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語出《禮記·學記》。大意為:所謂教師,應當是幫助學生發(fā)揮長處糾正學生在學習中的偏差的人。以此擴展,“失”不僅在學習,乃至道德,更應為德。優(yōu)秀的教師應當依據(jù)不同學生學習和生活中出現(xiàn)的弊病不斷幫助其修正自身?!昂螢閮?yōu)秀的教師?如何使自己成為優(yōu)秀的教師?”面對每天周而復始的工作,我時常困惑于這個問題。成功范例處處可見,答案卻也難以捉摸。平日我們所見,更多的是優(yōu)秀教師面對榮譽時的意氣風發(fā),然而,為此付出的努力卻總是默默藏在身后。他們的不平凡之處到底在哪里呢?閱讀于老師的文章后,我若有所得。
于漪在文章中寫道,我們所有的課應以課的知識為核心,融合德育和美育?!咧v臺,影響到學生生命的成長,生命的質量,教育不能有絲毫的馬虎與懈怠。而“人之資質有高下,工夫有生熟,學問有深淺,不可概以此語之。”明代的呂經(jīng)野在《答學生問陽明良知教人》中說道,人的資質、工夫、學問各有差異,不可一概而論。正所謂,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而兩千多年前的大教育家孔子就已經(jīng)各因其材,有以政事人者,有以言語入者,有以德行人者。
不同資質的學生如何以統(tǒng)一的標準來要求,或設定統(tǒng)一的目標?愛因斯坦曾說過,“我確實相信:在我們的教育中,往往只是為著實用和實際的目的,過分強調單純智育的態(tài)度,已經(jīng)直接導致對倫理教育的損害?!边^分強調智育實際上已經(jīng)給我們帶來了不少的弊端。樂學、好學者已不多見,更多的是厭學、逃學。所以,學校提倡的分層教育確實從源頭上解決了后進生的一些問題。學生的起點低了,更符合實際水平了。學習起來有勁頭,能獨立解決題目,變得逐漸自信起來。
于漪提到,基礎教育會影響人的一輩子。四年前畢業(yè)的學生鐘某是一個心地善良的女孩。直到現(xiàn)在還每周一短信或電話聯(lián)系,每每提及學校,她還是一臉留戀,滿懷深情。其實,當年的她卻是班級里的后進生,也沒少因為學習的問題而被老師批評。但她現(xiàn)在記得最深的是,班主任對她很好,經(jīng)常關心她的身體,教她做人的道理;英語老師對她很好,經(jīng)常找他談心,抒發(fā)內(nèi)心郁結;語文老師也很好,經(jīng)常給她零食,和她開玩笑。在知識教育的另一面,我們的老師給了她一個溫暖有愛的環(huán)境,讓她留戀至今。這是比知識更有力量、更為深遠的教育!
于漪老師的老師會時刻關心學生,鼓勵學生自信。每一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每個孩子都有著自己的閃光點.優(yōu)生需要培養(yǎng),后進生則更需要關愛。平等的愛護每一個學生,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獨一無二的重要性,愿意做出改變,愿意變得更好,這也正是我們關心學生的出發(fā)點和目的之所在。關心學生,時刻關注著他們的日常生活,關注著他們的知識能力,關注著他們的精神狀態(tài)。心中總是念著學生,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愿意指引每個人做更好的自己。堅信每個孩子都具有潛能,在學生灰心喪氣地認為“我做不到”的時侯,充滿信心地告訴他:不,你可以的!
尤金.伯蒂老師說:教書育人就是在培養(yǎng)他人時留下自己的痕跡。學生就像一座倉庫,你可以在里面存放最寶貴的財富。此刻我明白了于漪老師的不凡之所在:優(yōu)秀的老師會在每天的言傳身教中為學生積累終生的財富——堅強、自信、自主、富有創(chuàng)造性…… 關注學生,真誠的溝通,觸動學生的心靈,這才是教育的真諦,是優(yōu)秀教師成功的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