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兒童文學作品內(nèi)容貼近生活,充滿幻想,語言通俗易懂。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引入英美兒童文學,符合2011年發(fā)布的義務教育階段英語新課程標準,符合學生心理特征以及興趣愛好。本論文主要圍繞作品《小公主》展開教學,從其教學的重要性,前期困難預估,課前準備工作,課堂教學設計以及預期效果五個方面展開論述。
在義務教育階段,英語教學中引入英美兒童文學相關內(nèi)容,即源語言的引入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學生英語學習效率。因此在義務教育階段的英語教學中,不僅講授課本知識,還應充分利用英美兒童文學,培養(yǎng)學生英語素養(yǎng)。作品《小公主》主要描述了主人公薩拉在其父親去世前后的生活。本論文取外研社書蟲系列這一版本的《小公主》,該版本作品語言通俗易懂,符合義務教育階學生的能力與水平,這使得學生能夠讀懂該作品。
一、小學英語英美兒童文學教學的重要性
(一)課程標準的要求
2011年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課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雙重性質(zhì)。這一階段的英語課程承擔著培養(yǎng)學生基本英語素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的任務,提高學生綜合人文素質(zhì)的任務。
(二)學生興趣的要求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任何階段的學習生活中,興趣都扮演著不容忽視的角色。在小學階段,以激發(fā)興趣為主的教學尤為重要,因為這一階段的學生大多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但是其善于觀察周圍事物。這就需要教師充分了解學生,斟酌自己的教學方式。學生通過學習《小公主》,了解薩拉的學習、生活,容易產(chǎn)生情感上的共鳴,在好奇心與同情心驅(qū)動下,帶著興趣學習英語,體驗學習帶來的樂趣。
(三)教師提高素養(yǎng)的要求
作為小學英語教師,研究并學習英美兒童文學是教師提高教學質(zhì)量和水平的需要。當前,部分英語教師多度重視教學法、語言知識等,在文學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因此,面對當前的形式,教師需要提高在英美兒童文學方面的素養(yǎng),并把其有效的運用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幫助學生拓寬視野,豐富生活。這樣不僅提高了教師的科研能力和教學能力,也提高了教師的素養(yǎng)。
二、英美兒童文學教學前期困難預估與課前準備工作
(一)英美兒童文學教學前期困難預估
1.缺乏兒童文學的教學經(jīng)驗
在我國,應試教育依舊存在,學校和家長過度看重學生的學習成績,因此教師多采取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模式,教學內(nèi)容過度局限于課本知識,教學重點依照考試考點而定,這就導致英語課堂很少涉及英美兒童文學方面的內(nèi)容,教師也缺乏相關教學經(jīng)驗。在小學英語英美兒童文學教學實施的初期,教師缺乏相關的教學經(jīng)驗,不能有效的利用文學作品。此外一些教師對文學作品了解甚少,使得英美兒童文學的教學困難重重。
2.缺乏英美兒童文學的教材
語言的學習離不開語言環(huán)境以及語言文化,英語作為第二門語言,其學習與漢語的學習一樣,需要相應的語言環(huán)境和一定的文化素養(yǎng)。文學作品的學習,就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英語這方面的文學素養(yǎng),同時也符合英語學習的要求。以人教版小學英語教材為例,其課本并未選學英美兒童文學作品的內(nèi)容,也缺乏獨立的英美兒童文學作品選讀本,這就給小學英語英美兒童文學的教學增加了阻礙。
(二)英美兒童文學教學課前準備工作
(1)合適的教學內(nèi)容
首先,教師要充分閱讀并了解《小公主》這部作品,根據(jù)學生的能力和水平選取相應的作品版本。其次,作品的選學內(nèi)容要符合小學生的英語知識儲備量,使教學行之有效。最后,合理規(guī)劃教學內(nèi)容與教學課時,使教學行之有度。
(2)恰當?shù)慕虒W主體
教師選取教學內(nèi)容時,應充分考慮學生的詞匯量,保障課堂的有效性。首先,就文學作品《小公主》的而言,其教學主要針對具備800左右的詞匯量的高年級學生(4-6年級)。其次,教師也要控制將聽課人數(shù)控制在10-30人之間,讓每位學生都能夠參與課堂,實現(xiàn)課堂‘師生、生生互動’的教學模式。
