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英國課程專家斯騰豪斯曾說過:“課程發(fā)展即教師發(fā)展”。加強集體備課,是促進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的一種有效途徑,也是提高課堂效率的一種方法。這是一節(jié)英語語音公開課的集體備課,教師間的交流、合作、研究,更好地發(fā)揮優(yōu)秀骨干教師的傳、帶、幫的作用,促進教師的專業(yè)成長。
【關鍵詞】 集體備課 專業(yè)成長 語音教學
本次學校組織的骨干教師獻課已經結束,在我們英語組老師通力合作下,在自己的努力下,已經圓滿完成了本次獻課任務。本節(jié)課得到了學校領導以及老師們的一致好評。我們英語教研組的整個備課、磨課過程讓我在期間學到了很多好的教學技能,添補了我教學方面的許多空白;眼界開闊了、思考問題能站在更高的境界,許多疑問得到了解決;進一步明確了新目標的理念,對英語新的教學目標更加明確了。
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薄<w備課是教師之間互相研討教學方法、切磋教學藝術的一項重要措施,下面我就本節(jié)語音課來談談如何以集體備課促英語教師的專業(yè)成長。
一、集體備課“五大”流程
1、個人初備,把握教材內容,確定教學目標。
本次語音教學課,是由我來進行獻課展示,所以初次備課由我來進行。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曾說“輕而易舉地掌握教材,甚至勝過教材,這是對優(yōu)秀教師的起碼要求?!彼?,我特別重視本次個人初備。備課最重要的不是備內容,而是備學生、備方法。
本課是四年級第三單元Weather的第三課時let’s spell語音課。主要通過6個單詞學習字母組合“ar”和“al”的發(fā)音。我認為教材提供的幾個孤立單詞不利于孩子提高英語學習的興趣,練習環(huán)節(jié)題目也不夠激趣,因此,以教材大綱為指導,做了一下教材的調整和改編。
新課標指出:“英語課程應根據(jù)教和學的需求,創(chuàng)造性地開發(fā)和利用現(xiàn)實生活中鮮活的英語學習資源?!辫b于此,本課以故事為載體,創(chuàng)設生動、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激起孩子們學習英語的興趣,讓他們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習并掌握字母組合“ar”和“al”的發(fā)音。同時根據(jù)四年級學生的發(fā)展規(guī)律和認知特點,還巧妙地設計了3個活動來達成語言知識目標,這幾個活動的設計環(huán)環(huán)緊扣,知識性層層遞進,同時也讓學生的語音能力得到了階梯性的發(fā)展。
2、集體研討,集思廣益
這是集體備課的焦點環(huán)節(jié),集體交流時,我將自己的設計理念,備課中的困惑一一提出。如:故事該如何設計?這樣創(chuàng)編教材以后對于四年級的學生來說,是否學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小組合作該如何開展?活動設計怎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本節(jié)語音課,該設計什么樣的評價活動呢?在這樣的研討中,教師的經驗都進行了重組和改進,別人的信息為自己所吸收,自己的經驗被別人的看法所喚起,不同的意見在碰撞中相互優(yōu)化。
本節(jié)課,老師們提出的重點就是小組合作方式。把課堂充分還給學生,并讓學生在T(teacher老師)的帶領下,實現(xiàn)TA(teacher assistant老師小助手)管理、GL(group leader小組長)管理、再到GM(group member小組成員)參與的模式,力求三位教學,即老師引導到位、學生自學到位、學生合作到位。將熱鬧的形式與有效的語言實踐有機結合。特別是小組合作模式,能將組內各成員的能力資源進行了科學整合,小組內分工明確、職責到位,在小助手和小組長的帶領下組員能積極參與,最大程度的實現(xiàn)了小組合作的有效性,并且孩子們也能在活動中突破難點,在活動中發(fā)展能力。
