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班主任作為班級的管理者、教育者和組織者,在班集體的發(fā)展和學生的健康成長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深刻影響著每個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 小涼山貧困地區(qū) 初中班主任工作 主要難處 對應策略
本文分析了小涼山貧困地區(qū)農(nóng)村初中班主任工作的主要難處,側重闡述了知難而進,做好小涼山貧困地區(qū)農(nóng)村班主任工作的主要策略。
一、農(nóng)村初中班主任工作的主要難處
目前,盡管至上而下,各級教育行政部門都非常注重學生的德育工作,但由于受到市場經(jīng)濟和社會上各種不良因素的影響,學生的思想存在極大的差異,給班主任的工作帶來相當?shù)睦щy,尤其是小涼山地區(qū)農(nóng)村中學,留守兒童和單親、孤兒學生大量增加,班主任工作更是難做。主要的困難集中體現(xiàn)為三點:
1、學生的思想工作難做
由于外界因素的影響和自身學習觀念不強,加之部分學生周末和假期因父母長期在外打工無人引導教育,所以這一部分學生組織紀律觀念差,經(jīng)常遲到、曠課、抽煙、上網(wǎng)成癮、過早談戀愛。不講熱愛集體、熱愛勞動,缺乏艱苦樸素的優(yōu)良作風。有的學生上課不專心聽講,愛打瞌睡,作業(yè)不做,學習成績差得不能再差。盡管學校規(guī)章制度十分嚴明,班主任苦口婆心地做了大量的工作,可是每個學期仍有一小部分學生屢禁屢犯。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這一小部分學生從小學一年級到六年級進入初中,幾乎不能用分數(shù)來衡量,學習成績好也罷,差也罷,全部錄取初中學習。進入中學,課程增加,學習任務重,學習壓力隨之增加。這一部分學生由于日常不重視學習,到了初二就跟不上好一點的同學,逐漸掉隊,漸漸地就產(chǎn)生了厭學的情緒,受打工潮的影響,他們隨時想著:“混出一張初中畢業(yè)證,我就隨家人到深圳、北京、上海等地方去打工、當足療師,還夸夸其談說,我的哥哥姐姐們都在外面打工一個月賺五六千元錢。”有了這種理念和金錢觀,班主任做思想工作,一般是聽不進去的。
2、家長對孩子的偏愛現(xiàn)象嚴重
很多家長總認為多給孩子錢就表示著關心孩子,他們根本不去思考多給了錢后,他的孩子用這些錢是否會去上網(wǎng)、買煙抽、買酒喝、買禮物送給心愛的異性同學。大家眾所周知的,在小涼山貧困山區(qū)周末的大街小巷上,隨處可見在校的中小學生拉幫結伙、三五成群聚在一起以“過生日”為由,在農(nóng)家樂、酒吧、燒烤店等地方喝酒鬧事的現(xiàn)象。長期下來,在小涼山貧困地區(qū),帶有“黑社會”性質(zhì)的人都有點怕學生,見到學生的一些丑陋現(xiàn)象也只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3、班主任對違反紀律的學生教育和處理困難
教育本身不是萬能的。無論哪一所學校哪一個班級,都有違反紀律的學生。班主任對這種違反紀律的學生的教育和處理是非常頭疼的事情。雖然班主任對這些學生做了大量深入細致的思想工作,但有的仍屢教不改。
總而言之,班主任工作十分辛苦,遇到的困難很多。但是面對困難班主任不能臨陣脫逃,不能視而不見,充耳不聞,置之不理。只有尋找辦法和對策積極應對,巧妙解決這些困難。
二、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本策略
根據(jù)我班的實際情況,我找到如何應對這些困難的一些策略,可以歸納如下的幾種基本方法:
1、加強與學生的交流,促進學生發(fā)展。
為了使學生更好地進入學習狀態(tài),加強與學生的交流溝通,了解學生的內(nèi)心想法,及時加以引導,是十分必要的。班主任接管班級后應該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本著強責任心與每一個學生進行有效的交談,根據(jù)了解到的情況,有針對性的工作,及時穩(wěn)定學生的心態(tài),加強學生對自己的信心,這對學生今后的發(fā)展、進步將起到很好的作用。古語有句話說:“因材施教”。作為當代教師的我們更應該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上,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根據(jù)學生本人的心理狀況開展工作,使自己能夠根據(jù)學生不同的實際情況進行教育。不同的學生,他們生活的家庭環(huán)境、原來就讀的學校以及周邊環(huán)境是不一樣的,所以他們形成的個性品質(zhì)也不盡想同,這就要求我們在做學生的思想工作之時對這一切做充分的了解,都能做充分地考慮,只有這樣學生感覺到你處處為他著想時,他才能接受你的教育,才歡迎你,反饋率才能提高。
2、教育面向全體學生,杜絕偏“愛”現(xiàn)象
同一班級的學生,各方面的差異是明顯的,這種差異是一種客觀存在,它是班主任有針對性進行思想教育工作的出發(fā)點,但決不是班主任對學生采取不同“標準”和“政策”的依據(jù)。不能因為學生的家庭經(jīng)濟條件不一樣、社會背景不一樣、學業(yè)成績不一樣,而采取不平等待遇。否則會極大地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時也會降低班主任在同學們心目中的威信。實際上,不管處在哪個層面的學生,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心理需求:希望受到他人的尊重,希望班主任在交往中一視同仁地對待他們。作為教育者,如果不懂得學生的這種心理需求或是理論上知道而沒有在教育過程中加以實踐,則必然會導致思想教育工作無法開展。
3、調(diào)動兩個積極性
①班主任自身的積極性。班主任自身的積極性源發(fā)于對班主任工作的熱愛和高度的工作責任心,只有熱愛班主任工作,認識到這項工作的重要性,才會全身心投入地去做好這項工作。這要有賴于班主任老師不斷進行自身的師德修養(yǎng)。
②學生的積極性。班級組織是社會組織的雛形,讓學生在班級群體生活中進行著社會角色的學習和鍛煉是十分必要的,也是管理好班級的有效方法。班主任要有意識地為學生提供這種自我鍛煉和表現(xiàn)的機會,諸如實行班干部輪換制度、實行值周班長制度、實行班級活動主持人制度、實行見習班主任制度等等,這些都是充分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的有力措施。
最后,我以魏書生的一段話作為結束語:“世界也許很小很小,心的領域卻很大很大。班主任是在廣闊的心靈世界中播種、耕耘的職業(yè),這一職業(yè)是神圣的,愿我們以神圣的態(tài)度,在這神圣的崗位上,把屬于我們的那片園地管理得天清日朗,以便我們無愧于自己的學生,以使我們的學生無愧于生命長河中的這段歷史。”
參考文獻
[1] 追求德育與智育的和諧統(tǒng)一 李萬軍《中國德育》2006年第7期
[2] 林崇德,《教育的智慧》,第19頁,開明出版社,1999年。
[3] 石鷗,《德育困境中病理性說服教育及其診治原則》,《湖南師范大學學報》,19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