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新課程改革的全面實施,在給教師教學帶來機遇的同時,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師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注重學生素質的整體發(fā)展。近年來,雖然新課程改革取得了不錯的成效,但由于長期受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部分教師的教學觀念仍未改變,導致初中語文整體教學質量不高,未能全面實現(xiàn)素質教育。為了改變這一現(xiàn)狀,初中語文教師不僅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靈活運用多種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要利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變抽象教學為直觀教學,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從而真正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質量。
【關鍵詞】 初中語文教學 有效性 方法
初中語文學習對學生來說至關重要,所以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采用高效課堂教學策略。只有這樣,教師才可以調動學生注意力,增強學習的熱情,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只有學生喜歡語文,教師的教學才能有條不紊地進行,教學秩序才能和諧,學生的學習成績才會大幅度提升。
1 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現(xiàn)狀
1.1 初中語文教學理念有待改變
教學理念決定了教學行為,從不同的教學行為中也可以反映出不同的教學理念,如果初中語文教學理念落后,就好比在海上航行的輪船失去了方向,而目前,很多初中語文教師的教學理念落后,沒有與時俱進,跟不上時代發(fā)展的步伐,導致在語文課堂上仍存在著一問一答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如果教師不及時完善教學理念,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無從談起了。
1.2 教師對教材的掌握不扎實
教材是教師開展教學依據(jù),教材中的文章是教師在課堂上進行教學的重要內容,平時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的聽、說、讀、寫等語文基本功訓練都是通過閱讀和理解教材中的文本實現(xiàn)的。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對教材的把握程度如何,解讀的是否準確%深入,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質量有著直接的影響。而目前,很多初中的語文教師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響,都是匆匆備課,沒有做到深入細致的把握教材內容,解讀的也不夠準確,這樣的教師要想提高初中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是很難的。
1.3 閱讀教學與實際生活脫節(jié)
新課改倡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的自主閱讀為基礎,尊重學生的多元化思維和解題模式,避免出現(xiàn)“活題死化”的現(xiàn)象。閱讀教學要求與生活實際緊密相連,才能有效提高學生對文章的理解,目前,閱讀教學與生活實際嚴重脫節(jié),很多所選文章過于陳舊,與學生所處的現(xiàn)實生活格格不入,學生對文章的內容無法理解,但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將學生禁錮在封閉的課堂中,以語文教材中的文章為閱讀材料,強行灌輸給學生教條化的知識和所謂的“標準”答案,怎能讓學生提高對文章的理解?因此,將閱讀教學從內容和形式上局限于課堂內的方法,無疑對學生有害無益。
2 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對策
2.1 制訂有特色的教學方案
針對傳統(tǒng)教學中學生被動學習的現(xiàn)狀,教師要制訂有特色的教學方案,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讓語文課堂不再是枯燥無味的,而是更加高效的。在上課之前,教師針對這節(jié)課需要講的內容做一下分析,思考應該怎樣引導學生學習,是否可以讓學生自己先討論學習,然后聽自己講解。一節(jié)課45分鐘怎樣分配需要教師好好考慮,怎樣才可以讓課堂教學變得高效,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谶@些考慮,教師需要制訂有特色的教學方案。
2.2 突出體現(xiàn)教學重點
從教材編輯編排來看,教材每個單元基本有一個教學重點,而單元內課與課之間又都有各自的教學側重點。例如,2016年秋新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中,主要是散文教學為主,只有兩篇是文言文,其余都是親情類的散文,但具體每篇文章側重點又不一樣,教師在教學中就要把握這一特點,引導學生去對比學習、思考感悟。教師需要使學生獲得基本語文知識,還要讓其感受到學習語文的快樂。《秋天的懷念》,學生可以從多角度分析人物形象,領悟文章蘊含的深沉無私的母愛;《散步》,則需要品味文中優(yōu)美語言,感悟文中濃濃的親情;《金色花》,需要注重朗讀過程,仔細品味詩歌的精美語言,體驗人間至愛親情,學習對親人的關愛之情;《荷葉母親》需要學習以物喻人的寫法,體驗人間親情,感受美的熏陶。此外,文言文學習根據(jù)不同教學內容需要有不同的教學側重點。
2.3 合理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
在科學技術高速發(fā)展的今天,多媒體技術已走進課堂,它以圖文并茂、聲像俱佳、動靜皆宜的表現(xiàn)形式將課堂帶入了新的境界。合理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不僅可以將抽象的教學內容具體化,還能夠化難為易,節(jié)省教學時間,實現(xiàn)知識型教育向素質型教育的轉變。因此,教師要重視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運用。初中語文教學中不僅有很多復雜的說明、描寫內容,還有很多抽象的知識,單靠教師口頭講解,學生不易理解。對此,教師可將多媒體引入語文課堂,以其鮮明的直觀形象,加深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以其多變的手段,促使學生積極思考,從而將教學化繁為簡,變難為易,有效地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斑羚飛渡》一課中最激動人心的場景是:老斑羚用自己的身體為小斑羚做“踏板”,以自己的犧牲成就小斑羚的生存。這是課文中最關鍵的情節(jié),描寫比較復雜,僅靠教師口頭描述,不可能講解清楚。對此,我先讓學生通讀全文,對文章的內容有一個大概的了解,然后用Flash動畫展示這悲壯的一幕。小斑羚連續(xù)不斷的成功飛渡伴隨著老斑羚在令人心碎的咩咩聲中跌落深谷,學生的心靈為老斑羚們無私的犧牲精神所折服,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多媒體教學既有優(yōu)點也有缺點,我們要正確認識其優(yōu)缺點,根據(jù)教學內容,把握時機,恰當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充分發(fā)揮其優(yōu)勢,從而真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結束語
總之,從目前初中語文教學實際情況來看,存在諸多問題,致使教學效果不佳,不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就需要從語言教學水平入手,提高語言的有效性,從而提高初中語文的課堂教學質量。新課改教學下的語文課堂需要打破提升教學實效的“層層壁壘”,教師需要逐步將課堂教學、語文活動、綜合實踐相結合,讓初中語文教學煥發(fā)勃勃生機的局面,引領學生感受課堂的快樂氛圍,讓語文不再是學生的負擔。
參考文獻
[1] 黃英娟.如何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文學教育(下),2016,01:119.
[2] 張秀梅.簡述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意義和方法[J].中國校外教育,2016,06:55.
[3] 趙彥品.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6,14:64-65.
[4] 陳麗.運用情感教育,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有效性[J].亞太教育,2016,12:61.
[5] 寇代偉.淺談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6,2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