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輔導員與學生信的任關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成效的前提,對大學生的健康成長成才和高校全面發(fā)展有著重要意義。本文從??谑?所高校的實地調研出發(fā),分析目前高校輔導員與大學生的信任關系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并對其中幾個突出問題進行原因分析。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 大學生 雙向信任關系 調查分析
目前,我國高校輔導員既要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還要對大學生進行日常管理。輔導員對于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正確樹立,以及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的培養(yǎng)有著重要的引領作用;同時,輔導員在大學生的心理領域和生活領域要隨時幫助大學生解決遇到的各種心理困惑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種難題。要完成如此復雜而瑣碎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高校輔導員和學生之間建立雙向信任關系尤為重要。
一、問卷調查及訪談情況說明
眾所周知,高校輔導員與大學生之間的信任關系具有雙向性,對高校輔導員與大學生的雙向信任關系這一問題進行研究,有必要做相關的實證調查。對高校輔導員與學生信任關系的現狀把握,主要采取問卷調查法和實地訪談法相結合的方式。其中,調查問卷分輔導員篇和學生篇兩部分,輔導員篇共19題,學生篇共15題。本次問卷調查主要是針對海口市的6所高校(包括海南大學、海南師范大學、海南醫(yī)學院、??诮洕鷮W院、海南政法職業(yè)學院和瓊臺師范學院等)的輔導員和在校大學生進行的,在這6所高校的校園內共發(fā)放了3000份問卷,回收了2885份,回收率為96.2%,其中對輔導員發(fā)放200份問卷,回收了195份,回收率為97.5%;對學生發(fā)放了2800份問卷,回收了2685份,回收率為95.9%。另外,訪談法主要是針對這6所高校的近20多位輔導員進行走訪調查。對輔導員和大學生所設計的調查問卷及實地訪談的題目主要是從雙方的品格信任、知識信任、能力信任、情感信任四個方面出發(fā),設計與之相關的一些問題。本文在對問卷調查及實地訪談做綜合分析處理后,得出以下結論。
二、高校輔導員與大學生關系中存在的問題
1、互不認同,關系淡漠
在調查和訪談過程中,我們發(fā)現輔導員與大學生之間的關系總體是積極的,但也存在雙方關系疏遠、冷漠的現象,體現在如下兩個方面,一是輔導員與學生接觸過少,學生對輔導員缺乏了解,對其工作不配合、不認同;同時,學生即使遇到了一些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也不會主動去找輔導員幫忙解決問題,雙方關系淡漠。二是輔導員與大學生溝通交流的途徑少,由于要處理各類繁雜的事務性工作,輔導員一般只與學生干部聯(lián)系,很少與普通學生交流,或只是在學生出“問題”時對其進行批評教育,雙方的關系不是在融合,而是越來越疏遠。
2、相互溝通不暢
在調查和訪談過程中發(fā)現輔導員與大學生之間由于溝通不暢,導致雙方之間的關系存在許多問題和障礙。首先,輔導員與學生之間由于溝通交流的不通暢,雙方在很多方面存在著較大的意見分歧。其次,由于部分輔導員與大學生的溝通方式還是采取輔導員向學生單向輸出信息,學生被動接受信息的單向溝通方式,雙方之間本質上根本不存在相互溝通交流。再次,雙方缺乏深層次的溝通。輔導員的主要職責是引導大學生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這要求輔導員在與大學生進行溝通交流時,在溝通交流的內容上著重在思想觀念上的引領。但有些輔導員與學生的溝通只流于表面性的、事務性的層面,如日常學習、生活方面的一些具體內容,而較少涉及到學生深層次的需要,如學生成長成材的需要、心理困惑的解決、對未來的引導等。最后,溝通對象過于狹窄。輔導員大部分時間都集中于學生日常事務管理,少有時間與普通學生進行直接交流溝通,其溝通的對象一般是處于學生的“一頭和一尾”,而處于兩者之間的大多數普通學生往往被輔導員忽略,輔導員與之溝通較少。
3、雙方的關系摻雜功利因素
輔導員與大學生的關系是一種教育關系、服務關系、情感關系。輔導員在努力為學生提供服務和幫助時不應以此為由謀取私利,學生也不應為了獲得私利而有意與輔導員拉近關系。在調查和訪談中發(fā)現,有些輔導員借著評優(yōu)評先、評獎學金和助學金等工作牟取私利,而不是出于愛護和幫助學生考慮,也出現部分學生為了關乎個人私利,如入黨、獎學金和助學金等方面的利益,而與輔導員故意頻繁套近乎、拉關系的現象,在兩者的關系中摻雜著功利的因素,致使兩者關系嚴重偏離正常的師生關系的軌道。這種情況嚴重扭曲了輔導員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敗壞了師德師風,毒化了校園風氣,損傷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威信,嚴重阻礙了學生的健康成長成材,需要我們高度重視。
4、部分輔導員與大學生關系界線不清
同時,我們還發(fā)現,在現實的輔導員工作中,部分輔導員特別是年輕輔導員為了獲得學生的好感,與學生打成一片,沒有劃清師生之間的界線。部分輔導員為了與學生搞好關系,或是出于自身的利益考慮,而與學生經常性地吃吃喝喝,稱兄道弟,搞哥們義氣。部分大學生為了某些現實的利益問題,經常給輔導員送禮、請吃。部分輔導員與學生在經濟上的有所往來,甚至出現借著給學生某種好處而要求學生在錢或物上進行交易。另外,部分輔導員與學生關系不正常,出現師生戀等現象,已經遠遠超出了師生之間應有的關系。雖然這方面的情況雖然只是個案,但所造成的影響卻很壞,不容忽視。
三、高校輔導員與大學生的信任關系的突出問題的原因分析
1、部分輔導員綜合素質較低
