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正任
摘 要:伴隨著新課改的頒布,基礎教育課程開始實施,作為整體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導入情境是其他的教學模式所不能比擬的。導入情境設計不僅是新課改的內在要求,更可以糾正現(xiàn)代教學存在的弊端。本文將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學作為實踐基礎,闡述了導入情境的內涵及形式,并探究了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對思想品德課堂導入情境創(chuàng)設提出了改進措施。
關鍵詞:初中思想品德;課堂導入;研究
加強對初中思想品德的課堂導入可以從多方面拓展科學視角,引發(fā)教育工作者對課堂環(huán)節(jié)的關注,增強嚴謹教學的科學性。此外還能優(yōu)化思想品德的相關知識及德育理論,激發(fā)學生對于科學的求知欲,并促使學生將德育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
一、 導入情境的內涵及形式
(一) 課堂情境導入的內涵
教學本身應該是可以讓人愉悅的藝術表達,意思就是在授課和聽講兩者之間,學生和老師是可以共同度過輕松快樂的時光的,這是一種來源于內心深處的感受。因此教育工作者不應該僅僅做一個簡簡單單的知識傳播者,而應當進行藝術形式的表達,這一種藝術也正是導入情境的一個開端。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老師可以翻閱大量資料,查找學生可能感興趣的、能和課堂相結合的知識,豐富課堂氛圍,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 課堂情境導入的形式
情境導入:教師以口述的形式制造一個想象空間,開發(fā)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然后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最后再導入課程。多媒體導入:隨著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教學模式開始多樣化,多媒體教學能讓學生更直觀地了解到事物本身的形式。教師可以收集相關的圖片、視頻、音樂等將學生帶入間接學習環(huán)境。以學生為主導:讓學生通過表演、辯論、小品等藝術形式參與到其中,從中展開自我思考,帶動學習氛圍。教師只需要控制時間,引導學生之間的互動。復習式導入:在學習過程中溫故而知新,將已經(jīng)學習過的知識進行再次梳理,讓學生在已經(jīng)學習過的知識里面發(fā)現(xiàn)、分析問題,從而提高學習能力。機動式導入:這種模式主要用于在課堂中或者課堂前,利用刻意制造或者無意發(fā)生的事情引出教學,讓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新鮮感,但是這種方式對教師的教學素質要求極高,過度使用容易適得其反。
二、 初中思想品德課堂導入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 忽略課堂導入
在現(xiàn)在的教學中,很多的學校思想品德老師一個人要帶好幾個班,有的地方教師資源更為稀缺,需要帶整個年級的課程,因此教學實踐比較緊張,教師的精力也有限。為了抓緊時間,很多教師爭分奪秒地進行知識講解,幾乎沒有課堂導入的環(huán)節(jié)。一般的教學開頭都是“今天我們來學習……”這種情況在思想品德教育中更為突出,學生的注意力還沒轉移過來,課程已經(jīng)開始進行重點講解,導致后期的教學效果不理想,久而久之學生也會失去興趣。
(二) 方式單一,思想僵化
教師在授課前的備課內容可能有考點講解、重點分析、教學材料,能對教學導入提前備課的教師很少,因此導致有的教師有課堂導入的想法,但是都無法合理地運用,導入的方式枯燥、單一、效果差。有些學生的答案只是為了順應教師的導入模式。而有些模式的問題幾乎不需要思考就能回答,這會限制學生的思維,扼殺學生的想象。
(三) 內容離題,材料雜亂
導入內容的設計原則上應該和課程內容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但有的教師忽略了教學本質,引用的材料脫離了教材。例如:七年級上冊有一篇課文叫《拒絕不良的誘惑》,有一位教師在進行課堂導入的時候,給學生講了一個這樣的案例:“山東某中學的一名初一學生,在游戲廳認識了一位朋友,后來為了所謂的行俠仗義,購買了這位朋友向他推薦的毒品,這位年僅14歲的初中生在家中吸食過量的毒品后,當場死亡。”案例展示結束老師告訴學生最終得出結論是“不良誘惑存在我們身邊,危害我們的成長,我們應該拒絕這些誘惑?!边@個案例看上去與課文相關,實際上這個案例只是提到了不良誘惑中的毒品,并沒有明確表達不良誘惑的危害,反而會需要學生再次思考,徒增學生的學習負擔。
三、 導入情境創(chuàng)設在初中思想品德課中運用的措施
(一) 緊扣教學目標,深入研究材料,充分了解學生
在導入情境創(chuàng)設時,教師應該積極籌備教學目標和重點,在教學中激勵學生,讓他們發(fā)現(xiàn)自己身上的發(fā)光點,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保持公平、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交流的關系,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積極展開情境創(chuàng)設。例如:在講到八年級上冊第七課第二節(jié)《禮儀展風采》時,可以讓學生相互進行現(xiàn)場表演,展示同學、長輩、朋友之間的禮儀,以及家庭代課禮儀、餐廳禮儀、接打電話的禮儀等等,從而引發(fā)學生對中華民族禮儀之邦的深度思考。
(二) 尊重學生主體,發(fā)揮引導作用
導入情境時,教師應該尊重每一位學生的差異,每位學生都有自己的性格,分析事物的方式和邏輯思維各有不同,不能因為學生的不同想法而忽略對學生的關注。要包容學生的不同性格,創(chuàng)設出具有針對性的情境。例如:以前聽課的時候有一位老師講解到《學會拒絕》這篇課文,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這樣的故事:一只蝙蝠每天都吸食大象的血液,一開始大象會用耳朵拍打蝙蝠,但是后來他不以為意。畢竟蝙蝠很小,也吸不了多少血,而大象卻那么大,可是結果大象死了。老師提問“大象為什么會死?”這時,學生就會發(fā)散思維,相互交流,找出問題答案。老師要對不同的答案進行分析,充分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的思想。
(三) 關注學生的生活
情境創(chuàng)設離不開生活,因此老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導入情境。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變化,尤其是性格內向學生的心理變化,防止學生因為家庭、同學之間的原因影響到情緒。同時要鼓勵學生在學習思想品德課程之后提升自我素質和修養(yǎng),將其運用到實際生活中。例如,讓學生每一天做一件好事,可以是喂流浪狗、撿垃圾、給街邊的樹木澆水等,讓學生在生活中做一個善良的人,潛移默化地影響其今后的人生。
四、 結束語
伴隨教育的改革步伐和發(fā)展歷程,導入情境教學打開了新的教學視角。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情境的導入更容易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相信隨著科學和教育的不斷優(yōu)化,將來一定會產(chǎn)生有效的理論指導,讓中國的思想教育和情境導入得到進一步創(chuàng)新升級。
參考文獻:
[1]孫紅艷.增強思想品德課情境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2.
[2]葉婷.初中思想品德課堂師生互動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3.
[3]鄔碧霞.情境教學在初中思想品德課中的運用[D].呼和浩特:內蒙古師范大學,2015.
[4]王慧穎.初中思想品德課堂導入現(xiàn)狀及應對策略[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