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期,齊國的政治家管子就提出了以人為本的原則:“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為本。本理則國固?!惫茏拥倪@一宣示表明,他把以人為本看做是建立和鞏固霸主之業(yè)的根本原則。按照這條原則,霸主王侯必須把人看做是建立和鞏固霸主之業(yè)的根本和基礎。這表現(xiàn)了管子對人的作用和價值的重視與肯定。 學校管理者應該認識教師職業(yè)的特殊性,堅持以人為本管理原則,發(fā)揮廣大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努力提高學校辦學效益和質量。
一、建立平等的同事關系,充分發(fā)揮教師的內在潛能。
依靠教師、尊重教師、關心教師,學校管理者要樹立依靠教師來辦學的理念。學校教育目標的實現(xiàn)在很大程度上有賴于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管理者要樹立人人平等的意識,在一所學校里,管理者或教職員工只有分工的不同,擔任著不同的社會角色,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管理者不能憑借手中的權力對教師百般指使,要尊重教師的人格,傾聽教師的心聲,理解教師,關心教師,對生活上有困難的教師要給予幫助,以解除其后顧之憂,使其能夠安心工作。以人為本的核心要素之一是情感激勵。建立平等的同事關系是情感激勵的主要方式。
1、充分發(fā)揮語、數(shù)、英、思德等科組的職能。結合學校的具體情況,根據(jù)老師的具體能力把教師分成各個科組,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集體活動,努力拓寬溝通、交流、協(xié)作等感情渠道。
2、著力提升廣大教師的思想道德素質。積極開展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積極開展“講師德、塑形象”教師形象大討論、文明段室評比等活動,大力倡導“愛崗敬業(yè)、樂于奉獻”的敬業(yè)精神,強化師德考核力度,實行思德考核一票否決制。促使教師努力提高思想道德水平,自覺遵守師德規(guī)范,人人爭做學生表率。
3、努力改善干群關系。幾年來,我校能正確認識民主管理的重要性,著力增強廣大教師的自主感和主人翁意識。發(fā)動教師參與學校事務的討論和決策,了解他們的愿望、需要和情感,及時解決教師關心的重點、熱點、難點問題。堅持從尊重人、信任人和關心人這一基本原則出發(fā),多與教師交朋友,盡可能解決教師的困難和煩惱,主動消除干群關系中時有發(fā)生的誤會、隔閡。當教師違反學校規(guī)章制度時,在堅持原則的前提下,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力求使被批評者心服口服,并通過會議等形式對教師群體加以戒免,絕不借題發(fā)揮或借機整人。當教師的工作中出現(xiàn)失誤時,不憂天怨人、不相互指責,而是查找客觀原因,吸取失誤的教訓,并引導教師盡快把失誤后的不良心態(tài)調整過來,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去。
平等、融洽的人際關系,廣大教師感到心情舒暢、工作有奔頭,從而始終精神煥發(fā)、保持著相當?shù)墓ぷ骷で?,形成了提高學校辦學效益與質量的動力保障機制。
二、重視學校精神在學校管理中的定向和指導作用。
學校精神是學校成長的靈魂,是推動學校不斷前進持續(xù)高速運轉的強大武器。沒有學校精神,再高明的管理手段也難以成功。學校精神是學校在長期辦學過程中所自覺形成并為廣大教職工恪守的辦學宗旨、價值觀念和道德行為準則的綜合反映,它是學校的一種無形資產,它是一種能增強學校凝聚力、競爭力、創(chuàng)造力、適應力和持久力的各種因素的總和。只有敬業(yè)愛崗,才能把心思用在工作上,才能自覺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才能真正成為靈魂的工程師,才能成就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yè)。求真務實,是在工作中學做真人。陶行知說過:“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敝挥星笳鎰諏崳拍芸朔味蠈W觀點,才能堅持依據(jù)客觀實際,才能在虛浮中求得冷靜,喧囂中求得寧靜。 負重拼搏,是要我們的老師永不滿足,負重前行。愛拼才會羸,東漢時的張衡說過:人生幾何,不索何獲。人生短暫,人生能有幾回搏,只有拼搏,才有閃光的人生,才能顯現(xiàn)人生的價值。一個昂揚向上的人,一個昂首奮進的單位,只有負重拼搏,才能贏得別人尊敬的目光。爭創(chuàng)一流,是要求我們始終能嚴格要求自己,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一句廣告說得好,“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三、營造高品位的校園文化,發(fā)揮 潛移默化的管理作用。
孔子曰:“仁者愛人?!薄叭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是我們民族的傳統(tǒng)精神,是管理人性化的集中體現(xiàn)?!皭廴恕本褪且獝蹖W生、愛教師、愛同事、愛周圍所有的人,“愛人”還要愛惜人的才能,愛惜每個人的才能,用人之長,避人之短,充分發(fā)揮人才的作用。我們強調:學校領導班子中每個人都不是完人,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各自發(fā)揮長處,班子就可以是一個較為完善的班子,這個道理推廣到整個學校也是一樣?!皭廴骸本褪菒圩约核鶜w屬的大群體、小群體,并為之做出貢獻?!皭畚铩本褪且獝巯祟惖膭趧映晒?、愛護環(huán)境、熱愛自然。一切美好的東西都具有真善美的屬性,所以愛一切美好的東西就是愛真善美。我校把“愛生”作為師德規(guī)范的核心要求,“愛生”的愛是一種泛愛,“愛生”就是要愛所有的學生。從長期的教育和教學工作中悟出一個道理:“愛學生就是滿足每一個學生發(fā)展的需要”。任何一個學生都需要引導、需要鼓勵、需要呵護,教師必須明白這個道理。美國管理學家哈羅德?孔茨認為,“管理就是設計和保持一種良好的環(huán)境,使人在群體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標”。校園環(huán)境作為一種無聲的力量,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校成員的行為,并且這種影響力還相當持久。因此,學校管理者應重視校園環(huán)境的建設,特別是要加強校園文化建設。通過開展各種有特色的校園文化活動,通過與教職員工不斷地進行溝通與交流,形成獨特的校園文化,從而增強學校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戰(zhàn)斗力。
四、努力讓教師有成功感,發(fā)揮成就激勵。
麥克利蘭的成就動機理論,強調成就需要的滿足能夠促使個體取得更大的成功。成就需要即指在某種標準下追求優(yōu)異、尋求成功的欲望。富于成就動機的人有三種性格特點:(1)自己設定挑戰(zhàn)性目標;(2)喜歡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問題,不依賴偶然的機遇坐享成功;(3)要求立即得到反饋,了解工作結果。一般來說,教師的整體素質水平都比較高,他們有更高的追求,不僅僅滿足于一般的物質需要,還有發(fā)展的需要、成就需要、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等等。因而學校管理者應盡量創(chuàng)造條件,改善環(huán)境,讓教師承擔既具有挑戰(zhàn)性又具有現(xiàn)實意義和價值的工作,充分發(fā)揮教師的才能和潛力。并且,當教師完成任務,作出一定成績時,領導者要及時給予表揚、獎勵,以強化其成就動機。這樣,他就會以更大的干勁投入到工作中去,士氣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