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實施,給初中英語學科教學提供了全新的發(fā)展空間,注入了新的活力。文章基于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現(xiàn)狀,主要分析了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常見問題及改進策略。以期通過筆者努力,找到促進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質量不斷提升的可靠途徑,從而為相關人士提供部分參考。
【關鍵詞】初中英語 課堂教學 常見問題 改進策略
要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需要一線教育工作者關注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積極開拓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法,促進初中學生享受英語課堂學習,高效吸收英語知識,建立英語思維。
一、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常見問題
第一,學生的主體作用發(fā)揮不足。在當前的初中英語課堂中,學生的主動性沒有充分調動起來,個人能動性也沒有完全發(fā)揮。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關注學生的學習需求,便會影響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使得課堂中師生互動無法有效開展,影響教學效果。教師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教學才能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然而,在當前的初中英語課堂中,教師的學生觀不盡創(chuàng)新,學生主體地位沒有得到突出,課堂教學效果平平。
第二,教師主導作用發(fā)揮不足。在傳統(tǒng)的初中英語課堂中,教師講得多,引導的少,啟發(fā)的少,以灌輸知識為主要目的組織教學。這樣的教學活動不利于學生自主思考,也難以讓學生獲得豐富的英語學習體驗。英語知識有的難,有的簡單。難的知識,需要學生努力跳一跳才能夠得到。簡單的知識,學生不需費力便能快速掌握相關知識點。大多數(shù)英語知識,都需要學生挑戰(zhàn)自己,努力思考去獲取。但教師沒有給學生自主思考的機會,而是將個人視為教學工具,直接將英語知識傳遞給學生,這樣的教學方式影響了學生英語思維能力的形成。
第三,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流于形式。教學改革的實施,使得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成為學科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目標。比如小組合作學習法就是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法,但是并不是每一個英語知識點都需要通過小組討論與探究去學習。有的教師為了使用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為了討論而討論,使得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式流于形式。特別是在公開課與展示課中,教師利用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作秀的現(xiàn)象更是常見。流于形式的新方法與新課程改革理念相悖,并不能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
二、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改進策略
(一)做好教學設計,以學生為中心
備課是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課前做好教學設計,尊重學生的認知水平與興趣愛好,能夠快速實現(xiàn)教學目標。從教學目標入手,對教材中的英語教學內容進行加工與處理,有機提煉重難點內容,以創(chuàng)新的方式將多種教學內容合理組織起來,有助于激發(fā)初中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教學設計的對象不只是教材,也不只是課外資源,還有學生。除了對教學內容分類處理,劃分難度,還要關注學生的新知識接受能力,為不同的學生制定不同的學習目標。能力強的學生教師要讓學生掌握知識并積極創(chuàng)新,能力中等的學生要讓學生扎實掌握所學內容,能力稍弱的學生要理解教師的要求,掌握部分知識,允許學生存有些許困惑。
比如在講解“I'm watching TV”這一課相關知識點的時候,學生要學習“read newspaper,use the computer,drink tea,make soup,wash clothes,swim in the pool,go to the movies”這些短語,并會用一般現(xiàn)在進行時表達信息。在教學設計環(huán)節(jié),考慮到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利用情境教學法導入。給學生展示圖片,促進學生用英文表達圖片中的信息。并篩選出動詞原型轉變?yōu)楝F(xiàn)在進行時的方法這一難點,引導學生以競賽的方式快速記憶知識點。做好教學設計,才能突出學生主體地位,促進學生學習效果的不斷提升。
(二)發(fā)揮引導作用,為學生服務
在課堂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需求,給予學生必要的引導。在教學內容設計上,要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進學生自主思考。在課堂互動環(huán)節(jié),教師不要將問題的答案直接告知學生,更不要將閱讀理解的主旨直接傳遞給學生。放開手腳,讓學生自主思考,給學生創(chuàng)造學習的空間,才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遵從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讓學生正確認知并記憶英語知識,才能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成為課堂中的主人。
像在講解“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這一課相關知識點的時候,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三五分鐘自主閱讀,而不是先告訴學生“今天我們要讀一篇有關于......的文章”。杜絕給學生提示,讓學生閱讀后自主總結,用問題引導,才能發(fā)揮教師的引導作用。
(三)加強教學反思,及時解決問題
做好課后反思,形成寫教學后記的習慣,將教學過程中的情況記錄下來,為下一次組織教學提供參考,有助于教師業(yè)務水平的提高,也是解決教學問題的重要方法。教師要將自己成功的經驗與失敗的教訓記錄下來,明確記載課堂生成內容,定期整理與總結自己的教學反思日記。在日積月累之下,教師的教學理論應用水平會不斷提高,學生與教師的距離也會越來越近。教師要積極利用換位反思法,思考這樣的教學活動會給學生什么樣的感受。用對比反思法,對比不同學生的反應,對比不同課堂的效果。為未來的教學設計融入更多的個性化元素,促進和諧師生關系的建立以及輕松課堂氛圍的構建。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諸多教學問題的存在以及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的出現(xiàn),讓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提升成為必然的發(fā)展趨勢,積極抓住教學改革的機會,努力做一線創(chuàng)新教育工作者,才能與學生共同進步,促進教育事業(yè)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馮曉娟.淺談初中英語課堂提問藝術[J]. 文理導航(中旬). 2012(08).
[2] 李友良.初中英語課堂師生互動教學新模式初探[J]. 中學生英語(初中版). 2012(14).
[3] 姜琴.如何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提問的有效性[J]. 中學英語園地(教學指導). 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