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1版新《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中,就要求高中畢業(yè)生學會使用3300個生詞和400至500個習慣用語或固定搭配,并且從2013年起,逐年在高考英語《考試說明》中新增一些詞匯,以便各省市在逐步過渡到全國統(tǒng)一高考卷時達到《考試大綱》要求??梢哉f,高考對詞匯的要求越來越高。筆者對所在學校2011、2014、2017屆英語學困生的英語學習案例進行了研究,了解到他們中的多數(shù)均被詞匯問題困擾。雖然他們在詞匯學習上費了勁,但總是收效甚微;有些人也曾求助過英語老師,但常常聽到老師如是說:“背單詞是你自己的事!”由此可見在詞匯教學上教師的窘境。因此,只有率先解決教師教學理念上的問題,才能真正幫助學生解決單詞難記的問題。于是,我?guī)е@一問題和困惑,較為系統(tǒng)地學習和研究了中外英語詞匯教學法的相關理論,結果發(fā)現(xiàn)了詞塊法,即詞匯組塊法,認定它不失為解決這一難題的最佳辦法。如果教師將其應用到自己的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這將極大地有利于學困生突破英語詞匯學習上的“瓶頸”,達到在詞匯教學中“精準扶貧學困生”的效果。
一、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存在的現(xiàn)狀
在傳統(tǒng)的“中國式英語教學”的高中課堂中,詞匯(Vocabulary)、語法(Grammar)以及語音(Phonetics)已經(jīng)被當作英語教學的三大要素。于是,許多高中教師的教學理念中存在一個怪圈:學生知道的單個詞匯越多,他們的英語水平就會越高,教師的教學也就算達到了終極目的,所以英語教師通常都非常重視詞匯教學,總是千方百計地要求學生死記硬背孤立的單個單詞。然而,在學生現(xiàn)實的聽力訓練和口頭英語交際中,這種方法是沒有多大益處的。這是因為,學生花費了大量時間死背了很多單個詞匯,但卻收效甚微。通過實地調查貴州省遵義市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現(xiàn)狀及分析后,筆者認為:造成該種怪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英語教師的教學方法欠新穎:在傳統(tǒng)的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對于詞匯的學習主要是來自教師課堂上的逐詞講解,而教師講解的方法通常都是帶讀單個單詞,然后簡單解釋單個單詞的拼寫、詞義,最后則是至多給一個例句就Ok了。這種傳統(tǒng)意義上的教學方法,筆者認為,只是單單停留在學生對單個詞匯淺層意義的認知上。長此以往,這就會導致學生在口語交際以及書面表達中滿腦子都是詞匯卻不知道如何使用。
(二)學生的詞匯學習方法欠科學:隨著我國近30年來英語教材的頻繁更替,對英語水平要求的不斷拔高,于是詞匯量陡增,導致一些學生日益感覺到詞匯記憶的困難和乏味,甚至是達到了厭惡的地步。但是,為了在新課改的高考中獲得較高分,學生只好把大量的時間花在了單個單詞的死記硬背上,而忽視了在語境中的短語、搭配、句型等方面的各種正確應用,這種記憶詞匯的方法直接導致了他們陷入了詞匯量雖大卻幾乎不會正確運用的困境。
二、詞塊法教學的定義
(一)詞塊的概念及功能
詞塊理論最早是由美國語言學家Becker于1975年提出的。隨后,美國學者Michael Lewis于1993、1994年分別在書籍The Lexical Approach和A Lexical Approach中提出了詞匯組塊教學法,認為詞塊是真實交際中以高頻率出現(xiàn)的大于單詞的語言結構,它融合了語法、語義和語境的優(yōu)勢。之后,許多中外學者對詞匯組塊教學法理論進行了大量的實驗研究,證實了它的可行性和實效性。
(二)詞塊的分類
上世紀90年代,根據(jù)詞語的結構、功能、出現(xiàn)頻率、緊密程度及在篇章中所起的銜接功能,語言學家Nattinger & DeCarrico把詞匯用四分法進行了歸類。結合目前我國高中英語新課改教學實際,我認為,詞塊一般分成四類:1.聚合詞(Polywords),即固定的不可分的詞或短語如:performer,by the way;2搭配詞(Allocation wdors),即固定的形容詞-名詞型、動詞-名詞型等短語,如:a heavy rain, keep animals; 3.習慣句式詞(Idiomatic sentence-structure words),即本土英美人習慣的句型句式所組成的詞,如:There’s no doubt that..., I’m afraid...;4.句段連接詞(Sentence-and-paragraph conjunctions),即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連接詞,如:The first...,the second...,next...,finally..., 等等。
三、詞塊法教學在當前高中英語聽說課和讀寫課中的應用
按照《新課標》的教學要求,在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英語課堂教學課型,既有簡單的的聽、說、讀、寫等四種單一課型,也有聽說課、讀寫課、聽讀寫課等多種復合課型。在此,我擬就聽說課和讀寫課兩種課型談一下詞塊法的實際運用。
(一)詞塊法在聽說課型中的運用:
很多學生普遍存在類似的現(xiàn)象:在英語聽力訓練中,通常是每一個單詞都可以聽懂,但是一連起來整句話就理解不了了。詞塊法的基本記憶單位是詞塊,無論是詞塊的長度還是其內(nèi)部的結構,對于單詞來說都是較為容易記憶及理解的,并且由詞塊組成的句式相比以單詞短語組成的句式更為簡單,也更容易理解,因此,詞塊法可以提高學生聽的效率及準確度。如:2015年全國高考英語聽力卷Monolog 10: Look at this picture. It’s the London Tea Trade centre. As you can see, it is on the North Bank of the River Thames. It is the center of an important industry in the everyday life of the British people. Tea is the British national drink. Every man, woman and child over ten years of age, has an average over four cups a day, or some one thousand five hundred cups annually. About 30 percent of the world’s export of tea makes its way to London. And Britain is by far the largest importer of tea in the world.
