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瞬時教育”是指在學生產(chǎn)生不良行為前后,教師從接納學生情緒開始,在拉近了與個體心理距離的時候,利用學生可接受心理的“瞬時”,將教師所希望達到的承接情緒、控制行為和指導今后的發(fā)展方向等信息傳遞給學生,從而讓學生控制行為,同時成為學生終身發(fā)展導向的一種手段。
【關鍵詞】瞬時教育 “閃光點” 瞬間銀行
我校是一所農(nóng)村小學,學生受到一些不良風氣的影響,違規(guī)現(xiàn)象層出不窮,怎么辦?
是否我們教師不善于捕捉學生的“閃光點”,錯失了捕捉他們瞬間“閃光點”的最佳時機?那么我們教師看到僅僅是優(yōu)等生的優(yōu)點,是那些所謂的“壞學生”難道身上毫無優(yōu)點?最早提出“瞬間教育”是珠海市拱北中學譚仕忠老師,為我們開展新時期學生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
一、“瞬時教育”的界定
“瞬時教育”是指在學生產(chǎn)生不良行為前后,教師從接納學生情緒開始,在拉近了與個體心理距離的時候,利用學生可接受心理的“瞬時”,將教師所希望達到的承接情緒、控制行為和指導今后的發(fā)展方向等信息傳遞給學生,從而讓學生控制行為,同時成為學生終身發(fā)展導向的一種手段。
也就是說,教師在針對學生個體即將產(chǎn)生、正在產(chǎn)生或產(chǎn)生之后的第一接觸“瞬時”機會,在最短的時間里,將教師所希望達到的控制學生情緒、不良行生,從而觸動學生內(nèi)心深處的情感,使學生在心靈中最純真、最真實的支點上相互碰撞,引起共鳴、誘導認知、正確發(fā)展。
二、進行“瞬時教育”的策略
結合從事多年教育工作的實際,通過有效的捕捉“瞬時教育”的時機、充分挖掘學生一瞬既逝的“閃光點”、關注學生行為的反饋與跟蹤等策略進行“瞬時教育”。
(一)有效的捕捉“瞬時教育”的時機
1.抓住學生即將產(chǎn)生不良行為的瞬時
是指在個體即將產(chǎn)生不良行為前,教師從發(fā)現(xiàn)學生問題苗頭開始,第一時間內(nèi)接觸學生,接納學生情緒,在拉近了與學生心理距離的時候,利用這可接受心理的“瞬時”,教師將控制學生行為的發(fā)展,將指導他今后的改正方向,從而讓學生控制行為。
案例:
六年級體育委員鄭發(fā),身材高大,灑脫倜儻,喜愛打籃球,班主任發(fā)現(xiàn)他近日在球場上左顧右盼,不夠專心,只有本班楊洋站在球場邊觀看時,他才能像“老虎”一樣所向無敵!每當他漂亮進球時,楊洋總會及時鼓掌助威,兩人之間似乎有一種默契。有一次下午放學王老師無意中發(fā)現(xiàn)鄭發(fā)遞給楊洋一張紙條。王老師看出學生朦朧的初戀,這種初戀是幼稚的、盲目的、不成熟的。林老師發(fā)現(xiàn)這個學生不良的苗頭,立即采取行動,大膽地把《青少年性健康教育讀本》拿到班隊課上來上。為了避免男女生在一起學習的尷尬,讓他們來到校園一角的草地上,男孩、女孩分開學習。6年來的相處,這六年中的喜怒哀樂,有的同學傷感地哭了。同學們互相話別,多數(shù)是對同學的不舍和對未來的祝福,“私情”顯然被友情征服了。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引導,鄭發(fā)和楊洋發(fā)生了很大變化,他們恢復了往日的開朗和活力。
正是老師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產(chǎn)生不良行為的苗頭,用最快捷的手段將接納受教育者情緒、矯正不良行為、今后發(fā)展方向的信息迅速傳遞給受教育者,使受教育者得到良好改善和發(fā)展的教育。
