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學習故事”評價法是來自新西蘭的一種先進的兒童評價體系,它以敘事的方式撰寫兒童觀察記錄表,將兒童的學習以故事的形式呈現(xiàn)。
【關鍵詞】 學習故事 觀察 兒童 記錄
來自新西蘭的“學習故事”評價法以兒童為中心、支持與促進兒童進一步發(fā)展為教育理念,早在2001年我國頒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就指出:“幼兒教育評價是幼兒園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適宜性、有效性,調(diào)整和改進工作,促進每一個幼兒發(fā)展,提高教育質(zhì)量的必要手段”[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解讀,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
一、“學習故事”在新西蘭多種族的國情下產(chǎn)生
新西蘭國家的幼教機構有很多種,并且服務的人群和管理模式各不相同,導致新西蘭國家沒有一套具體固定的課程能滿足不同類型幼教機構的要求。所以,經(jīng)過長時間的探索與實踐,新西蘭教育部于1996年頒布《Tewhriki:新西蘭早期教育課程框架》——這是一種可供新西蘭各類幼兒教育機構分享的課程,此課程框架僅提出了各個類型的幼教機構都必須遵循的兒童觀、課程觀、學習觀等,該課程框架提出的目的之一是希望每個幼教機構都能創(chuàng)造出符合其各自特點的實踐課程,其中當然包括對兒童的學習評價。
二、“學習故事”是什么?
內(nèi)涵的明了是一切學習與運用的基石。新西蘭早期教育課程認為一切游戲、生活與活動皆為課程,認為兒童在真實的情境中能獲得較好的學習,因而“學習故事”提倡教師在復雜、真實的日常情境中對兒童的學習行為進行結構性的敘述觀察,并且以敘述故事的形式將其記錄下來,認為這就是呈現(xiàn)兒童的學習過程,它應當歸屬于發(fā)展性評價。筆者將它整理歸結為四個特征:
1.著眼點特征:關注兒童學習的過程,記錄兒童“能做的” 、“感興趣”的事,而不是“不能做的”、“欠缺”的地方。通過這樣的關注點鼓勵兒童大膽地做,保持兒童作為一個學習者的形象,對事物充滿好奇與熱愛,始終保持有想去學習與探索的心理。
2.撰寫特征:參照歸屬感、幸福感、探索、交流以及貢獻這五大要素。即通過這五大要素來關注兒童學習的心智傾向——好奇、責任心、信任、分享和自信等。
3.評價過程特征:它的評價過程主要有注意、識別和回應三個清晰的環(huán)節(jié)?!白⒁狻奔醋⒁庥變喊l(fā)生了什么,幼兒的興趣、想法、特長是什么;“識別”即識別什么學習有可能發(fā)生了,識別兒童真正的興趣點;“回應”即回應如何采取推進策略支持和拓展幼兒接下來的這種興趣、學習、想法或特長。這是“學習故事”運用的總指揮舵。
4.“學習故事”評價法具有上述完整的三個評價環(huán)節(jié)的特征之外,它的第三個環(huán)節(jié)是目前我國存在的評價方法中不曾有的,那就是通過記錄分析兒童學習之后,為兒童繼續(xù)提供相應學習的支持推進策略,促進兒童進一步的學習。
三、如何運用“學習故事”走進兒童的心靈,發(fā)現(xiàn)兒童的精彩
近幾年,“學習故事”被各幼兒園廣泛地學習和運用,可以說現(xiàn)在正是“學習故事”發(fā)光發(fā)熱期,可是廣大的幼教同仁們真的會運用它嗎?你是否依然在用統(tǒng)一的標準評價所有兒童而忽視了個性差異?你是否用心地觀察兒童學習行為,走進兒童的心靈?其實,“學習故事”的理念可以歸結為:教學始于對兒童學習的觀察,發(fā)展于對學習行為的分析,落腳于對學習行為的回應與支持。下面我將通過學習故事的三個環(huán)節(jié)來具體分析案例,詳細地說明其如何走進兒童的世界。
(一)耐心觀察兒童的行為,是發(fā)現(xiàn)兒童“哇”時刻的前提
第一天進大一班就深深地愛上了活潑可愛的孩子們,集體教學期間坐在角落里的步步和積極踴躍回答問題的其他小朋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由于了解“學習故事”的理念,我決定耐心地觀察步步,通過一整天的觀察我發(fā)現(xiàn)他閑著沒事的時候就拿出記事本,愛不釋手的翻翻看看。我很好奇他的記事本上到底有什么秘密?于是在一個間隙我打開了這個本子,映入眼簾的是各式各樣的車,有火車、汽車、公交車、灑水車等,并且都有距離遠近與車輛大小的變化設計,這足以證明步步平時對于車的觀察達到了特別仔細乃至用心的程度,令我非常震驚!如果我沒有“學習故事”的相關理論做支撐,沒有耐心地追蹤觀察,僅僅通過步步上課不聽話而斷定他是頑皮的,那么我就不會發(fā)現(xiàn)步步的“哇”時刻,也就不會發(fā)現(xiàn)他閃爍著光彩的世界。
(二)關注兒童行為的細節(jié),準確識別和解讀兒童的內(nèi)心活動
我對步步行為細節(jié)的關注讓我發(fā)現(xiàn)了他真正的興趣點,在過程中我捕捉到的所有信息都有可能為我如何采取下一步措施促進他進一步學習提供指引。并且我及時給予肯定的回饋,這無形中使他樹立了自信心,我想他以后會更樂意與其他人分享他的想法!
(三)選擇合適的推進策略,支持兒童進一步學習
“學習故事”于其他評價方式的特殊之處在于它會給予兒童后續(xù)的支持,促進兒童進一步學習。通常的話老師會補充其不足之處或是繼續(xù)發(fā)揚其優(yōu)勢之處,那么“學習故事”就告訴我們要致力于兒童的興趣點,以促進其心智傾向為目的,保護和促進兒童的自信心、分享、堅持等品質(zhì)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周國華.學習故事:讓我們看到了“成長”[J].新西部.2015.
[2] Carter Margie.Using‘Learning Stories’to strengthen teachers' relationships with children.Exchange.2010(196):166-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