從輔導員方面的原因來看,輔導員與大學生關系中存在的各種問題,部分原因是由部分輔導員綜合素質較低所致。由于輔導員工作的主要職責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輔導員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質關系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輔導員自身的知識儲備如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知識、教育學、心理學知識,也是處理好與大學生的關系和正確有效地處理學生所遇到的各種現實的思想和行為問題的重要條件,當前大學生思想活躍,所遇到的各種問題也是輔導員很少遇到的問題,若輔導員沒有相應的知識儲備,難以很好地解答思想活躍的大學生所提出和所遇到的各種問題,從而影響到他們在大學生中的威信,影響到他們與大學生的關系。輔導員工作是一項綜合性的工作,對輔導員的工作能力要求非常高,目前有部分輔導員在這方面的工作能力還有所欠缺,其觀察與分析能力、人際溝通能力、開展活動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情緒管理能力、組織協(xié)調能力、綜合運用各種教育方法和藝術的能力等有待于提高。由于這些方面的能力的缺乏,部分輔導員難以敏銳地把握大學生思想和行為的新動向,難以準確地把握和處理與大學生關系中種種微妙的問題,也就難以處理好與大學生的關系。
2、大學生對自我認識不足
輔導員與大學生關系出現的各種問題,另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大學生對自我的認識不足。由于人的差異性,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特性,他們的認識能力也存在差異,尤其是他們對自身的認識,但他們往往意識不到自己存在這種認識的偏差。大學生所處的年齡階段,正是大學生的“成人意識”與“自我意識”以及民主意識和平等意識要求極其強烈的時期,部分大學生自我認識不足,在看問題和做事情的時候,往往只注重自己的感受和利益,很少會關心他人的感受和利益,對自己與他人包括與輔導員的關系認識不清。他們的自尊心非常強烈,往往自以為了不起,對輔導員不尊重,甚至對輔導員所從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持逆反心理,對輔導員所傳導的社會要求采取相反的態(tài)度和言行。
3、部分輔導員對自身的角色認識不清
在高校學生管理體制中,輔導員既是大學思想政治教育者,又是高校學生工作的管理者,這兩種角色在輔導員身上應該是相輔相成、統(tǒng)一的,但在實際工作中,部分輔導員未能很好的協(xié)調這兩種角色,往往只強調自己的管理者角色,而忽視了思想政治教育職責。部分輔導員盲目追求自己的管理權威,強調學生對自己的服從,而忽視與學生進行深入的交流溝通。出現此類問題的部分原因在于,許多高校讓輔導員承擔著繁重的學生日常管理任務,輔導員無暇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而且有些高校的一些規(guī)定有時會與學生的意愿發(fā)生沖突,輔導員處于學校與學生的夾層中,結果往往是學生理解的要執(zhí)行,學生不理解的也要執(zhí)行,由此直接引發(fā)的雙方的矛盾,使很多輔導員處于兩難境地。
4、社會環(huán)境的不良影響
近些年來,我國經濟迅速發(fā)展,社會生活發(fā)生了巨大變化,社會環(huán)境的變化使得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難度也越來越大,從而對輔導員與大學生之間的關系帶來了一些不可避免的不良影響。近些年來,隨著大學生的民主意識和平等意識以及權利意識的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必須進行重大調整,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方法上必須創(chuàng)新,同時要適應大學生的實際,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還在延續(xù)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在很多方面明顯滯后,輔導員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很容易與大學生發(fā)生矛盾沖突。隨著高等教育的大眾化,學生人數大量增加,素質參差不齊,輔導員工作的難度成倍增加,輔導員與大學生在一些日常具體事務上容易發(fā)生摩擦和矛盾。當前畢業(yè)生就業(yè)競爭激烈,就業(yè)壓力非常大,部分學生為了今后更好地就業(yè),在評優(yōu)評先活動中和入黨的動機上滲透著功利的因素,這種功利因素影響著大學生與輔導員的正常的師生關系,使雙方關系的發(fā)展走上歧路。
參考文獻
[1]舒浪.社會關系與人際信任的新路徑:基于對人際信任問題的研究綜述[J].理論視野,2014.
[2]湯琳,葉蘭霜.建立師生信任關系策略研究[J].教研教改,2007(12).
[3]唐旭芬.尊重學生個性差異,引導學生各有發(fā)展[J].教育教學研究,2010(3).
[4]王騰,楊戰(zhàn)勝.實質信任與形式信任——誠信研究的新向度[J].湖北社會科學.2008(2).
[5]向長江,陳平.信任問題研究文獻綜述[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5).
[6]潘露.師生信任的困境與突圍[J].教育學術月刊,2008(4).
[7]羅華.雙向信任一建構新型師生關系的基石[J].談經論道,2003(5).
[8]李寧.信任與尊重是構建良好師生關系的基礎[]J].基礎教育,2011(8).
[9]李巧玲.大學生自尊與人際信任相關關系的研究綜述[J].教育理論研究,2011(10).
[10]徐燕玲.高校師生信任關系研究:[碩士學位論文][D].杭州:浙江大學,2014
作者簡介:施力云(1977-)男,漢族,江西吉安,??诮洕鷮W院,碩士研究生,講師,思想政治教育,海南省??谑泄鹆盅蟾咝^(qū)??诮洕鷮W院網絡學院;黃少花(1981-)女,漢族,海南???,??诮洕鷮W院,碩士研究生,講師,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