Now in the second picture, you can see how tea is tasted in the Tea Trade Centre before it is sold. Here,.... The tasters move down the line with surprising speed, tasting from a spoon and deciding what is a fair price for each tea.
在這篇聽力材料中,如果考生抓住了聚合詞the London Tea Trade Centre(倫敦茶葉交易中心)就抓住了本文的主旨,抓住了搭配詞tea tasters(品茶師)就可以輕松地把18、19、20題選對,而17題只要聽清楚about(大約)的意思即可輕松答對。從說的方面看,詞塊法可以快速增強學生語音輸出的流利性和準確性。因此,在口語訓練方面,詞匯組塊的多寡、熟練和語境同樣極大地影響著學生口語能力的提高。正如1992年Nattinger&DeCarrico所言:人們使用語言的流利程度不取決于學習者大腦中存儲了多少生成語規(guī)則,而在于存儲了多少詞匯組塊。因此,每個詞匯組塊都有語用功能,表示同一功能的詞匯組塊以語義形式存儲于人的大腦中,提取時只需要根據(jù)具體的語境,大腦便選擇出最適當?shù)脑~匯組塊。如:當表達“問候”這一話題時,就有許多詞匯組塊:How do you do? How are you? Nice to see you. 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Yeah, I’d like to tell you… Thanks. Nice seeing you. Bye bye!.....,等等。
(二)詞塊法在讀寫課型中的運用:
當學生在閱讀英文文章時,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有意識地找出文章中的詞塊并且理解其意,然后讓學生依據(jù)文章中的例句,試著造句。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還可以增加學生英文寫作的能力,可謂一箭雙雕。在閱讀方面,首先,詞匯組塊法可以有效地幫助大腦的加速文字解碼,更加精準快捷地理解文意。在實際的英語閱讀過程中,一個優(yōu)秀的閱讀者不是把每個詞“面面俱到”,而是先識別詞匯組塊(聚合詞、搭配詞、習慣句式詞、句段連接詞),目的是找出關鍵詞(key words),迅速進行詞義的解碼和編碼,以迅速理解文意。如2016年貴州省高考模擬題:It was not his abilities but his courage that impressed me most這句話,只要抓住了It was…that…這三個習慣句式詞,就不難知道它是一個強調句,然后理解連接詞not…but…和單詞abilities, courage, impressed的意思,該長難句便不難理解了。第二,句段連接詞也對精準閱讀益處甚多,如表列舉關系的“for example, such as,etc.”,表轉折關系的“however, in fact, etc.”,表解釋說明關系的“That’s to say, in other words, etc.”,表遞進關系的“What’s more, moreover, etc.”,表總結的“generally speaking, to sum up, etc.”,等等,這些“路標型”的詞匯組塊對于語篇“文脈”的把握真是舉足輕重、不可或缺。第三,詞匯組塊還有助于學生確定文體種類,如“Long long ago, there used to be…., etc.”是記敘文,“It is commonly considered that…, but…, etc.”是議論文,“As is well-known to us all, the Kweichou Maotai Wine is…, etc.”是說明文,“May I have your attention, please!, etc.”是應用文中的通知體裁,等等。在寫作方面,詞匯組塊對高中生也很有用。第一,它可以幫助學生克服母語干擾、寫出地道美文。如:I want go Beijing.(應為:I want to go to Beijing); I think he is not right.(應為:I don’t think he is right.),等等。其次,它可以幫助學生迅速組織篇章結構、提高表達的層次感,如表示舉例的“For example, such as, etc.”,表總結的“In conclusion, on the whole, etc.”,表因果的“so that, for this reason, etc.”,表重復的“once again, as mentioned above, etc.”,等等。第三,它還有助于學生根據(jù)不同文體來組織文章框架,如記敘文的“At first, then, later on, soon, after, at last,etc.”表過程描述說明文的“To begin with, the next step, then, lastly, etc.”, 議論文的“On the one hand, first(ly), second(ly), finally; on the other hand, besides, what’s more, last but not the least, etc.”, 等等。
誠然,詞塊法,即詞匯組塊法,在目前我國的高中英語新課改中,對于在高中英語《新課標》背景下如何進行聽、說、讀、寫等課型的詞匯教學,我只是做了一些大膽的探索和嘗試。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仍然有諸多細節(jié)方面的問題還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和實踐,使之日趨完善!我堅信:只要我們?nèi)w高中英語教師在高中英語新課改中都及時行動起來,敢于挑戰(zhàn)高中英語詞匯教學這一難題,不懈努力、攻堅克難,我們就一定有希望取得成功!
(作者單位:遵義市第四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