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小敏
摘 要: “互動交流”是小學數(shù)學課堂上的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是指教師和學生之間積極主動地進行的各種形式、各種性質、各種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響;它是教師、學生各自人際互動系統(tǒng)中的一種特殊和主要的形式,是積極思維的表現(xiàn)。良好的師生互動是班級授課制下提高教學效果的關鍵因素,其作用巨大,已逐漸引起廣大小學數(shù)學教師的重視,但在實際教學中,由于多方面原因,其有效性卻并不高,所以,探索研究以獲得正確的策略來提高課堂交流的有效性就顯得很有必要。本文從引導互動、問題互動、比賽互動、驗證互動等方面出發(fā)分析促進課堂互動交流的策略,以期提高小學數(shù)學課堂的有效互動交流。
關鍵詞: 數(shù)學;互動交流;人際
一、引導互動
在教學中教師要正確地履行自己的職責,特別是在課堂互動中要積極做好課堂的組織者、傾聽者、引導者和決斷者。在課堂互動中教師要合理安排課堂的教學時間,既要讓學生有交流互動的時間,還要有獨立思考的時間;在課堂互動中要通過營造和諧輕松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互動中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見解, 教師要做一個傾聽者,對于學生能做的盡量讓他們去做,學生能說的讓他們來說,教師決不輕易“越位”;在課堂互動中教師要對學生的活動適時地進行引導和點撥,如當學生互動方式較為單一時,可以通過啟發(fā)引導讓學生從多方面進行互動,當學生的見解和想法不全面時,教師可以通過點撥來拓展他們的思維;在課堂互動中教師要對學生互動中的觀點和意見給予明確的解答,做一個決斷者,教師要表明自己的觀點,避免學生出現(xiàn)雙方觀點相異、爭執(zhí)不下的情況,
學生則要在教師的指導下,學會正確的交流互動方法,在交流互動過程中依“法”而行,確保知識和能力得到應有的提高。一要學會表達。教師要耐心地、有意識地讓學生用完整的句子來表達自己的意思,讓學生學會用符號、線段圖、實物圖等來輔助表達。二要學會傾聽。學生要善于傾聽老師的發(fā)言,也要善于傾聽同學的發(fā)言。三要學會評價。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傾聽他人交流互動時經(jīng)常問自己:他的意見正確嗎?為什么?如果有不同意見要及時補充。在教學中要積極培養(yǎng)學生傾聽的習慣,在傾聽中結合自己的想法進行取長補短,從交流互動中獲得大量的啟示和收益,不斷地修正和提高自己。
二、 問題互動
提問一直是互動教學的傳輸載體,也是師生交流的手段和平臺。在小學數(shù)學互動教學中,要積極通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提問題、思考問題、回答問題,來激活課堂,讓學生在互動中掌握教學的知識點。同時問題的互動可以幫助學生有效集中注意力,促使學生主動思考,這樣掌握的知識才能更加深刻。在問題互動教學中,要積極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鼓勵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并鼓勵學生采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探究能力。
如在教學正負數(shù)時,當學生理解了“正數(shù)、負數(shù)”的概念后,教師提出問題:0是什么數(shù)?(正數(shù)和負數(shù)的答案都有)這時教師適時引導:仔細想一想,什么是正數(shù),什么是負數(shù)?學生通過教師的引導就能判斷出“0既不是正數(shù)也不是負數(shù)”。這樣的課堂提問抓住了知識的本質內涵,通過引導,幫助學生運用已有舊知識解決新知,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 比賽互動
在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教學的各種比賽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用比賽來消除教學的枯燥,降低教學的強制性與強迫性,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變被動為主動,來提高教學質量。特別是在互動教學中,可以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競爭和成功的機會,恰當?shù)亻_展一些有意義的比賽活動,如團體競賽、個人競賽等,積極鼓勵學生在體驗與切磋中獲取知識,培養(yǎng)學生構建數(shù)學學科知識的能力,促使教學具有很強的可選擇性與開放性,可以解放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積極主動思考的習慣。
如開展“小組競賽”,用獎勵的辦法來激勵學生,獎品就是給積極舉手的孩子加星,孩子們都想本組獲得加星,就會爭著舉手發(fā)言。別小看一顆星,這對學生也很有作用,當星累積到一定數(shù)量的時候要有一定的學習獎勵。還可以把那些不愛發(fā)言的與那些愛說的同學安排在一起,用“結對子”形式,讓他們互相幫助,相互影響。記得我們學校有一位老師在上《三位數(shù)除以兩位數(shù)》復習課時,設計了闖關奪金幣的游戲。比賽時把學生分成三大組,每答對一組題,得到一定的“金幣”,“金幣”得數(shù)最多的小組,被授予“優(yōu)勝組” 的稱號。老師把復習題一道一道地融入到闖關情境中,讓學生去闖關、去游戲、去玩,這樣就很好地激起學生的興趣,激起他們的求知欲,主動思考,積極發(fā)言,課堂效果自然很好。這一節(jié)課讓我明白,學生只有有了學習興趣,才會自主地去探究學習。
四、 驗證互動
在教學中根據(jù)學生的實際,順著學生的思路進行驗證互動,采取學生編制教學方案、教師擔任評委的互動教學模式,其目的是為了開拓學生在學習中的創(chuàng)造能力與思維能力,學生可以充分發(fā)揮自己創(chuàng)造性思維。教師也應該給予學生的教學能力更多的信任和支持,積極鼓勵,利用啟發(fā)的方式幫助學生逐漸樹立信心,拓展解題思路,提高其解決問題的能力。
如特級教師華應龍上《平行四邊形面積》,課堂中,學生提出“平行四邊形面積等于相鄰兩邊之積”,華老師并沒有立即否定,而是肯定鼓勵了學生的大膽猜想。順著學生的思路開展驗證:如果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等于相鄰兩邊之積,那么根據(jù)平行四邊形易變形的特征,變形后的平行四邊形面積與原來的平行四邊形應該相等,對嗎?學生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猜測是錯誤的。然后,老師引導學生開展新的猜測,驗證。在處理這一錯誤時,華老師充分尊重學生,將錯就錯,運用反證法,最終讓學生領悟。華老師這一節(jié)課讓我明白,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創(chuàng)設一個允許學生出錯的課堂,把信任的微笑帶進課堂,把激勵的目光帶進課堂,讓他們沒有因為答錯而被老師斥責的憂慮,也沒有被同學譏笑的苦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