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教育家杜威先生說過:”校長是一個學校的靈魂,要評論一個學校,先要評論他的校長?!毙iL處于學校管理系統(tǒng)的核心地位、領導地位和決策地位,是學校辦學方向的引導者,教育方針、政策的貫徹者,師生員工的教育者,人際關系的協調者,學校運轉的組織者。我校是一所辦學歷史悠久的大型學校,一直以來深受社會、家長和學生的喜愛和好評。在這里,我們將學校歷任的校領導在學校管理工作重的一些經驗和方法進行了總結和提煉,與各位學校管理者共同交流和學習。在我校近百年的辦學歷程中,我們始終認為要確保學校的全面、協調、可持續(xù)發(fā)展,校長必須發(fā)揮好三個方面的作用。
一、引領作用
1、辦學理念的引領
校長在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中應起到引領作用。校長的主要工作是從事教育管理,學校的改革和發(fā)展離不開科學的管理??茖W的管理要有科學的管理思想,校長應本著”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發(fā)揮全體師生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提高辦學質量。
校長在樹立”科學創(chuàng)新“的發(fā)展理念中應起到引領作用。以科學的發(fā)展觀來開展學校的改革,這是一項充滿挑戰(zhàn)性的工作,校長要打破以往的思維方式在先進思想和理論的指導下,大膽嘗試,不怕困難,善于總結經驗教訓,吸取各種有益的理論和實踐經驗,逐步走出一條符合本校發(fā)展的改革之路。
校長在樹立”依法辦學”的治校理念中應起到引領作用。在人們法制意識越來越強的今天,校長應率先確立“依法辦學”的理念,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提高教育質量。校長要帶頭學習國家的各項法律和關于教育教學方面的法規(guī)、制度,豐富自己依法治校的理論知識。同時,校長要加強學校的民主管理,積極組織教職工參與學校管理。
2、教育教學的引領
校長在全面育人上應起到引領作用。校長要全面貫徹教育方針,樹立正確的輿論導向,以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良好的身體和心理素質、較強的實踐和動手能力以及健康的個性為宗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促使教師樹立正確的教育觀、質量觀和人才觀,面向全體學生,關心、熱愛學生,平等、公正,因材施教,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為社會輸送合格人才。
校長在課堂教學中應起到引領作用。學校教育的中心是教學工作,教學工作的主陣地是課堂教學。校長應努力使自己成為課堂教學的行家里手,第一,校長要有正確的課堂教學觀,要引導教師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生命質量,關注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發(fā)展,關注學生知識與能力的獲得。第二,校長要深入到課堂教學中去,要率先垂范,成為引領課改的一面旗幟。第三,校長還要善于做好指導、幫助工作,勤于聽課,善于評課,為教師指點迷津。
3、自我反思的引領
反思是發(fā)展的動力。在工作中,校長不僅要看到成績和進步,還要經常反思自己工作中的不足,盡量減少工作中的失誤。具有自我反思能力并能充分發(fā)揮自我反思的作用,這是現代校長的基本素質。
二、協調作用
協調是學校管理的重要職能,校長應成為學校全體教職工的凝聚者與協調者。為了實現管理目標,校長需要協調人與人、人與事、事與事等各種關系,其中正確處理好人與人的關系,是學校管理的核心問題。因此,校長應成為民主、平等、公正、和諧、健康的學校人際關系的創(chuàng)建者和維護者,應當成為全體師生員工最知心的朋友。
校長要善于協調好學校內部的各種關系。
內部的團結、協調是辦好學校的基礎。協調好內部關系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全體師生形成統(tǒng)一認識,步調一致,以增強學校的感召力、凝聚力、戰(zhàn)斗力。在內部關系中,一要做好上傳下達的工作,二要處理好包括中層干部在內的學校領導之間的關系。校長在協調矛盾時,首先,要把自己放在與教師平等的位置上,以同事、朋友的身份真誠地與之交流。
校長要善于協調好學校與外部的關系。
校長要善于處理好學校與社會、與學生家長之間的關系,建立學校與社會相互合作的融洽關系。現代教育是以學校為中心,學校、社會、家庭一體化的網絡教育。學校的生存和發(fā)展與外部環(huán)境有著密切的聯系,學校依靠外部環(huán)境獲得發(fā)展,外部環(huán)境的發(fā)展又促進了學校的發(fā)展。因此,校長協調好與外部環(huán)境的關系,實現從被動適應外部環(huán)境到主動影響外部環(huán)境的變化。在對的關系協調中,一定要做到以誠相待、相互尊重。
三、激勵作用
心理學“支持理論”指出:行為是行為后果的函數。某種行為的后果如果使人感到欣慰,那么該種行為出現的頻率可能增加。要使人們始終處于施展才干的最佳狀態(tài),唯一有效的辦法就是表揚和獎勵,二者可以使整個團體維持高水平的士氣。
校長在發(fā)揮激勵作用時要注意做到三個結合:
精神鼓勵與物質獎勵相結合。教師對自身職業(yè)的成就感會成為他們前進的動力?,F代心理學研究表明:工資、福利、獎金等措施可以調動教師工作能力的60%,還有40%必須依靠領導者運用高超的管理藝術才能調動起來。當教師個人的尊嚴和待遇受到重視時,當他的個性與情感受到理解和體諒時,教師就會產生一種知遇感,從而形成對團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激發(fā)出努力工作、提高效益的內在動力。
表彰先進與分層遞進相結合。教師與教師之間有種種差異,作為校長,要能容納個人差異,注重人力投資,量才用人,善待每一位教職工。在表彰先進的同時,要關注由于基礎或素質的差異,但同樣在努工作并不斷進步的教職工,對他們也要充分的肯定。特別是在新一輪課程改革過程中,校長要對教師之間存在的差距進行正確的分析,要給予恰當的評價,激發(fā)教職工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只有做到寬嚴相濟,制度化與親和力并存,追求創(chuàng)新與激發(fā)潛力,才能使不同層次的教職工都能獲得成就感,使大家都感到精神振奮、充滿信心,并促使他們向著學校共同的奮斗目標努力。
善做伯樂與自我奮進相結合。作為校長,要更多地關注教師的優(yōu)點、長處,發(fā)現不同的人的價值,挖掘他們的內在潛能,張揚他們的個性,激發(fā)他們的積極性,想方設法為教師“樹碑立傳”,宣傳教師的業(yè)績,為每個教師智慧和才能的發(fā)揮創(chuàng)造機會條件。發(fā)現了好苗子要加以精心培植、扶持,按新秀——能手——名師的過程進行有步驟的定向培養(yǎng),讓名師的成長歷程、經驗和成果,由個體狀態(tài)變?yōu)楦嗟娜斯灿械木褙敻?,成為學校的一種傳統(tǒng)和獨特的精神風貌。作為校長,要時時保持旺盛的斗志和樂觀向上的精神風貌,并以此感染、帶動教職工,這是作為校長最基本的人格魅力。
在教育競爭越來越激烈的今天,“我們不能選擇適合校長的教師,而應當選擇適合教師的校長”。讓我們進一步更新觀念,勵精圖治,做一個政治上可靠、業(yè)務上精干、管理上精明的好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