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是有幾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現代的教育不僅要求高中生專注文化課的學習,進行德育教育也勢在必行。
關鍵詞:數學教學;滲透;教學思想
作為一名高中數學教師,如何在數學學科中滲透德育培養(yǎng)理念,以體現“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思想?結合高中數學課程教學,談一談我的幾點體會。
一、 數學教學中滲透愛國主義精神教育
教師的任務是“傳道、授業(yè)、解惑”,還要擔負培養(yǎng)學生樹立自我遠大的目標,引導受教育者自我教育。課上我們可以通過一些科學巨匠們的事例,如陳景潤、楊振寧等來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點燃學生熱愛黨、熱愛祖國的情與火。
二、 數學教學中珍視學生的體驗,不斷鼓勵支持
學生的智能發(fā)展都是不均衡的,都有智慧的強點和弱點。所以我們在教學上不要因為學生的成績差,就對他一棒子打死,否定他的一切。我們應該尊重他們的差異,因材施教,找到他們的閃光點。這不由得讓我想起了一個化學家的成長歷程。
奧托·瓦拉赫是一位著名的化學家,曾經榮獲諾貝爾化學獎。他的成才過程極富傳奇色彩。據說,瓦拉赫在開始讀中學的時候,父母為他選擇的是一條文學之路,一個學期下來,老師給他寫下這樣的評語:“瓦拉赫很用功,但過分拘泥。這樣的人即使有完美的品德,也絕不可能在文學上發(fā)揮出來。”此時,父母只好尊重兒子的意見,讓他改學油畫??赏呃占安簧朴跇媹D,又不會潤色。對藝術的理解也不夠,成績在班上倒數第一。學校的評語比上一次更令他難以接受:“你是繪畫藝術的不可造就人才?!泵鎸θ绱恕氨孔尽钡膶W生,絕大部分老師認為他成才已無望,只有化學老師認為他做事一絲不茍,具備做好化學實驗的素質,建議他試學化學。父母接受化學老師的建議。這下,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一下被點燃了。文學藝術的“不可造就人才”一下子變成公認的化學方面的“前程遠大的高材生”。在同類學生中,他的成績遙遙領先。
瓦拉赫的成功,說明這樣一個道理:學生的強點與弱點真實存在,這就需要作為引導者的我們,幫助學生找到自己的優(yōu)勢,并使其發(fā)揮最大的潛能,便可以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后人稱這一現象為“瓦拉赫效應”。
我們應該把每一個學生當成瓦拉赫,只不過有的已經找到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努力方向,有的還沒有找到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努力方向,我們要對他們進行良好意志品質的教育,引導他們找到方向后,持之以恒,堅持不懈地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
三、 在問題解決中培養(yǎng)學生嚴謹的作風和創(chuàng)新精神
數學問題的分析與解決需要解題者有著嚴謹的分析問題以及科學的推理方法,這一點在數過程中得到完美的體現。通過學習數學的推理證明學生可以真正地體會到數學與其他學科的互補性,初步體會科學的方法論在日常生活的作用。如學習數學歸納法這一章時,可以通過多米諾棋牌的運動,讓他們體驗數學的嚴密性,也便于他們理解證明中為什么假設n=k命題成立,再證明n=k+1命題成立,原命題才成立,體會證明的過程。同時,學習數學的推理證明有助于學生更完整更準確地認識到數學不僅僅是演繹科學,更是歸納的科學;有助于學生形成歸納推理的思維方式,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為將來合理地提出新思想、新概念、新方法奠定好基礎;有助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科學態(tài)度和嚴謹的學習作風,形成言之有理、論證有據的習慣。另外,在數學教學中對于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也有著很好的作用,我們都知道在數學問題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問題可以通過多種方法解決,比如,求函數f(x)=cosx,x∈[0,2π]的圖像與y=2圍成一個封閉平面圖形,則求這個封閉圖形面積。在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們分小組進行討論,通過幾何法中的割補法,順利轉換成一個矩形的面積,或者通過代數法中的定積分運算,求曲邊圖形的面積。以上幾種方法均能解決問題,但是需要同學們耐心、細心的發(fā)現。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多給予學生鼓勵與支持,讓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多問幾個問什么,多從幾個角度進行想象解決問題的方法,并形成良好的習慣,這對于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具有好處。
四、 通過數學的教學對學生進行美育培養(yǎng)
大多數人都覺得學習數學太抽象,枯燥無味。但是,當你經過思考、分析、運算終于解決問題的時候,會是何等的愉悅與快樂呀!這種對科學問題的好奇、求解的欲望、解決之后的快樂,是數學的精神魅力所在,更是人生必不可少的體驗。
數學是科學的語言,精練、簡約、明晰,數學概念、性質、法則敘述得準確、精辟;數學公式、定律表達得簡單明快,無疑都給人以一種簡潔的美感。在上“軸對稱圖形”這課時,我發(fā)現這節(jié)內容正是一節(jié)典型的展現數學美的好教材。對稱是美的一種表現形式,繪畫中有時追求對稱,文學作品中也利用對稱手法來體現音韻美和節(jié)律美。生活中對稱的圖案和建筑物更是到處可見。數學中,對稱美也具有重要的地位。軸對稱圖形它不僅是美的,而且也是十分有用的。于是我收集了大量的生活中運用的對稱美的圖片,一開始就以圖片的形式讓學生進行環(huán)球旅行,然后提問:這些地方美嗎?請你說說它們?yōu)槭裁疵?。然后請學生找找它們的共同點。讓學生深切地感受到因為它們是軸對稱圖形,所以它們給人們美的享受。
總之,教書育人是一項長期的工程,在教書的過程中我們在傳播知識的同時,還要潛移默化地進行德育教育,做到兩者一起抓,提高學生的思想素質,為國家培養(yǎng)出更多的德才兼?zhèn)涞膬?yōu)秀人才。
參考文獻:
[1]孫業(yè)民.聚焦三角形中的數學思想方法[J].中學生數理化(七年級數學)(人教版),2010年03期.
[2]林忠宋.滲透“轉化思想方法”,實現“漁識”之悟[J].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2011年05期.
作者簡介:
李立娟,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區(qū)第一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