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政治的教學是教授學生思想道德的過程,“堂堂正正的做人,踏踏實實的求學”這是身為學生應該做到的,也是作為一個高中的學生應該做到的。下文對高中政治教學現(xiàn)狀做了基本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教學策略,進一步開展有效的高中政治教學模式。尊重學生的求學,老師要認真對待每一位學生,對于他們的思想教育是不能馬虎的。高中的政治教學是每個人歷經(jīng)學生時期最重要的部分。
一、分析高中政治教學的現(xiàn)狀和存在的問題
1.因為學習而學習
到了高中很多學科都是很抽象的存在,大部分的學生開始厭煩學習,一部分的原因是因為難以接受書本的知識,學習高中政治,大部分的學生就是為了考試,甚至有的學生在課堂上根本不會去認真學習,到了快考試的時候“臨陣磨槍”,學生們認為政治的學習就是一個背誦的過程。所以他們才會在考試到臨之際加快背幾句話,幾個事件等等。
2.心理的偏科生
到了高中,有的學生會側(cè)重文理的分化,那些加重學習理科的學生對于政治是不放太多心思的,在他們眼中,學好文科的東西是對理科的“不尊重”,簡言之,就是重視理科學習的學生會把自己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理科的學習上,這樣學生在心理上對自己有一個“劃分”,對于后期的高中政治的學習是不會重視的。這樣就影響了政治的學習。
3.知識的抽象化
對于有些學生來說,學習本身是一個特別煩躁的過程,高中的知識不同于任何時期,更加的抽象。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是很難簡單理解的。需要認知的東西更多,需要了解書本以外的更多,需要思維轉(zhuǎn)化的更多。老師在講解一個知識點的時候,很多學生無法正確的領(lǐng)會老師的意思,這就產(chǎn)生了偏差,對學生的學習是滯后的。
二、對高中政治教學的不斷改善,提出有效的策略
1.教師教學的理念
高中學習中,老師有時候為了讓學生更快的提分就會忽視原始的講課。就是簡單的把考試的重點內(nèi)容打印在一張紙上,讓學生們在短時間內(nèi)去背過。這樣“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只適合短暫的學習。不適合理解性的學習。對于那些書面化的句子,老師可以用簡單明了的故事講解。比如:“一個事物的影響力,對社會的進步有什么作用?”。老師在講解的過程中可以引用當下流行的事件來進一步說明。例如:鳥叔的“江南style”是潮流的體現(xiàn)。“廣場舞大媽”的活動也是時代的進步?!罢芰康膫鞑ァ笔巧鐣陌l(fā)展?!懊餍前l(fā)起的——全民運動參賽”等,都是進步的體現(xiàn)。
2.創(chuàng)新的教學模式
(一)課堂的活躍性
現(xiàn)在高中的學習給學生帶來很大的壓力,他們的目標很明確就是——高考。這個考試其實是限制了很多有思想學生的學習。讓學生死板的去學習他們要考的內(nèi)容,學生在短時間內(nèi)要把很多知識掌握是有難度的,這個也不利于學生思維的發(fā)揮,這種學習會給學生帶來壓迫感,讓人乏味,無聊。那么,老師怎樣讓學生在課堂上充滿激情的去學習要考試的知識,這就需要老師有自己獨特的方法了。比如:高中政治中出現(xiàn)的內(nèi)容“社會的進步,怎樣順應這個時代的發(fā)展?對于這個發(fā)展過程需要我們青少年做什么?”老師在講的過程中可以引用當下很流行的詞匯,歌曲,事件,電視劇等等。時代的進步是各方面的,對于這些課堂上看不見的方面,老師可以在投影儀上給學生們展示。
例如:一段簡短的視頻,一個生動的故事,一場有趣的談論等等。
(二)學生知識面的拓展
高中的政治其實是一個拓展學生知識很好的科目,因為它不像數(shù)學,物理,歷史等,不像這些科目那么一成不變,數(shù)學就是數(shù)字: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物理:哪個科學家發(fā)明的這個物理公式就是哪個科學家,這個是無法改變的。歷史:事件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人物等,這個就是歷史的記載,我們也無法改變。但是政治就不一樣了,國內(nèi),國際的事件每天都在發(fā)生,但是所涉及到的人物、時間、地點等,卻是不一109e1a8a7dc6e5771c91c6992c7679901aca282e639407d3d1b114bf801ff8dc樣的。比如:聞名中外的國際大聯(lián)歡“奧運會”的舉辦,每年的承辦國家都不同。參賽的體育運動員每年也不一樣。就像今年很火的“張繼科、傅園慧、董力”這些國家運動員,可以說是運動界的一股清流。
老師在講課的過程中,可以適當?shù)囊眠@些學生們“喜聞樂見”的運動明星,調(diào)節(jié)課堂的氛圍,引導學生的學習。
(三)“辯論會”在政治教學中的優(yōu)勢
人們一說到“政治”。就像是國家級的任務,其實不然,就在我們的生活中,人們每天發(fā)生的事,說的話。可以說都是政治的體現(xiàn)。這些我們?nèi)粘I钪械狞c滴都是政治的表現(xiàn)。在政治課堂上也一樣,老師可以用一些簡單有趣的辯論游戲讓學生感受政治的魅力。比如:學生們分成兩個小組,有“正方”,有“反方”。老師出一個關(guān)于辯論的題目,讓學生們自由答辯。討論事物的正確與否。這個過程是一個拓展學生知識面的過程,每個學生的見解都是不同的,他們所表達的語言跟對事物的判斷也是各種各樣的。老師可以讓學生們在辯論中收獲見解,在爭論中增進友誼,在討論中加深知識的記憶。
3.迅速發(fā)展的體現(xiàn)
政治的教學就是時代進步最好的體現(xiàn),讓廣大的學生去認識事物的不同,去適應時代的進步,去享受時代的發(fā)展所帶來的便利。同樣,高中政治教學中課本也要跟著時代的進步,這種步調(diào)要一致,讓學生“平視”這種發(fā)展,不能說學生學的都是往年的事件,對于“今天”所發(fā)生的一點不知道。這就需要學生學習的書本要有“現(xiàn)代感”,學生學起來才會有興趣。對于新事物的發(fā)生,人們都抱有好奇的態(tài)度。新聞的發(fā)生會讓課堂變得生動,去深入了解新聞并結(jié)合政治的思想去闡述新聞,這是學生掌握知識有效的途徑。
(作者單位:寧夏中衛(wèi)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