(3)充分的課前準備
首先,教師需要學生提前預習所學內(nèi)容,對于《小公主》的內(nèi)容有所了解。其次,教師需要準備課程內(nèi)容相關的課件。最后,教師需要準備課程涉及的道具,就《小公主》課程設計案例而言,教師需要繪制人物頭像輔助教學。
學生在上課之前,要借助雙語書籍及同名電影對作品內(nèi)容有一個初步的了解。通過自主預習,思考作品《小公主》中的主人公薩拉的人物性格品質(zhì)。學生通過課前預習,能夠逐步形成自主閱讀的能力,進而逐漸形成自己的學習方法。
三、《小公主》課程設計
(一)對話課教學設計
本節(jié)課主要選取作品《小公主》中的幾個句子,引導學生活學活用,將英語學習與生活相結(jié)合,達到學有所用的效果。
1.授課對象以人數(shù):四年級學生,20人
2.教學內(nèi)容
Sara Crewe is seven years old, and she has long black hair and green eyes.
Miss Minchin is a tall woman in a black dress.
3.教學目標
掌握如下單詞和短語:tall, short, fat, thin, long hair,big eyes,small nose, black hair...;引導學生能夠運用 ‘... is ... ,she has ...’ 的句型向簡單描述身邊的人。
4.教學重、難點
能運用合理恰當?shù)脑~匯描述自己朋友的外貌特征,并能夠用簡單的‘...is ..., ... has ...’ 的句型來描述他人。
5.教學過程
step1
教師帶領學生學唱《My Friends》
If your friend has long black hair,clap your hands.
If your friend has long black hair,clap your hands.
If your friend has long black hair,If your friend has long black hair,
If your friend has long black hair,clap your hands.
教師跟學生做簡單的課前問候,例如:who is your friend ? What does she or he look like?
step2教師介紹一位新朋友小公主Sara,并介紹《小公主》這部作品,引出‘小公主’Sara。
分別找兩位男同學、兩位女同學分別來描述一下他(她)們心目中的‘小公主’的外貌特征。
拿出準備好的Sara的人物畫像,引導學生描述作品中‘小公主’的外貌特征。
step3列出《小公主》一書中對于主人公Sara的描述性句子并帶領學生多讀,糾正發(fā)音:
...Sara Creweis seven years old, and she has long black hair and green eyes...
step4教師組織學生做‘你說我猜’的游戲,叫5同學用所學的句子描述自己的同班同學,讓其余同學猜其所描述的對象。
6.教學評價
首先,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結(jié)合音頻、視頻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讓學生在寬松的氛圍下學習;其次,《小公主》的對話課教學中,應加強小組間的合作學習,要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
(二)閱讀課教學設計
教師在講課之前,要提前安排學生進行預習,將理解的單詞及句子勾畫出來,課堂上針對性的學習,這樣學生學習的重點突出,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1.教學對象及人數(shù):六年級,20人
2.教學內(nèi)容
節(jié)選自書蟲系列《小公主》Chapter Five The magic部分片段
3.教學目標
能夠聽、說、讀、寫如下詞匯:table, cup, tea, cake, orange, apple;能夠運用I would like to的句型;能夠運用這部分出現(xiàn)的there be 句型介紹自己的房間;能夠朗讀原文中出現(xiàn)的人物對話;能初步掌握在短文中劃找信息的閱讀方法;能就文章部分內(nèi)容進行簡單概括;能抓住文章的關鍵信息。
4.教學重、難點
學生掌握泛讀、精讀技巧;巧用I would like to...,there be ... 句型
5.教學過程
Step1教師介紹《小公主》內(nèi)容。學生快速瀏覽The magic這一節(jié)前兩段的內(nèi)容,并思考Sara感覺疲憊的原因,猜測Sara在寄宿學生過怎樣的生活。
跳讀并回答問題:學生閱讀每一段的首尾句,后回答如下問題:
Does she eat food in the evening ?
