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隨著國民素質教育的日益普及,在教育方面,國家經過長年累月的摸索開始在義務教育階段施行新的課程改革標準。小學數學的新課程標準改革與以往的舊課程標準有了很大的不同。在新課程改革標準中開始強調:“營造高效的課堂氛圍不能僅僅依靠于模仿和強制性記憶,要適當的加強各種實踐環(huán)節(jié),在過程中探索才是促進學生學習的一種高效模式?!彼?,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才能更好的構建出小學數學的高效課堂。本文主要從探究的角度出發(fā),仔細探討如何才能有效的構建出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高效課堂。
【關鍵詞】 高效課堂 小學數學 構建
在過去的教育發(fā)展模式下,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行為更傾向于教師教什么內容,學生就學習什么內容,許多學生也因此而嚴重缺乏自己的一套思維體系。這就導致許多學生的學習更加死板,不懂得變通,不能將自己所學習到的知識更好的運用到實踐領域。而新課程改革標準的提出,開始使教育行業(yè)的工作人員開始注意到這一問題的嚴重性。于是,在現(xiàn)如今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開始盛行一種探究式的學習方式。這種方式主要是通過學生自己在課堂上進行摸索,教師則在課堂中起一個輔助性的作用。通過這樣的思路所進行的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內容,相較于舊模式而言,就顯得格外高效。
一.引入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營造新情境
學生現(xiàn)有的知識一般都是建立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之上。教師可以從學生已經掌握到的知識內容出發(fā),營造出一個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背景,從而使知識內容更加直觀化,才能使教學課堂更加充滿活力,學生想要參與到課堂中的積極性才更加顯著。
例如:在小學數學的《按比例分配》這一堂課中,教師可以預先準備好常見的飲料,像我們常喝到的奶制品。假如這一奶制品中水和奶的比例為2:8,教師可以就此提問學生這個比例證明了一個什么問題,引導學生參與回答問題,并進行討論。教師也可以就學生所討論得到的結果,進行第二輪的引導:企業(yè)中配制同等比例的牛奶10毫升,需要水和奶各多少毫升?此時可以將學生進行分小組討論,教師要及時肯定學生從不同思路得出的解決方案,充分調動起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隨后教師可以引出本節(jié)課堂與以往不同的解題思路,即按比例分配。像這樣的課堂活動,既可以保證學生都參與進來,積極的學習課堂知識,還使課堂效率更加高效。
二.學生成為課堂主人,保證課堂效率
新課程改革標準中指出:教師只是知識的傳播者,而學生才是課堂真正的主人。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要盡可能培養(yǎng)學生的主人翁意識,教師跟從學生,而不是學生聽命于教師。
以小學數學中《認識圖形》這節(jié)課為例。教師提前將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體系進行舉例,學生再通過手邊的各種工具總結出自己獨有的繪圖方法。有的學生會使用瓶蓋等實際物體作為原型來進行繪圖,還有的學生會使用直尺等測量工具進行精確繪圖,各種方法層出不窮??梢哉f,讓學生成為課堂的小主人,可以加強他們的求知欲,以更加積極的心態(tài)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從而使得整堂課的教學效率大幅度提高。
三.利用多媒體技術,將課堂另類呈現(xiàn)
在現(xiàn)如今的教學課堂上,多媒體教學已經是每個教師都必須掌握和熟練的一種教學模式。相比較于以往的黑板教學,學生對于多媒體課堂的認可程度更大。
像在小學數學中《角的度量》這一節(jié)課,如果僅僅依靠板書來進行講解,就顯得課堂內容乏味的多,而且還不容易被學生所掌握。如果使用動畫教學的方式,教師通過演示有關不同角的各種動畫內容,在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基礎上,還可以更加全面的展示出本節(jié)課想要教授的全部內容,課堂效率也因此而提高。
四.善于與實際內容相結合,強調生活中加以使用
教師在以往教授的各項知識中,學生僅僅掌握了做題的解法,缺少與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的想法,更不提應用到實際生活中。所以在最新的課程改革中,對于像數學這樣的學科,更加要求其與生活實際問題結合在一起。
例如:小學數學教學中常常碰到的《付錢問題》,教師提問:去商店買一件衣服需要87元,要怎么付錢?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因為我們日常生活中并沒有一整張的87元,所以結合實際學生會明白,要想支付這件衣服,就需要支付100元,之后100-87=13元,找零13元。通過聯(lián)系這樣的實際問題,學生才能在實際中學會買東西時怎樣付錢找零,學生的應用知識能力才會明顯增長。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習,才能算得上真正意義上的高效課堂。
五.作業(yè)布置要有選擇性,題目應該少而精
以往的課堂上,教師最提倡的一種學習方式叫做“題海戰(zhàn)術”。學生通過大量的做題,以此來堆砌自己的知識儲備體系。但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只會讀死書,并沒有真正意義上掌握到知識的精髓。所以,在新標準課程改革中,對于題海戰(zhàn)術這種方法,持完全否定的態(tài)度。
像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教師要盡可能的挑選有代表性的題目,例如,行程問題,利潤問題等內容。教師用最少的題目讓學生總結出一類型題目的相關解題辦法,將知識融會貫通,在之后學生自己碰到類似題目是能夠迅速代入解題辦法,徹底解決問題。這樣高效的課堂才能培養(yǎng)出更加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學生。
結論
現(xiàn)如今,整個社會對于教育的重視程度與日俱增。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每個學校,每位教師一直致力于解決的問題。新課程改革標準的提出從一定程度上為高效課堂的構建指明了一條正確的道路??偟膩碚f,要想構建高效課堂,就要摒棄一些舊課改遺留的問題,諸如題海戰(zhàn)術之類。教師要轉變固有的思路,將學生真正當作課堂內容的主宰者,而不僅僅是旁觀者。確定學生主體地位之后,再通過利用已有的各種多媒體設施,全方位的調動起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只有這樣,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高效課堂的一種構建模式。
參考文獻
[1] 王慧. 論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 中國校外教育旬刊, 2015 (29) :86-86.
[2] 石國英. 論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 新課程:小學, 2015 (1) :108-108.
[3] 齊翠英. 淺議情景教學推動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 學周刊, 2015 (9) :146-146.
[4] 田軍. 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童趣化數學教學法漫談. 內蒙古教育, 2015 (29) :6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