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文??
摘 要:紅色文化是具有中國特色的一種先進文化,它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由人民群眾及先進分子經過了長期的革命和建設,在特殊年代所共同創(chuàng)造的一種文化形式。它有著豐富的革命精神,也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品質,具有厚重的文化內蘊,對于中國共產黨人來說,也是一種寶貴的精神財富。紅色文化有很多極具代表性的內容,如長征精神、雷鋒精神、劉胡蘭精神等。在新的時代與社會形勢下,這些紅色文化仍然散發(fā)著自身獨特的光彩,利用它們來對中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有著非常重要的歷史意義與現(xiàn)實意義。
關鍵詞:紅色文化;中學生;德育教育
紅色文化是具有中國特色的一種先進文化,它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由人民群眾及先進分子經過了長期的革命和建設,在特殊年代所共同創(chuàng)造的一種文化形式。它有著豐富的革命精神,也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品質,具有厚重的文化內蘊,對于中國共產黨人來說,也是一種寶貴的精神財富。紅色文化有很多極具代表性的內容,如長征精神、雷鋒精神、劉胡蘭精神等。在新的時代與社會形勢下,這些紅色文化仍然散發(fā)著自身獨特的光彩,利用它們來對中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有著非常重要的歷史意義與現(xiàn)實意義。
一、 將紅色教育融入中學德育教育中的意義
(一) 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
當前社會獲取信息的渠道非常多,中學生的防范意識比較差,如果全都不加甄別地接收,學生很容易誤入歧途,導致難以承受的后果。學生在學校中接受正規(guī)教育,因此,在課堂教學中開展紅色文化教育就對學生的學習非常有利,無論是環(huán)境還是資源,都有其自身獨特的優(yōu)勢。我們要將課堂充分利用起來,在小學生的心中播下一顆紅色的種子,幫助學生自覺抵制社會和網絡上一些不良信息、不良風氣的侵害。
(二) 對學生的觀念進行及時引導
在中學階段,學生的道德觀、價值觀處于基礎階段,因此他們的思想觀念就具有很強的可塑性,這個階段也是他們成長的關鍵時期,需要有科學的、健康的思想來指引他們前進的道路。紅色文化具有健康、積極、樂觀的精神,它能對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起到很好的鼓舞和激勵作用。因此,對于中學生來說,紅色文化猶如重要的精神食糧和道德養(yǎng)分,用它來滋養(yǎng)學生的靈魂,肯定會使學生受益終身。
(三) 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
當前很多中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受一些消極因素的影響,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比較少,很少有人能夠積極、主動地與他人進行溝通,因此,學生的合作精神與團結意識、集體意識都比較薄弱。在紅色文化中,有很多在困難時期大家齊心協(xié)力、團結協(xié)作、相互扶持的動人故事,這些故事都可以用來對學生進行團結協(xié)作精神的培養(yǎng),如長征路上的故事、大慶油田的故事等。
(四) 培養(yǎng)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
吃苦耐勞精神是現(xiàn)在的中學生最為缺乏的一種精神品質,因為當前學生的學習任務都非常繁重,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思想的影響,很多家長都對孩子嬌生慣養(yǎng),只要家長能代勞的就不讓孩子動手,這就導致學生遇到一點困難和挫折就畏縮不前,吃不了半點苦,也沒有獨立生活的能力。因此,我們很有必要對學生進行吃苦耐勞精神的培養(yǎng),這不僅對學生的成長健康有利,也能促使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對于“苦樂觀”,紅色文化中有這樣一句話:苦不苦想想紅軍兩萬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輩。對于中學生來說,這些革命先烈以及英雄勞模的苦樂就是他們最好的精神食糧。
二、 將紅色文化與中學德育教育進行有效的融合
(一) 開設以紅色文化為主題的德育課堂教學
在學校教育中,課堂教學是一個主要途徑,因此我們可以開設以紅色文化為主題的課程,通過課堂教學來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四點:一是要選擇一些與中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相符的、能夠吸引學生興趣的主題,要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來進行選擇。二是要保證一定的課時,因為紅色文化的滲透不是一夕之間可以完成的,我們不僅要在德育課中進行融合,還要保證有一定的專題課時。三是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與講課質量,老師講的故事學生愛聽,他們在入耳的同時才會入腦、入心,被故事中的人或事所感動,產生共鳴。四是教師要鼓勵學生講故事,加深學生的印象,通過師生互動深化教學效果。
(二) 帶領學生閱讀與紅色文化相關的課外書
紅色文化有著豐富的資源和深刻的內容,它的分布非常廣泛,可以應用到教育中的范圍也非常寬,尤其是那些紅色文化的書籍,其中的內容真實,感情豐富,有很強的閱讀性與思考性。教師要多推薦學生閱讀一些紅色文化書籍,幫助他們了解那些革命英模以及先進人物是怎樣為了新中國的成立與民族的發(fā)展拋頭顱、灑熱血的,那些感人的事跡能夠激發(fā)學生對于祖國的熱愛之情,也會使學生學會珍惜當前的幸福生活。
(三) 教唱紅色歌曲
紅色歌曲是在那個特殊的時代產生的,它的旋律簡單、朗朗上口,在激勵人的精神與教育方面產生了重要的作用,好幾代人都對這些歌曲有著不解的情懷。適合中學生唱的紅色歌曲有很多,如“紅星照我去戰(zhàn)斗”,“唱支山歌給黨聽”等。教師要為學生講清這些歌曲的背景以及它們所蘊藏的內涵,每首歌曲表達了怎樣的情懷,結合具體的情境和學生一起唱。如進行團隊活動時,就可以教學生唱“團結就是力量”;在雷鋒紀念日——3月5日時,可以教學生唱“學習雷鋒好榜樣”。這些歌曲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追憶那段歷史,在緬懷先烈的同時激發(fā)學生的報國熱情,陶冶學生的情操,使學生的心靈得到凈化。
(四) 為學生營造紅色文化的環(huán)境
如果學生能夠長期處于一種與紅色文化相關的環(huán)境中,不斷地對紅色文化進行耳濡目染,他們的精神就會不知不覺地受到浸染,得到無聲的感化。因此,我們很有必要對學校里的紅色文化進行全面建設。首先,我們可以利用黑板和櫥窗進行紅色文化宣傳,每周設定一個紅色文化標語;其次,我們可以充分發(fā)揮校園廣播的作用,在課間為學生播放一些紅色文化的音樂和詩歌等;最后,我們還可以利用升國旗、唱國歌等活動為學生營造紅色文化的氛圍。
三、 紅色教育實施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紅色教育并不是一個短暫的學習過程,它需要我們長期堅持,將其作為學校的一項長期任務來抓。教師要不斷地對紅色教育的教學方式、教學手段進行更新,使紅色教育更具實用性、趣味性和針對性,化難為易,將抽象的道理進行逐步的細化,使之成為一些學生可以體會得到的小道理,使學生對紅色教育產生認同感,深化認識。
總之,紅色教育是一個長期、系統(tǒng)的工程,我們要堅持不懈地做下去,并將其作為學校在育人方面的一項長期任務抓好。我們要將那些具有教育意義的元素融入教學中來,促進多方融合,對教學方法進行不斷的創(chuàng)新,增強紅色文化教育的實用性、針對性和趣味性,鼓勵學生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共同踐行紅色文化主題活動,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將紅色文化教育的結果變?yōu)閻奂w、愛社會、愛祖國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