同時,老師們也認可了我對教材的創(chuàng)造性使用。通過繪本故事的引入提問、自學,拓展環(huán)節(jié)學生能夠在聽和試演故事的基礎上,根據(jù)自己的選擇來表演、創(chuàng)編故事。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yǎng)了學生的表演能力,促進了學生創(chuàng)造思維的發(fā)展。
3、綜合意見,形成教案。
教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折射出教師的教學理念,呈現(xiàn)出教師教學理想的追求,閃爍出教師的教學智慧和創(chuàng)造精神。因此集體研討后,我綜合集體的意見和智慧,在個人初備的基礎上形成教案,形成的教案力求完善,體現(xiàn)新課改理念。
4、上課
我聯(lián)系自己的教學實際,根據(jù)四年級二班的實際情況,在課前對教案再次進行個性化的復備,在教案中融入自己的教學思想。本節(jié)授課,全體英語老師參與聽課。
5、改進教案,形成反思
本節(jié)課教學結束后,我針對課堂教學實施中的得意或失敗之處進行獨立、深刻反思,記好教后記,從而提升個人的理論水平,提高自身的業(yè)務能。并組織備課組教師及時交流教學情況,提出改進措施。老師們提出:小組合作是本節(jié)課的亮點,運用得很好。課堂的評價方式感覺不夠新穎,是否能夠改為闖關的模式,低年級的學生在課堂中非常喜歡這種比賽、闖關的評價方式,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班級大多數(shù)學生經過一年多的語音學習,已經有了一定的語音基礎,但是對于字母組合的發(fā)音規(guī)則的還是不太熟知,所以要特別強調。另還有一些孩子語音基礎較差,應多關注。
二、集體備課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
1、集體備課活動有利于幫助我理解教材。
PEP新教材內容簡潔新穎,圖文并茂,知識豐富,它需要我們切實理解新教材的編寫意圖,充分挖掘教材資源,把握教材的目標和重難點,積極構想課堂教學的策略,預設課堂生成,靈活應對課堂上出現(xiàn)的問題。集體備課研討能有效幫助我深入理解教材,準確把握教學目標,抓住教學重點,有效突破難點,能促進了我和其他老師從意識間的合作走向行為上的合作,從單一的知識結構形成集體智慧的結晶,形成教師間平等、互助、合作、共進步的良好風尚。
2、集體備課活動有利于幫助我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益。
集體備課研討活動能充分發(fā)揮備課的作用,使我在和其他老師交流時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當我們坐在一起對課的重點、難點進行研討以及討論這節(jié)課該怎樣上,每個人都說說自己的方法,年輕人思維活躍,老教師經驗豐富,通過交流,大家可以取長補短,加深對教材的理解,拓展教學思路,在教材教法上取得基本一致的看法,形成最佳的課堂教學方案,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提高教學效果。
3、集體備課活動有利于幫助我提高教學水平。
以前我對新教材的研究總不夠深入,總認為自己教學經驗豐富,知識儲備深厚,導致獨立備課時不愿意下功夫,上課不能達到預期效果,自身的教學水平難以提高。但通過本次集體備課活動,作為英語組的教研組長,參與此次獻課活動的骨干教師,促使我不得不認真鉆研教材,認真制定教學方案,認真研究改進措施,認真進行教學反思。備課組的老師們會為了一個有爭議的問題,分頭找資料,然后進行討論,每一個知識點,每一個問題都要明朗化,最后才達成共識,把最科學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們。在這樣不斷的實踐中我提高了自己的教學水平,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學校的發(fā)展離不開教師的成長,教師的成長離不開教育科研這一載體。只有通過教師的積極討論,集思廣益,博采眾長,在討論的過程中相互啟發(fā),在思想的碰撞中擦出智慧火花,才能達到全體教師共同進步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李振華. 在集體備課中促進青年教師專業(yè)化成長.科技導刊,2012
[2] 黃玉勤,趙雙全. 英語集體備課怎樣才能做到有效合作.新課程研究,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