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墊江縣高安小學校
班級是學校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單位,也是班主任進行教育工作的依靠力量和組織保證。要形成一個良好的班集體,需要每一位班主任傾注大量心血,做大量深入細致的工作,因為班主任個性、愛好的不同,所帶班級層次、對象不同,現(xiàn)在提出的班級管理方法和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回顧這些年來我所帶過的班級,有喜有憂,感慨頗多。
我們班的班級管理制度,都是在廣泛征求全體學生意見的基礎上,反復討論而出臺的。用學生的話講就是拿了個夾板給自己戴上了,但還不得不戴。因此,無論從紀律上還是從量化方面,基本處于老師“不管”狀態(tài),班級紀律一直很好。作為班主任常常對學生遲到這事所困擾,我的做法是:對遲到者從不喝斥,而是從關心、愛護、理解的角度出發(fā),了解他們遲到的原因,并告訴他們如果因為某些因素遲到,老師可以原諒你,只要路上注意安全,而且對于路遠的同學,我將他們早上的到校時間適當推遲,同時提出“為了安生,遲到不是犯錯誤”的觀點。從那以后,被允許晚到的學生從未遲到過。老師關心學生重要,讓學生在關心中學會關心他人更重要。
我班上有個調皮的學生,在路上用小石子仍盲人,還說臟話。我知道后很生氣,但我沒有批評他,而是先把他帶到操場,告訴他:老師和他玩?zhèn)€游戲。然后,我蒙上了他的眼睛,讓他自己回教室。結果,直到上課鈴聲響了,他還沒找到教室。最后,他忍不住哭了。我把他帶回教室,讓他把自己失去“光明”的感受寫下來。他寫道:“一個人失去了光明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呀,我感到無邊的黑暗向我撲來,我無路可走。我感到恐懼及了,多么希望有人來幫助我?!边@樣的游戲使道理深入學生的內心,避免了逼學生承認錯誤而帶來的心理壓力,給學生留下了反省的余地。學生出了問題,許多老師就喜歡講大道理,好像在拿著講稿做報告。其實,問題學生與其他學生一樣,心里都很清楚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和行為準則,只不過他們心中的疙瘩沒有解開,明知故犯。俗話說:“澆樹澆根,交人交心?!蔽覀儗栴}學生進行思想教育,也要從打動學生的心靈入手,努力獲取他們的信任。因為真正的教育是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礎上的心靈與心靈的溝通,只有從心里發(fā)出來,才能達到心靈的深處。面對問題學生,教師應以平等的身份、親切的語言與學生進行交流,走進他們的真實生活,既能找到他們心中的結,也是獲得他們的信任的好方法。
當學生取得優(yōu)異成績時,老師走過去親切地拍拍他的肩膀,那種鼓勵勝過千言萬語;當學生在比賽場上失誤時,老師沖他揮揮拳頭或做個勝利的手勢,這種鼓勵能幫助他冷靜地渡過難關;當學生在課堂上精彩地回答問題時,老師帶頭鼓掌,那掌聲將是世界上最美的樂曲……雖然只是一個眼神,一個微笑……但一切盡在不言中。這些肢體語言能留給學生廣闊的想象空間。學生的心是敏感而純潔的,他會自豪于和老師擁有共同的“秘密”,會在心里回味,偷偷發(fā)笑或悄悄告訴小伙伴……這種精神上的支持,會培養(yǎng)學生的靈性,通過自我內化形成自我激勵。
關愛學生是做好班級管理的前提。只有熱愛學生,才能教育好學生。教師不僅要尊重學生的自尊心和人格,關心學生的身體、學習和生活,使其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而且要熱愛所有的學生,要把自己的溫暖和感情傾注到每一個學生的心田。通過真情的流露去拉近老師與學生的距離,滋潤學生的心田,走進學生的心靈,感化學生。
“師者,首在傳道”,愛是紐帶,與人為善,“道”方能為人所接受。這樣的情才能動人,這樣的愛才具有說服力,這樣的教育才能做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真正的教育管理或許就是一種陶冶,一種自由化境界中的涵化,“潤物細無聲”,個體生命情感在積極、活潑、明朗的教育情境中得以無聲地滋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