2.抓住學生正在產(chǎn)生不良行為的瞬時
也就是說,教師在針對學生正在產(chǎn)生不良行為的“瞬時”,有效地控制學生的行為,教師將他的不良行為進行矯正和教師希望他今后努力方向等信息,通過簡捷的語言、行為、措施有效地傳遞給學生,從而觸動學生內(nèi)心深處的情感,引起共鳴、誘導認知、正確引導發(fā)展。
有一次,王老師在校門口值日,見一位小同學一邊吃著香蕉,一邊進校門,吃完香蕉,香蕉皮隨手就扔在地上,王老師剛想制止,后面跟著的小同學一腳踩在香蕉皮上滑倒了,這個情景,一個在哭,一個低著頭站在那里,王老師抓住這個學生心里意識到自己錯誤的瞬時,王老師說:“楊丹鳳你這樣隨地扔香蕉皮對嗎?”她搖搖頭,“如果每個同學像你這樣,我們的校園還有現(xiàn)在那樣美麗漂亮嗎?希望你以后養(yǎng)成不亂扔垃圾的好習慣,老師相信你?!睏畹P馬上撿起了香蕉皮,把它送到垃圾箱。
3.抓住學生產(chǎn)生不良行為之后的瞬時
也就是說,教師在針對學生個體產(chǎn)生不良行為之后的第一接觸“瞬時”機會,在最短的時間里,有效地控制學生的行為,教師將他的不良行為進行矯正,教師通過簡捷的語言、行為、措施有效地傳遞給學生,從而觸動學生內(nèi)心深處的情感,使學生在心靈中引起共鳴。
(二)充分挖掘學生一瞬既逝的“閃光點”
《學記》中有句名言:“教育也,長善而救其失者也。”其含義是,教育的作用是發(fā)揚學生的優(yōu)點,克服孩子身上的缺點,使其對自己充滿信心,使周圍的人對其充滿信心。從心理學的角度看:一個人只要體驗一次成功的歡樂,便會激起無休止的成功的力量和信心。教師應善于捕捉學生瞬間微不足道的“閃光點”進行因勢利導,讓“閃光點”成為激發(fā)學生進步的動力,逐步換回失去的自信,從而產(chǎn)生“我也行”的強烈愿望,以點帶面促使學生全面進步,最終達到轉化后進生的目的。
三、開展瞬時教育的注意點
(一)抓瞬時
緊緊抓住了學生能高度集中的“瞬時”就非常了不起了,千萬個發(fā)生不良行為的“瞬時”不就在學生身上。千萬個“瞬時”又往往會在自己眼皮下溜走了,抓住了它,就抓住了希望,抓住了成功,抓住了下一代。
(二)多關愛
關愛學生是教師起碼的職業(yè)道德,離開了這一點,教育都是換不回回報的,長期以來好心辦壞事的教師大有人在。美國博士阿爾伯特·班杜拉曾說:懲罰能控制不良行為,但是并不能教孩子正確行為,甚至不能減少他們做出不良行為的念頭。我們的小學生,即使犯有嚴重錯誤而受到的處分,他走上社會能記住的是處分,而不是方法。對小學生的不良行為的處理,寧愿讓他反復“瞬時教育”,百折不回,也不能用錯誤方法。
雖然“瞬時教育”方法模式易掌握、推廣,但加強對小學生不良行為的矯正所采用的“瞬時教育”方法,不是簡單的一朝一夕學習、宣傳能達到目的的,更重要的是如何解剖個體、因材施教。所謂“教無定法”,要想找到一成不變的公式是不可能的,但是,可以預料:“瞬時教育”效果只會是越用越好,越用越精。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句評語,一張條……收到的效果往往是令人驚喜的。
參考文獻
[1](蘇)蘇霍姆林斯基著,周渠等譯.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11.
[2]李洪元,陸士杰著.后進生的心理特點與教育[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2.9.
[3]徐建主編.《青少年犯罪問題》[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7.
[4]舒達主編《素質教育全書》[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