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歷史是初中課程教學中的一門文字學科,需要學生通過識記來掌握學習內容,因此,多數學生對這類文字學科學習不感興趣,作為歷史學科教師,怎么讓初中歷史教學做到有效教學呢?我認為可以采取自主合作討論等形式,讓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當今世界正在發(fā)生廣泛而深刻的變化,當代中國正在發(fā)生廣泛而深刻的變革。中國在教育界掀起的素質教育正在如火如荼地向前推進。在歷史教學中,為了培養(yǎng)新時代的創(chuàng)新人才。作為中學歷史教師而言,就應該對歷史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力求做到在教學有限時間內達到教學效果的最大化,力求做到歷史教學事半功倍。
那么,在歷史教學中如何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呢?
首先,教師要摒棄在學生面前知識絕對權威的思想,高高在上的思想,而應牢固地樹立平等的師生關系的理念。做到平等地對待學生,尊重學生,相信學生。這一點是最終產生教學效果事半功倍的前提條件。因為平等和尊重學生可以增強一個人的自信心。美國著名藝術家默森說:“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倍孕判牡呐囵B(yǎng),在我們的學校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教師要給予學生平等與尊重。當學生在教師那里獲得了平等與尊重時,他們就會更加認可自己,更加接受自己,其自信心也就得到了增強。在學校生活中,學生感受到來自老師生活方面的關愛,學習方面的關心幫助,受到了老師的賞識,得到了老師和同學的信任,他們的自信心就會得到增強。特別是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每個人都有發(fā)言的權利和機會,教師在給予我們學生發(fā)言權利和機會時就能滿足每個學生在人前表現(xiàn)自己的欲望,滿足了其心理需要。在和諧的人際關系中,學生心情舒暢,智力活動就會得以正常進行,從而促進教師的教學任務得以順利完成。在這種環(huán)境中,一個性格孤僻的學生慢慢就會變得主動與人交流,變得開朗起來,一個自私自利的學生也會逐漸學會關心別人,愛護別人,由以前對班集體漠不關心而逐漸變得關心班集體來。平等和尊重還可以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美國教育家愛默遜有句名言:“教育成功的秘訣在于尊重學生。”由此可見,尊重學生在教育中起著多么大的作用。由此可見,教師倘若想讓學生發(fā)揮學習主動性,管理的自覺性,那就要給予學生信任。作為一名教師,倘若能夠尊重學生而且是基于尊重的平等。這樣才能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的教育環(huán)境,也才能讓學生發(fā)自內心去學習或做其他事情,其內心的主動性得以發(fā)揮。這樣做的結果也正好印證了孔子所說:“好之者不如善之者,善之者不如樂之者?!逼浯?,在教育教學實踐中進一步證明:教學方式決定教學效果。如果我們按照注入式教學,上課就好像在秧田式布局的課桌中灌水。滿堂講、滿堂問、滿堂練,完全使學生處于被動學習。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完全不可能調動起來和發(fā)揮出來。其結果肯定是:學生知識掌握不牢固,能力達不到鍛煉,情感也達不到培養(yǎng)。《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在深入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時,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這一目標使改變學習方式,倡導自主學習成為改革的亮點所在。由此可見,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是課程改革的首要目標。傳統(tǒng)的注入式學習方式過分地突出和強調接受和掌握,冷漠和忽視發(fā)現(xiàn)和探索。這種學習窒息之人的思維和智慧,摧殘人的自主學習興趣和熱情。它不僅不能促進學生發(fā)展,反而成為學生發(fā)展的阻力。
那么,作為歷史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中,如何實施學生自主學習呢?那就是在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中進行自主合作討論。在教育實踐中,本人總結出幾點:
(一)將學生按成績,能力差異較均衡地分成四至六人為一組。確定有能力的,而且成績好或較好的學生擔任組長。并且要做好組長的培訓工作,以便組長掌握一些基本的組織技能,同時使組長明白此項工作對自己將來的社會活動能力有很大幫助而樂意接受這一職務。
(二)教師備好導學案,結合學習重點、難點等內容在組內通過討論,最后由教師綜合確定學習目標。
(三)根據學習目標在組內進行討論、交流。小組內討論要注意以下幾點:1.明確主題。2.明確分工。3.平等、民主。4.服從管理。
(四)各組選代表就目標內容上臺展示。教師應相應地做好引導,點撥等工作。
(五)情感放飛:各組選代表上臺發(fā)表自己學習本課后的感想,從而使學生情感得到升華。
(六)教師做好小結工作。小結應包括學習內容和各小組的活動表現(xiàn)。
再次,遺忘是學習最大的敵人。大部分同學都有這方面的困惑,剛學的知識,過幾天就不記得了。為了與遺忘作斗爭,必須及時地進行知識回顧,一般安排在每節(jié)新課后,每單元結束后進行,以便有效地鞏固基礎知識,強化記憶,從而克服遺忘,使記憶更加深刻,對知識的掌握也更加牢固。
總之,自主學習不僅可以牢固地掌握所學的歷史基礎知識,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可以有效地培養(yǎng)學習的情感。真正走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在歷史教學中,還有很多的方式方法也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需要我們教師不斷地去實踐、探索、總結,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課程教學的目標,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在教學中不斷地思考和總結,努力尋找切合學生實際情況的教學方法,真正實現(xiàn)歷史教學的事半功倍,使學生的各方面素質都能得到有效地提高。
(作者單位:四川省樂山市市中區(qū)悅來鄉(xiāng)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