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芳??
摘 要:步入高中階段,生物教材的學習難度和深度都大有加大,隨著當今社會的飛速發(fā)展,生物學對社會的貢獻也不可小視,高三的生物在高考中具有一定分量,學習起來有一定難度,但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生物成績的提高,需要我們從基礎、實驗到習題,層層入手,慢慢疏通,日積月累,一旦有了一定的習題量積累,就會使生物學習輕松很多。本人通過對高中生物這些年的教學經(jīng)驗,從多種角度闡述在高三生物復習教學中的教學策略和技巧,探求提高高三生物復習教學質量的方法,讓教師與考生在復習中都能事半功倍,在高效中取得成績。
關鍵詞:高中生物;基礎教學;復習策略
高三階段是整個高中的重中之重,主要以復習為主。從2016年開始福建高考改用全國卷,難度相對來說有所提升。但備考是無捷徑可尋的,教師在復習中一定要把握重點,方向明確,思路清晰,最終達到提升學生對知識的認識和運用能力,我有以下幾點建議:
一、 做好基礎知識復習
生物學習中,基礎知識的積累是最重要的一環(huán),一個生物學的好的人,一定具備了大量的基礎知識量,許多知識點不僅能脫口而出,還能寫出來,并可以很好地加以利用。對于高三學生來說,必須掌握每個章節(jié)的基礎點,但掌握每個基礎點也并不容易,老師可利用一些新穎的方式,比如情景刺激法,使用幽默、夸張的教學語言感染、吸引學生。
教學幽默在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應用,避免了“板著面孔說教”而引發(fā)的學生憎惡情緒,而是在笑聲中引發(fā)學生意味深長的思索或茅塞頓開的愉悅。
案例:當同學們昏昏欲睡時,我在講臺上激情飛揚地說:“同學們,你們現(xiàn)在這樣的狀態(tài),便像是注射了過量胰島素后的癥狀。也有點類似缺少甲狀腺激素后的癥狀,慵懶而無活力。那么,同學們是被注射了過量胰島素,還是甲狀腺被切除了呢?”學生一聽樂了,沉悶的氣氛一掃而空。有時,學生上課過于活躍,常常漫無邊際地插嘴。對此,我對學生說:“同學們是不是把酶加多了,反應如此激烈。若再不降溫,老師可要加水稀釋了。”學生們一聽笑了,態(tài)度一改從前。
也可以分組互動互背,分組最重要的是及時復習。學習生物需要長時間的積累與練習,否則很容易前功盡棄。老師要時刻提醒學生,用大段的時間背知識點、做習題,效果并不好。長時間枯燥記憶易造成催眠效應,以致于做題的時候犯困。因為生物學的知識量很廣,所以要加強課外補充,比如看電影紀錄片、介紹生物著作等。
二、 加強實驗教學能力培養(yǎng)
生物學實驗是生物課程中最重要的一環(huán),高考實驗題占分比例比較大,主要對考生平時的實驗綜合知識進行考核。高中生物是建立在實驗過程與實驗結論上的基礎學科,實驗與探究能力是生物課程學習中重點培養(yǎng)的核心能力之一。實驗專題具有一定的發(fā)揮空間,理解能力、獲取信息的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等三大能力在實驗題的考查中亦能體現(xiàn)。因此,實驗專題一直是高考熱點?;A實驗部分中包括所有要求在實驗室中親自操作的實驗,在充分了解原理的基礎上掌握詳細流程。
實驗設計與分析部分重點為了解決全新的驗證性和探究性問題(都是課上沒講過的實驗)而采取的一般應對策略。教材各處的生物學史中的經(jīng)典實驗除了對材料進行分析,還需要掌握實驗的方法、過程和結論,這一塊內容學生必須識記,學生可以從這些經(jīng)典實驗中學習到解決實驗問題的一些方法。
生物工程部分為選修三的內容,與基礎實驗部分相比,具有重原理、輕操作的特點。通過以上四部分的重點復習,學生們將成為解決實驗問題的高手。教師應抓緊對實驗題的練習,讓考生們在高考中盡量做到不丟分、少丟分。
三、 優(yōu)選資料與練習
復習課需要學生與教師共同合作,學生提出問題,老師解決問題,所以復習課的目的是對知識進行深度解析、整合和綜合性應用,而當前復習課存在的最大的問題之一是老師講的時間長,學生練的習題多,效果卻不理想。目前我國高考模式多樣,資料繁多,但是很難有現(xiàn)成的教輔能完全適合現(xiàn)在學生的復習。所以復習中教師要減少對教輔資料的依賴性,要敢于跳出題海方式,進行自主化復習課堂,教會學生學習方法,培養(yǎng)能力,提高素養(yǎng),練習堅持精益求精的原則,精選精練。我認為在高三復習階段選題和課后習題的選擇應該有以下原則:
1. 有針對性
題目的選擇應緊緊圍繞著所復習的知識點展開,特別是結合重點的知識內容。
2. 要有典型性
在所選的例題當中應該包含基本實用的解題方法,使學生能將提取的規(guī)律,用于解決新問題的過程中,同時可以對學生解題過程的規(guī)范性進行培養(yǎng)。
如變式題【2010蘇錫調研】格里菲思用肺炎雙球菌在小鼠身上進行了著名的轉化實驗,關于實驗不正確的是( )
A. 說明了肺炎雙球菌遺傳物質是DNA
B. 說明了R型活菌在一定條件下能夠轉化為S型菌
C. 說明了R型活菌是無毒性的
D. 說明了加熱殺死的S型菌是無毒性的
