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特殊教育培智班的學生和普通學生不同,其智力、聽力以及視覺等方面存在缺陷,思維模式簡單,往往不具備語文的獨立學習能力,而語文學習對培智班學生成長發(fā)育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師應該重視培智班學生的語文教學,通過多種的教學手段,提升語文教學效果,促進培智班學生的全面健康發(fā)展。
【關(guān)鍵詞】 特殊教育 培智班 語文教學 開展
1.前言
在小學階段,因為學生的年齡比較小,加之身體情況特殊,使得其學習較為困難。而語文學科是培智班學生必學科目,對學生的成長十分重要[1]。因此教師應該重視培智班學生的語文教學工作,在讓學生掌握語文基礎(chǔ)知識的同時,不斷開發(fā)學生的思維模式,讓學生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促進學生的心靈成長。
2.培智班學生的語文教學開展策略
2.1以問題設(shè)計來引導學生嘗試思考
因為培智班學生的語文學習過程幾乎等于是其心理重建的一個過程,而心理重建通常需要從問題設(shè)計著手,讓學生學會對問題進行思考,開拓學生的整體思維[2]。如在進行烏鴉喝水課文的教學時,教師可先給學生播放烏鴉喝水相關(guān)動畫視頻,讓學生從視頻中可以直觀看到課文里的內(nèi)容,然后針對視頻內(nèi)容提出問題,如烏鴉是怎么想到要將小石子扔入瓶子里讓水升高的?是否還有別的方法能夠讓烏鴉喝到水等,引導學生嘗試思考,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求知欲。
2.2以朗讀活動來提高學生的辨音和識字能力
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其口語交流能力往往決定著其人際交往情況,培智班學生因身體缺陷,在口語交流上或多或少存在障礙,所以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的時候應該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辨音和識字能力,提高學生的自我表達能力。如在進行小蝌蚪找媽媽教學時,教師可以先將這個故事聲情并茂的朗讀出來,在一些生詞和重點句子上注意停頓,讓學生對照課文學會辨音和識字,然后開展有關(guān)朗讀活動,讓學生來扮演課文里的角色,引導學生通過自己對課文的理解來設(shè)計朗讀的動作與神態(tài),以小組合作扮演和朗讀課文的方式提升學生的人際交往,促進學生之間的溝通及交流,通過朗讀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加深其對于生字詞的理解和認知,讓學生能夠在趣味性課堂里學會辨音與識字。
2.3以創(chuàng)設(shè)場景激起學生的說話意愿
為了讓學生能夠主動開口說話,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意愿,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的時候應該不斷創(chuàng)造讓學生多聽話和多說話的場景,激起學生的聽說意愿。如在進行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先制定一個場景,以《三只小豬》故事為例,讓學生各自扮演其中一個小豬角色,然后不用學生進行臺詞記憶,而是讓其根據(jù)不同角色來揣摩分析角色心理,由自己進行對白設(shè)計,相互進行對話表演等,或者教師也可以在課前為學生播放一段錄音故事,播放完之后讓學生來回答故事中主要講述了什么內(nèi)容,檢查學生是否認真傾聽和理解錄音故事中的內(nèi)容,然后引導學生說出自己對故事的看法,以及在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啟發(fā)等,并針對其中一個學生的看法鼓勵大家共同討論,看是否還有不同的意見,通過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說話的場景,有利于激起學生的說話意愿,多說才能多想,多想才有利于開發(fā)學生的想象思維。
2.4以生活化例子來提高學生的記憶力
因為培智班學生的特殊性,教材多選擇簡單易懂,且內(nèi)容和生活息息相關(guān)的教材,所以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的時候可以根據(jù)這一情況,將教學和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以生活化例子來提升學生的記憶力[3]。如在進行“開”和“關(guān)”字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教室的門或者電燈開關(guān)來演示開關(guān)門與開關(guān)燈,讓學生理解開和關(guān)的含義,在進行水果蔬菜的教學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水果蔬菜的實物,指導學生學會觀察水果蔬菜所具有的顏色和外形氣味等,然后將水果蔬菜放在一起,讓學生指出哪一個是蘋果或者哪一個是芹菜等,通過生活實踐和實物等加深學生對事物的記憶,在豐富學生的生活常識中鞏固學生對課文的知識學習。
2.5針對個體差異開展差異性和互幫互助教學
因培智班學生在認知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且每個學生都存在個體間的差異,對知識的理解能力也不相同,所以在開展語文教學的時候教師應該不斷挖掘教材中的內(nèi)涵,然后根據(jù)不同學生接受能力劃分成三組,即接受能力較好、接受能力較一般以及接受能力較差三組,開展差異性教學,分別為不同組學生制定教學目標、教學內(nèi)容以及教學問題等,如在進行《我們一起拍》教學的時候,對于接受能力較好的學生教師應該對其要求能夠認識、讀出和寫出課文里面的生字,如“邊”字,還要懂得使用“邊”字來進行組詞,對于接受能力較一般的學生教師應該對其要求能夠認識、讀出和寫出課文里面的生字,對于接受能力較差的學生教師應該對其要求能夠跟讀和認識生字,在確定每一組學生都能達到教學目標之后,教師應該鼓勵接受能力較好的學生指導接受能力較一般的學生學會寫出生字和用生字組詞,由接受能力較一般的學生指導接受能力較差的學生如何寫出生字,實施互幫互助,在期間教師應該多使用鼓勵性的語言給予學生鼓勵和支持,讓不同組學生都能得到學習的成就感,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
3.結(jié)語
語文教學屬于啟發(fā)性教學之一,其是各個學科學習的基礎(chǔ),能夠讓學生逐漸了解社會,掌握更多的知識,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在教學中,通過問題設(shè)計可以引導學生嘗試思考,提升學生對事物的探究能力,通過開展朗讀活動可以提高學生的辨音和識字能力,提升學生的人際交往,通過聽說訓練可以激起學生的說話意愿,讓學生學會開口說話,通過生活化例子可提高學生的記憶力,以差異性和互幫互助教學可最大化提高語文教學的效果,讓學生了解合作的重要性,促進學生的全面性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萬吉哲.特殊教育學校語文教學現(xiàn)狀與創(chuàng)新研究[J].中國培訓,2016,317(20):184.
[2] 閆晶淼,王向榮.特殊教育學校語文教學中的人文關(guān)懷[J].綏化學院學報,2014,34(10):158-160.
[3] 張青梅.多媒體在特殊教育學校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教育技術(shù)裝備,2012,286(28):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