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卜算子· 詠梅》是蘇教版《唐詩宋詞選讀》中的重要篇目之一,它屬于“極其工、極其變的南宋詞”這個專題。而陸游又是南宋著名的愛國詩人,他的詠梅詞獨具一格、高人一籌。設計《卜算子· 詠梅》這節(jié)課,沒有采用將其與毛澤東的詞進行比較鑒賞的常規(guī)做法,教學中主要是引導學生分析托物言志這種手法,重在引導學生找到梅與人的契合點,旨在運用鑒賞的手法,既能體會陸游賦予梅的愛國情懷,林逋賦予梅的隱逸情懷,同時也能體會吟詠同一種事物不同詩人所具有的別樣情懷。
[關 鍵 詞] 托物言志;鑒賞方法;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20-0081-01
高二的學生已有了一定的古詩詞學習基礎,但還沒有掌握系統(tǒng)的鑒賞方法,為了進一步學習詠物詩中托物言志的手法,我在教學《卜算子·詠梅》時,做了以下嘗試。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以歌曲《一剪梅》為音樂背景導入)同學們:“雪花飄飄,北風嘯嘯,天地一片蒼茫,一剪寒梅,傲立雪中,只為伊人飄香”“雪虐風饕愈凜然,花中氣節(jié)最高堅”,也許這就是梅花讓文人墨客青睞的緣由吧!那么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走進陸游的梅的世界,去感受詩人的心境吧!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梅花的風采。(播放多媒體課件)
梅花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看來大家都有自己獨特感受,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就是對梅花的熱愛,梅花是我們中華民族與中國精神的象征。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描寫、贊美梅花的詞,作者是我們十分熟悉的陸游。
二、走進作者,知人論世
學生根據(jù)資料簡介作者。陸游,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人,一生志在恢復中原,但卻受人排擠,晚年退居山陰,始終保持昂揚的愛國熱情,南宋杰出的愛國詩人。(課件交代時代背景)
三、朗讀感知,理解內(nèi)容
誦讀,注意感情的把握。(教師指導)學生評價。抓住“寂寞”“愁”兩個詩眼。
欣賞上闋:
1.詞的上闋有哪些意象?
學生討論明確:驛站、斷橋、黃昏、風、雨。
2.這些意象給我們營造了怎樣的一種意境?
學生討論明確:首句點明梅花生長的處所,驛站是古代傳遞官署文書的交通站,常設在城郊官道旁,不在城內(nèi)繁華處。斷橋可謂荒僻冷落,在這種情況下寂寞開放的梅花,這樣孤苦無依,又無人欣賞,白天尚存一線被人發(fā)現(xiàn)的幻想,一到黃昏,這些微的幻想也徹底破滅了。在這種情況下,竟然還要受到狂風暴雨的打擊,為我們營造了一種蕭瑟、凄涼的意境。
3.上闋中梅花的生活環(huán)境如何,在這種環(huán)境下梅花具有什么特點?
板書:環(huán)境荒僻、惡劣 寂寞 憂愁
4.結合你所了解的資料,梅花的生活環(huán)境與陸游有怎樣的聯(lián)系?(學生回答)
陸游主張堅決抗金、收復中原,為統(tǒng)治集團中求和派所壓制,當時他的處境也很困難,體現(xiàn)了失意苦悶的抑郁情緒。板書:環(huán)境:屢遭打擊、迫害 詩人孤芳高潔 堅強不屈
總結:環(huán)境造就性格,我們已找到梅花和陸游的性格之間的一些相似點。
欣賞下闋:
1.朗讀這首詞的下半部分,畫出能夠表明梅花特點的句子。“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引導學生煉字:無意——不想;一任——一意;聽憑。
2.從下闋的這些句子中,你體會到了梅花怎樣的性格、作者怎樣的情懷?
“只有香如故”是全詞的詞眼,讓我們想到了屈原在《離騷》中“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的名句,(即使被肢解,我也不會改變我的理想,難道我的志向是可以挫敗的嗎?)“香”指梅花花蕊的香,實指詩人的愛國思想、精忠報國之心。梅花:形體不在了,但香味仍存。作者:即使粉身碎骨,但精神追求始終不變,體現(xiàn)了絕不與投降派同流合污的高潔情懷?!耙豢|臘梅香,一絲報國魂”。
板書:香如故——詞意升華 梅花 形滅香存
陸游 愛國精神 愛國梅
四、比較閱讀,探究情感
如果說陸游筆下的梅是愛國梅,那么下面就讓我們嘗試用對比閱讀的方式討論分析林和靖的《山園小梅》,去體會他筆下的梅又是什么樣的?小組推選兩位學生對比朗讀。(林逋,字君復,后人稱為和靖先生,北宋初年著名隱逸詩人。有“梅妻鶴子”之稱。少孤力學,好古,通經(jīng)史百家。書載性孤高自好,喜恬淡,自甘貧困,勿趨榮利,以布衣終身)
山園小梅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
同樣是描寫梅花,在林逋的筆下則是另一番情景。
作者眼中的梅:百花凋零,獨有梅花迎著寒風昂然盛開,那明媚艷麗的景色把小園的風光占盡。稀疏的影兒,橫斜在清淺的水中,清幽的芬芳浮動在黃昏的月光之下。(品質(zhì)不俗、不畏嚴寒、孤芳自賞、姿態(tài)香氣、淡雅嫻靜)
心中的梅:寒雀想飛落下來時,先偷看梅花一眼;蝴蝶如果知道梅花的妍美,定會銷魂失魄。(側面烘托梅花之美)
口中的梅:幸喜我能低聲吟誦,和梅花親近,用不著俗人敲著檀板唱歌,執(zhí)著金杯飲酒來欣賞它了。如此咀嚼,雖不果腹,然可暖心、潔品。(淡泊清雅)
引導學生煉字:獨、偷。獨:天地之間只有此花,何等清高。偷:運用擬人的手法,側面寫梅花的色、香、味美到了極致。
在林逋的筆下,梅花不再是渾身冷香了,處處體現(xiàn)他作為隱士的審美取向、心性意趣,充滿了豐滿的美,有力度、有溫度、含波帶情,是一種隱逸之梅。而林逋也成了一個梅化了的詩人。
板書:林逋 淡泊精神 隱逸梅 一種事物 別樣情懷
五、課堂小結
陸游寫梅花,其實就是寫自己,梅花是他身世的縮影。詞中那高潔品格的梅花是陸游的化身。林逋寫梅花,其實也是在寫自己,梅花是他人格的象征。他們二人,一個處于南宋,一個處于北宋,不同時代,作者雖詠的是同一個物,但卻賦予了梅花以不同的品質(zhì),因而才帶給人們以不同的審美感受、別樣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