Is she hungry now?
step2學生分角色朗讀對話:
Ermengarde (unhappily):“ Does that happen often ?You never told me. Are you —are you hungry now?”
Sara( look at her):“.Yes... Yes,I am.I would like to eat that table.I would like to eat you.”
Ermengarde (jump up,and crying):“Sara,I have a box of things from home today.There's a big cake in it.I'm going to get it-now!You and Becky can eat it all!”
角色扮演過后,讓這幾位同學分別表述對話中體現(xiàn)出的Sara,Ermengarde的性格特征。
step3泛讀教學;學生再讀文章,挑出關鍵詞,簡要概括選讀這一部分主要講述的內(nèi)容并回答如下問題:
薩拉依舊在寄宿學校學習嗎?薩拉每天的生活環(huán)境是什么樣的?等。
幫助學生理清文章思路,從而對這一部分的內(nèi)容做簡要的概括。
step4思維大爆炸:學生思考為什么這一節(jié)標題為The magic(奇跡)?猜測Sara入睡后,發(fā)生了什么?讓學生暢所欲言,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學生閱讀該章第二部分,理解并回答題目‘The magic’所指內(nèi)容。
step5精讀教學;教師讓學生畫出這兩個小節(jié)中不理解的句子,講解其中的知識點以及語言文化。
6.教學評價
對于小學生而言,閱讀難度大,課堂氣氛難以調(diào)動。這就要求教師合理安排課堂,做到環(huán)環(huán)相扣而又不失趣味性。本堂課,教師首先利用作品中的對話展開教學,幫助學生體會人物的性格;其次,以問題形式展開,讓學生在好奇心驅(qū)動下帶著問題進行閱讀,從而逐漸學會如何進行泛讀。
四、《小公主》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產(chǎn)生的預期效果
(一)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學習英語
教師在教學中要逐步引導學生,學生是主體,教師只是起引導作用。教學環(huán)節(jié)有趣,教學內(nèi)容有效,這才是有效課堂。教師在講解《小公主》過后,可以組織學生分角色朗讀對話,并將故事人物的情感表達出來,學生在這樣寬松的氛圍中學習英語,沉醉于文學情節(jié),對活躍的課堂環(huán)節(jié)產(chǎn)生興趣,從而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的學習英語知識。
(二)學生逐漸提高英語文化素養(yǎng)
小學階段學生生活經(jīng)歷少,閱讀是她們了解外面世界的最佳方式,因此學生閱讀各類文學作品,再加上教師的講解,從而能夠透過文學作品,了解異國風土人情,人文習慣等。在作品《小公主》中,學生通過閱讀,了解中西方人在教育、人物外貌等方面的差異。通過這樣的課程,學生的眼界不斷開闊,不再局限于書本知識,逐漸成為一個有內(nèi)涵的英語學習者。
(三)教師逐漸提高自身教學素養(yǎng)
教師為展開有效的教學,首先需要選取與學生、教學目標相符合的文學作品;其次需要研究文學作品,將其中值得挖掘的知識點,找出符合小學生能力范圍的知識。這一過程有利于提高了自身的科研能力及創(chuàng)新能力。通過講授文學作品《小公主》,教師可以學會如何靈活的處理素材,使其符合課程標準,符合教學目標,符合學生能力。
教師在具體應用過程中,應該結(jié)合課程標準,教學重難點,教學目標等因素精心設計課程,將英美文學有效地應用,做到選材精準,恰當使用,充分發(fā)揮英美兒童文學的使用價值。本論文的課程設計內(nèi)容是作品《小公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首先應在熟悉作品內(nèi)容的前提下,選取合適的內(nèi)容進行講解;其次要合理安排課堂人數(shù),并努力營造合適的學習氛圍,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最后,在課后,教師要推薦適合學生的、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并進行必要的閱讀指導,鼓勵學生自主閱讀文學作品。
通訊作者:肖旭
(作者單位: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基礎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