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對加強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徑進行了分析和探討,為做好小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提供參考依據(jù)。
【關鍵詞】小學生 思想品德 加強教育 有效途徑
我國小學素質教育中思想品德教育是基礎學科,學生的思想品德與發(fā)展主要是在小學階段形成的。因此,在九年義務教育中,必須加強小學的思想品德教育。根據(jù)小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思想品德教育的重點和目標,在選擇加強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途徑時,必須具有有針對性和實踐性。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老師需要改變以往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把學生作為課堂教學中的主體,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一、小學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小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有助于小學生樹立一個正確的人生理想。小學生是人生發(fā)展過程中的初級階段,也是最重要的階段。因此,小學生人生理想的樹立非常關鍵,直接影響著小學生整個人生的發(fā)展。然而,小學生還沒有足夠的意識獨立樹立人生的理想目標,需要老師、家長和社會的共同引導和幫助。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學習可以幫助學生認識到什么事情是正確的,什么事情是錯誤的,在生活中自己應該怎么做。小學生思想品德的教育為學生初步樹立人生理想做好基礎,為學生未來的發(fā)展指明正確的方向。
其次,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可以增強學生之間的凝聚力,提高學生的團結意識。小學生初入學校,還不能完全意識到紀律和團結的重要性。導致他們在學校的學習和生活過程中凝聚力不足,學生之間容易產(chǎn)生矛盾和爭執(zhí)。當今社會,我國的小學生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全家人的溺愛嚴重影響小學生思想健康的發(fā)展。很多小學生養(yǎng)成了“公主病”、“皇帝病”,生活不能自理,愛耍脾氣,不懂得寬容等等。為了改變這些不良現(xiàn)狀,學校需要加強對小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通過思想品德的學習,使小學生感受到團體的溫暖和力量,真正的融入到集體中。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班級紀律性和團結精神,為以后學生之間的和諧相處做好基礎。通過思想品德教育的學習,使小學生擁有正確的價值觀,從而增強小學生集體的凝聚力。
二、加強小學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
(一)教學情境從實際生活中提煉
在實際思想品德情境教學中發(fā)現(xiàn):創(chuàng)設的情境越接近小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就越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激起學生的求知欲,在情境中受到的感悟也會隨之更加深刻。因此,在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時,老師需要從現(xiàn)實生活中提煉情境,設法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老師可以考慮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習慣中進行選擇,選擇的題材內容需要和學生的年齡、特點相符,并且要具有趣味性,同時還要保證題材的積極教育意義。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有多種形式,例如:講故事、情景表演、播放影音、感受實物、運用圖畫等等。
(二)教學中實行角色轉換
經(jīng)試驗證明,角色轉換可以突出課堂教學的效果。學生在角色轉換的表演中得到鍛煉,智力會得到發(fā)展,品德也會隨之提升。通過模擬不同的場景,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表演。在這種情景創(chuàng)設的體驗中,通過轉換不同角色的方法使學生感受到不同場景下的不同精神風貌。這種角色轉換扮演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滿足了學生的道德需要。例如:在學生參加體育活動時,小學生為了讓自己玩的盡興,忽略了思想道德感。有的學生會為了爭奪體育用品而沖撞其他學生,由此產(chǎn)生矛盾,甚至會出現(xiàn)嚴重后果。借此,老師可以創(chuàng)設矛盾發(fā)生時的實際情景,讓同學們分別扮演“肇事者”和“受害者”,然后兩者之間進行角色轉換再重復表演一遍同樣的故事情境。通過具體的角色模擬和角色轉換讓學生親自感受到兩者不同的心理狀態(tài),使學生感悟到無論是“肇事者”還是“受害者”,兩者心里都不好受,以后在生活中才能做到換位思考。通過這種方法使學生意識到只有和諧相處才是硬道理,侵犯別人的同時自己也會變成受害者,導致兩敗俱傷。在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進行角色轉換的體驗,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內心道德,幫助小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三)情感體會促進道德升華
在小學品德教育中,對學生的情感引導至關重要。老師需要有意識的激發(fā)學生濃厚的思想情感,引導他們形成正確的行為習慣。創(chuàng)設情景需要有豐富的情感內容,這樣才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點燃學生的思想火花,開發(fā)學生的智力,提高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博愛思想。無論是經(jīng)驗的積累,還是認識的提高和能力的發(fā)展,以及行為習慣和對生活社會的理解,都需要學生自己在實踐中獲得。老師可以創(chuàng)設日常班級生活中因小事引發(fā)的矛盾,原本雙方退一步就可以解決的事情,但因為對方都不懂得寬容,矛盾才會越積越深。老師可以重點讓這類學生參與到情景創(chuàng)設中,讓他們在情境創(chuàng)設中明白遇事?lián)Q位思考和待人寬容的道理,對以后處理人際關系起到較好的引導作用。
(四)思想品德教學中重視情感教育
在小學思想品德教育中,需要重視情感的教育。情感具有強烈的驅動力和凝聚力,情感使人際交往變得更加深入、豐富和細膩,它可以真正的打開人的內心世界,是溝通內心深處心靈的橋梁,也是思想品德課的前提。真實的情感可以舒展人們的情懷、凈化人們的心靈世界、鼓勵人們勇敢的奮進,促使人們意志堅定。在思想教育過程重視情感教育可以更好的提高小學生的思想道德。
化雨無形,潤物無聲這是思想品德教育的藝術。因此,在進行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過程中,老師需要及時了解學生的內心真實狀況,從情感教育出發(fā),客觀掌握小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與此同時,老師還需要做到平易近人,做學生的領路人和知心朋友,有時適時地傾聽會比長篇大論的勸說更有效。
三、結束語
總之,教育的最終目的就是學生品德的提升,小學思想品德課中模擬生活情景,課堂上選取一些適合的場景將它生動鮮明的展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更能有效得達到思想品德教育目的。把學生帶入生活的情境中,觸動他們真實的情感體驗,使學生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積極主動的發(fā)展自我。
參考文獻
[1]任偉.加強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徑[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13(20):7-7.
[2]包蘋.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有效途徑及對策探析[J].教育,2017(3):00012-00012.
[3]楊昌倫.加強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與途徑[J].讀寫算:教師版,2016(44):28-29.
[4]高海.淺談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和途徑[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5(3):159-161.
[5]趙保新.在新形勢下如何加強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J].青年時代,2015(22):269-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