng)驗掌握交往技能。在角色游戲中拓展角色之間的相互交往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擴大幼兒的交往范圍,發(fā)展幼兒的交往語言。
3、處理角色游戲中的正確關(guān)系,發(fā)展幼兒的社交能力
游戲指導的藝術(shù)性在于保持而不破壞游戲的自發(fā)性和創(chuàng)造性,教師在尊重和發(fā)揮幼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同時,以參謀和支持者身份出現(xiàn),把教育意圖轉(zhuǎn)化為幼兒的游戲行為,從而保證角色游戲的目標,滲透到游戲過程之中。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正確處理游戲過程中以下幾個關(guān)系。第一、游戲中師生的關(guān)系。教師在游戲過程中除必要的、間接指導外,不要干預過多,更不能包辦代替,越俎代皰,當然也不是放任自流。老師的指導要有針對性,要選擇恰當?shù)慕槿敕绞剑M量保證游戲中幼兒的主體地位,盡量減少游戲過程的中斷次數(shù)和教師干擾的消極后果。第二,玩與教的關(guān)系。在角色游戲中,“玩”是第一位的,幼兒玩的興趣如何,關(guān)系著他們主觀能動作用的發(fā)揮,關(guān)系著游戲的成敗。教師應根據(jù)游戲的需要,靈活巧妙地扮演各種角色,并以自身恰到好處的角色變換去引導愉快地、富有創(chuàng)造性地玩好角色游戲
三、中班幼兒角色游戲中師幼互動的策略
1、尊重幼兒在游戲中的主體地位
幼兒在游戲過程中應該擁有絕對的權(quán)利,玩什么、扮演什么角色、怎樣進行游戲等,都應由幼兒自行決定,教師只能是給幼兒建議,使得他們的游戲活動更加完善,而不能強加干涉。只有當幼兒在游戲中成為主人,擁有主體地位時,他們才能真正體驗到快樂。若是剝奪了幼兒在游戲中的主體地位,讓幼兒按照教師設(shè)計的游戲思路進行,就會極大地挫傷幼兒游戲的主動性,他們將成為一個模仿者,無法體驗到游戲的樂趣。
2、靈活定位教師在幼兒游戲中的角色
在實踐中,教師除了承擔這些角色外,還應抓住時機,根據(jù)幼兒的個體差異靈活定位自己的角色。尤其是游戲活動中,每個幼兒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他們探索世界,認識世界的方式各不相同,這就決定了我們必須因時、因地扮演不同的角色來與之互動。教師只有真正了解每個孩子的個性特點和興趣需要,有的放矢地實施教育,才能切實提高教育的實效。
3、減少在游戲中對幼兒游戲活動的控制
游戲是幼兒自由自主的活動,這決定了教師的指導不是控制。在游戲活動中,幼兒游戲體驗的強弱取決于活動中他所獲得的自由的多少,自由度越大,他們的自主性就發(fā)揮得越好。但是由于成人對幼兒游戲活動過分控制,使得教育機構(gòu)中的大部分游戲只具有游戲的形式,而喪失了游戲的真正意義,出現(xiàn)了游戲形式化,模式化,工具化傾向。在游戲活動中,教師要充分尊重幼兒的愿望,減少對幼兒游戲活動的控制以及不必要的干預,為幼兒營造一種健康、和諧的游戲氛圍,讓幼兒在游戲中學習、快樂成長。
總之,教師在指導幼兒角色游戲活動,與幼兒進行互動時,要注意顧及到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從而確定指導的方法,與他們進行互動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