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內地西藏中職班學生的心理成熟程度一般較低,閱歷淺顯,經(jīng)驗有限,在處理問題、解決沖突時,就會遇到更多困難,產生強烈的挫折心理,甚至會由此引起心理失衡和心理障礙,嚴重影響他們的心理健康。避免挫折是不現(xiàn)實的,而減少學生心理挫折的關鍵是要增強學生的挫折承受力。
[關 鍵 詞] 學生;心理;挫折;承受力
[中圖分類號] G65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20-0192-01
每個人一生中都不可避免地會遭受各種挫折,學生的學習生活雖然相對比較單純,但他們面對沖突和必須作出選擇的情況也是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如考試失敗,學習上的困難,升學落榜,同學關系緊張,教師的批評指責,來自家庭的期望和壓力,等等。內地西藏中職班學生的心理成熟程度一般較低,閱歷淺顯,經(jīng)驗有限,在處理問題、解決沖突時,就會遇到更多困難,產生強烈的心理挫折,甚至會由此引起心理失衡和心理障礙,嚴重影響他們的心理健康。因此,避免挫折是不現(xiàn)實的,而減少學生心理挫折的關鍵是要增強學生的挫折承受力。
一、教育學生正確認識挫折
要增強學生的挫折承受力,必須教育學生正確認識挫折、對待挫折,應該使他們懂得挫折是不可避免的。漫長的人生道路上并非總是陽光明媚,也會有陰雨綿綿,還可能有暴風驟雨的襲擊。面對挫折,關鍵是自己是否有信心戰(zhàn)勝它、克服它,教育學生認識到挫折本身同世界上的其他事物一樣也具有雙重性。俗話說“吃一塹,長一智”就是最好的證明。挫折既是成長的陷阱,也可能是成功的機遇。它可以讓人在磨煉中更理智、更現(xiàn)實、更堅強。因此,教育學生辯證地看待挫折,把挫折當成增長才干的好機會,這樣就能將挫折變成再生力、壞事變成好事。
二、教師要教給學生調適心態(tài)的方法
當學生遇到挫折時,要接受挫折的考驗與磨煉,在磨煉中增長智慧,增長心理承受力。教師要教給學生調適心態(tài)的方法,使他們學會如何對挫折作出積極主動的適應。學生遇到挫折往往表現(xiàn)出強烈的情緒性,面對挫折常常顯得緊張、懦弱,不能面對現(xiàn)實,不善于分析產生挫折的真正原因。因此,我們要注意引導學生在挫折面前保持冷靜,學會分析產生這種狀態(tài)的原因,找到主要原因后,再引導學生正確評價自己,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去彌補不足,并從中找到戰(zhàn)勝挫折的勇氣和力量。當學生受到挫折困擾時,引導學生從好的一面去看待問題,往往有助于挫折向積極的方向轉化。讓學生適當?shù)刈儞Q思維的角度和方式,重新審視所遇到的問題,從事情的有利方面獲得力量和自信,去戰(zhàn)勝困境,從而獲得新的突破和發(fā)展。
三、向榜樣學習,從中獲得戰(zhàn)勝挫折的力量
這是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和在小學教學上予以驗證提出的,指人們基于某種情境的知覺而形成的期望或預言,會使該情境產生適應這一期望或預言的效應。心理學上的皮格馬利翁效應是指熱切的期望與贊美能夠產生奇跡:期望者通過一種強烈的心理暗示,使被期望者的行為達到他的預期要求。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學生中樹立榜樣,往往會使學生受到啟迪并獲得戰(zhàn)勝挫折的力量。因為多數(shù)成功的人,都有艱難的奮斗過程。我們班的學生阿華(化名)在一次鋼琴比賽中因心理緊張沒有發(fā)揮好,沒取得名次。回來后情緒很低落,我及時找她促膝談心,鼓勵她要戰(zhàn)勝自己,相信自己的實力,虛心向鋼琴好的同學學習,要在今后的學習中腳踏實地勤學苦練。功夫不負有心人,在西藏內地中職班學生畢業(yè)匯報中,阿華同學的鋼琴表演《慶翻身》得到了與會專家及全院師生的高度贊揚。
四、對受挫折學生,教師應給予同情、鼓勵和幫助
當學生遇到挫折時,告訴學生遇到挫折不要悶在心里,應該找朋友傾訴,或告訴家長和老師,或找個地方大哭一場,或痛快地踢場球等以宣泄心中的郁悶。作為家長和教師,應采取諒解和同情的態(tài)度,多與學生溝通,耐心地傾聽他們的訴說,并真誠地給予同情、鼓勵和幫助。學生美好的心靈需要教師的愛撫和塑造,學生的抗挫折心理同樣需要教師的愛和尊重去撫平。只有熱愛、尊重,才會使教育者與被教育者產生心靈上的溝通,情感上的共鳴。當學生遇到挫折時,我們每個教師只有通過苦口婆心的幫助教育,才能不斷提高學生的挫折承受力,使他們能夠正視挫折,最終能夠戰(zhàn)勝挫折,走向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