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是人的第二次生命,語文教學必須重視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無論是人格上的,還是學習方法上的教育都是十分重要的,教師要努力從多方面去積極引導,從點點滴滴嚴格要求,嚴格訓練,去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的習慣。
一、培養(yǎng)學生提前預習的習慣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學生學習課程知識前,適當?shù)念A習,既是心理準備,也是具體內容的準備。學生有了一定的能自己學習能力后,不要老把他們當作小孩看,其實在他們自己心中他們已經很大了,如果作為教師的這個時候還一味的用老方法,每次都是自己說,不讓孩子們去說,這樣埋沒了那些想說而沒有機會去說的學生,也就不能把那些不會說但還想說的孩子的積極性調動起來,要相信孩子們是有能力去“自主”學習的。
“讀”書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作者的寫作技巧,更有助于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增強聽課的目的性。所以,“讀”在預習中是最不能忽視的首要環(huán)節(jié)。初讀一篇新文章,學生總會遇到一些不理解的生字新詞。這時,老師應提醒學生請來工具書幫忙,并把易錯的字音、較難記的字形、字義,記錄在書上。特別是一些多義字,一定要結合上下文理解,鼓勵學生反復體會,自查自悟。切忌學生從現(xiàn)成的參考書上照抄答案。碰到一些歷史名詞、科學術語,可讓學生到網(wǎng)上、圖書室查閱有關資料。學生掌握了一定的知識后,這個時候,就有一種想法,想用這些學過的知識,想發(fā)揮它的作用,教師在這個時候,恰巧可以利用學生的這種特點,充分調動起學生的自主求知的欲望,讓他主動的去認識,主動地想、主動地說。這些個所謂的“主動”,其實就是“自主學習”的一個習慣表現(xiàn)。
二、養(yǎng)成認真傾聽的習慣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具有日??谡Z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fā)展合作精神。”新課標給我們提出了一個新名詞——學會傾聽,它也賦予我們語文教師一個新的使命——幫助學生學會傾聽。在語文學習中,傾聽習慣的養(yǎng)成對于學生的學習生涯產生舉足輕重的作用,而且善于傾聽是現(xiàn)代人必備的素質,也是學生學習語文的必備能力??梢岳靡韵聨追N途徑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傾聽習慣:利用課堂生成的辯、答、問、評等資源,養(yǎng)成學生傾聽的習慣;結合習作課、閱讀課、口語交際課等課型,強化學生傾聽的意識;巧設各種活動,培養(yǎng)學生傾聽的能力;挖掘課外資源,鍛煉學生傾聽的本領。教師要善于捕捉和利用一切時機加強訓練,學生學會傾聽的習慣就會逐步養(yǎng)成。
三、養(yǎng)成生活中處處動筆的好習慣
語文學習離不開寫作的練習。無論課內還是課外,學生都應該有勤于動筆的意識,平時自己讀課外書時要有將感想記下來的愿望,并且要畫出好詞好句。學生外出機會多,要主動去記下所想、所看的東西,如日記、隨筆等,關鍵在于堅持?,F(xiàn)在學生是非常討厭那種一有活動就進行寫體會、寫感受的安排的。多動筆,也有助于培養(yǎng)小學生的寫字訓練。讓生性好動的孩子喜歡寫字,并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要養(yǎng)成一個好的寫字習慣是非常不容易的,學生的習慣形成是一個不斷積累,螺旋上升的過程。因此,良好的寫字習慣不能光靠幾節(jié)寫字課,必須對學生嚴格要求。要求學生寫字課內與課外一個樣,校內和校外一個樣。經常向家長宣傳學生良好寫字習慣培養(yǎng)的重要性,要求家長積極配合,與老師通力協(xié)作,齊抓共管,對學生每一次的家庭作業(yè)都能認字檢查。教師也及時向家長反映學生最近的寫字情況,讓學生感到壓力,逐步達到“習慣成自然”的境界。
四、有復習整理的好習慣
小學生學習自制力弱,面對這種情況,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復習整理,進而養(yǎng)成定期復習整理的習慣。小學生的短期記憶能力超人,但是長期記憶力差。所以教師要揚長避短,時刻提醒學生進行復習整理,一方面可以溫故知新,進一步理解知識,另一方面可以加強記憶,從而改短期記憶為長期記憶。語文教學是一個融會貫通的學科,如果只是單純一味地學習,學生腦海中只是零散的片段。如果能夠定期復習,零散的片段就會進行整合,從而讓學生對于語文學習有整體感,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教師應建議學生以周為單位進行復習整理,這正好是一個學習周期,更有利于學生掌握知識。
習慣是一種在長時間里逐漸養(yǎng)成的、一時不容易改變的行為、傾向。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不是一朝一夕可見效的,必須在長期的教學中反復訓練,加以深化,循序漸進,持之以恒。尤其要指出的是,培養(yǎng)習慣,正面引導固然重要,但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習慣養(yǎng)成教育,有時還必須帶有強制性。必要時,還需要有教師意志的左右。因為,小學生對教師的某些習慣的培養(yǎng)還不能理解到一定的高度,但對他們的成長是十分有益的。我們相信,每一個教師只要有愛心和恒心,都可以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創(chuàng)造,完全有希望培養(yǎng)出孩子的良好習慣
良好的習慣不是一堂兩堂課就能“教”會的,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養(yǎng)成的,習慣的培養(yǎng)絕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須貫穿在語文學習的始終?!芭囵B(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應滲透在日常的學習活動之中。如“認真寫字”,就要求學生不僅在語文課、寫字課上,還要在其他學科學習過程中嚴格要求自己,無論是課上還是課下,無論是校內還是校外,“提筆即是練字時”,都應當做到寫字姿勢正確,書寫工整規(guī)范;再如“樂于傾聽,勇于發(fā)言”,每一節(jié)課都有專心聽講,積極發(fā)言,應鼓勵學生積極動腦、主動參與交流;“樂于課外閱讀”“堅持寫日記”“愛護圖書”……都只有長期堅持,反復練習,不斷強化,才能得到鞏固,形成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