【解析】 格里菲思的實驗屬于體內轉化實驗,不能證明遺傳物質是什么,只能證明S型細菌有能讓R型細菌轉化的轉化因子。
3. 要有能力提升化
綜合題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審題能力,突出對思路方法的提煉,加強學生對知識整合、運用的能力,通過一題多解,題型或問題情景變化,促進學生發(fā)散思維,獲得熟練解決問題的技能。
4. 要有分層性
面向全體學生,適合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復習課中整合的練習可以是由高考題中的代表性題、教材課后練習中的典型題,教輔練習中的優(yōu)質題的整合、變式和拓展而來,還可以收集學生作業(yè)中錯的較多的典型題目,由于題目是來源于學生之中,能引起學生的重視,達到有效復習的訓練目的。如以“種群數(shù)量變化”一節(jié)課的復習為例,三道例題的選擇分別來自高考試題2013年重慶理綜、2010年福建理綜和2011年江蘇理綜,重點圍繞λ值、K值、K/2值的理解和應用,圖表、曲線的分析以及實驗的基本設計思路分析,并涉及用文字、曲線、圖表表述生物學史實的訓練,瞄準考綱考查重視基礎,考查能力的要求。按上述原則優(yōu)選和精選復習資料和練習,這樣的復習就具有高效性,當然做好上述工作需要教師在備課環(huán)節(jié)下大工夫,花大量時間,最后得到的效果自然是磨刀不誤砍柴工。
四、 在教學中要有明確的任務
復習課要有效并高效地進行,首先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明確的教學目標是教學有效的前提,教學目標是每堂課的方向,是判斷教學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據(jù)。作為高三教師必須明確高考考綱要求,把握好高考命題特點和脈搏,采用行之有效的復習方法,才能達到培養(yǎng)能力、提高素養(yǎng)、輕松迎考的目的,因此復習必須有明確的教學目標。而明確教學目標的制定,需要教師深入研究課標、教材、考綱與考試說明的關系,研究近幾年課標地區(qū)的高考試題及各省的高考試題,結合學生原有認知條件、情感態(tài)度之后才能確定準確,此目標應該在復習課的教學過程中起明確的任務導向作用。在復習課中只有讓學生明確任務指向,清楚地知道“為什么這樣做”“怎樣做才能達到目標”,才能不斷激起學生“跳起來摘果子”的熱情和欲望,開發(fā)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而復習課只有圍繞目標,環(huán)環(huán)相扣,才能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谏鲜龌A,我將高三復習的目標定為終極目標、階段目標、課時目標。一輪復習目標是:以抓基礎為主,加強生物基礎知識復習,訓練基本技能和方法,構建生物知識網(wǎng)絡;二輪復習目標是:整合教材知識,注重拓展遷移,提升解題能力。環(huán)節(jié)目標的制定是通過對復習的每一個章節(jié)、每一個知識點,搜集近幾年來相關考題,特別是經(jīng)典題,仔仔細細地解析和研究一遍,目的是親身體驗試題賦予知識與技能、方法與過程的考核要求,分析解決常規(guī)題、典型題的切入點,知道考查重點、考查能力要求、研究相關試題可能存在的命題空間后才能準確確定,以達到以少勝多的有效復習效果。
五、 進行高效的師生互動復習
在復習階段,教師要體現(xiàn)知識讓學生梳理,規(guī)律讓學生發(fā)現(xiàn),體系由學生構建,錯誤讓學生判斷,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一節(jié)高效率的復習課不應當是教師“講多少”,而在于學生能“學會多少”,若能將“學會”變成“會學”,則是達到這一目標的最高境界。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經(jīng)常會碰到學生在做綜合題時由于審題思路偏差而造成嚴重失誤,突出表現(xiàn)在:①讀不懂題意,不知道該用哪一知識點解答;②不會讀圖,不能從圖、表中提取信息;③不能用學科術語規(guī)范表達,究其根本原因還是對知識的理解不準確、把握不到位、知識體系不完整,因而不能靈活運用。而復習課中,應多讓學生主動參與,知識點經(jīng)過學生自己的仔細梳理,構建知識網(wǎng)絡,問題經(jīng)過學生自己動腦思考,知識在學生心目中會更清晰,掌握更牢固,答題時才能“呼之即來”。復習過程中,老師只針對重難點知識進行點撥,時間10~15分鐘,其余全是學生按復習的目標在活動,如知識梳理,知識網(wǎng)絡的建立,背關鍵語句,例題的解題思路分析,問題串的思考回答,達標練習自查,最后的小結應全是交給學生自己做。
小結:總之,作為一名高中生物教師,我有責任讓高三的生物復習變得更高效,明確復習,不斷創(chuàng)新復習策略,讓自己的教學水平更上一層樓,讓學生們都考出理想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