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國鋒
摘 要:經營煤礦就是經營風險。作為技術使用者的煤礦礦工擔負相應的法律責任和倫理責任。礦工承擔倫理責任的路徑有兩個方面:加強礦工承擔技術風險倫理責任的教育;增強倫理困境的責任選擇能力。
關鍵詞:技術風險;技術主體;礦工;倫理責任
技術風險與技術使用主體密不可分,理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和倫理責任。而經營煤礦就是經營風險,煤礦風險由煤礦共同體承擔,作為技術使用者的煤礦礦工同樣擔負相應的法律責任和倫理責任。煤礦共同體經營煤礦造成空氣、土壤、大氣的污染,影響未來人類的生存發(fā)展,但難以收到倫理責任追究,作為具體技術使用者的礦工也有相應的倫理責任。目前,礦工的倫理責任還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因此,重視煤礦礦工的倫理責任對規(guī)避煤礦技術風險和可持續(xù)發(fā)展有重要意義。
一、礦工的倫理責任
責任指的是某個崗位或角色應有的職責,意指分內應做而沒有做好的事所承擔的義務。法律責任不同于倫理責任,法律責任追究行為的后果及行為后果產生危害性的違法行為。責任倫理學認為,由于行為者履行責任的行為在時間上是一個過程,因此它要求行為人在行為發(fā)生之前就能預見行為完成之后可能產生的結果,并努力克服負面的東西以盡到行為者責任。這種倫理責任通常分為前瞻性責任和后視性責任。前瞻性責任指責任主體對自身行為導致的可能結果的預判。約納斯給出了這樣一個預測原則:“對不幸的預測應該比對福祉的預測給予更多的關注?!焙笠曅载熑沃笇ω熑沃黧w的行為后果進行道德評價,以懲惡揚善。
礦工是指從事煤礦工作的技術人員。我國只有部分煤礦實現(xiàn)自動化、智能化,部分礦井裝備比歐美國家落后,勞動效率低,屬于勞動密集型行業(yè);部分礦工是煤礦相關專業(yè)畢業(yè)的專科、本科、碩士研究生,具備煤礦專業(yè)知識與技能,但有部分礦工知識水平低,技能不足。所謂煤礦礦工的倫理責任,指煤礦礦工從事煤礦生產等技術使用過程導致的可能后果預判的前瞻性責任和行為后果的倫理評價,包括煤礦事故對未來人類生存的影響與生態(tài)環(huán)境長期影響的價值判斷,以及由此承擔的倫理責任。礦工的倫理責任超越煤礦事故追究礦工的法律責任和煤礦紀律、規(guī)章條例處罰,進一步從責任意識、責任能力、責任后果追究礦工的倫理責任。
煤礦礦工倫理責任有其學理基礎。出現(xiàn)煤礦事故,追究相關人員的法律責任,對黨員給以黨紀處分。第一,礦工作為煤礦共同體的一部分,作為技術使用者,理應對技術使用導致的后果承擔法律和倫理責任。從哲學上講,責任觀念與因果性聯(lián)系在一起。既然技術主體是技術風險的始作俑者,他就應該對自己“制造”出來的技術風險“負有因果關系的責任”[1]。同理,作為技術使用者,在使用技術時“制造”的技術風險負有責任。煤礦作為技術使用的共同體有責任,作為具體技術使用者的礦工也有責任。礦工使用煤礦技術從事煤礦生產,在礦建、綜采、運輸?shù)拳h(huán)節(jié)規(guī)范操作是遵守煤礦安全紀律的表現(xiàn),也是礦工職業(yè)倫理的需要。如果不按照規(guī)范操作導致責任事故,既要受到紀律處分乃至法律制裁,也需要追究相應的倫理責任。第二,礦工不僅被動遵守操作規(guī)范,更要積極識別煤礦工程實施進程中潛在的技術風險責任。礦工活動在生產的第一線參與整個工程的實施,是煤礦工程的具體操作者與實施者。由此決定,作為熟練操作煤礦工程設備的礦工最容易發(fā)現(xiàn)工程實施進程中的技術風險和安全隱患。礦工有能力、有技術、有責任發(fā)現(xiàn)技術風險,排查風險源,清除安全隱患,或者上報煤礦安全部門,徹查安全隱患,確保煤礦安全生產。
礦工承擔的倫理責任有兩個方面,一方面,礦工應有的安全責任。煤礦最大的風險是安全風險,經營煤礦就是經營風險,包括礦工的生命安全、煤礦設備、資產、資源安全等。另一方面,造福人類共同體的責任,即對人類生存的自然環(huán)境負責,對未來人類生存的環(huán)境和可持續(xù)發(fā)展負責。煤礦事故不僅威脅到礦工的生命安全,損害煤礦共同體財產,而且煤礦礦井爆炸造成地面下陷,大量農田成為沼澤。煤礦爆炸產生的有毒氣體污染空氣,同時流出的廢水污染河流、湖泊等水資源;矸石和粉煤灰污染空氣與土壤。這些水、大氣、土壤污染不僅威脅到當代人的健康,影響到未來人類的生存環(huán)境,還涉及到人類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正如Vesilind P A,Gunn A S.所說,“如果我們足夠重視保護后代的人們,那么在弄清楚如何安全地管理廢物之前,我們就不應該去制造他們——將這些風險強加給后代的人們是不道德的”[2]。這些責任是煤礦企業(yè)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不能完全歸結到礦工,但生產一線的礦工生產中力所能及控制技術風險,少出煤礦事故,減少環(huán)境破壞,也是有責任的。所以,德國科學家漢納斯提出,我們應該對人類未來承擔責任。
二、礦工承擔倫理責任的路徑
(一)加強礦工承擔技術風險倫理責任的教育
技術風險視域下加強礦工的倫理責任教育尤為迫切?,F(xiàn)代技術產生的風險破壞力強越來越明顯,尤其是煤礦風險。煤礦風險不確定因素較多,風險由多種因素形成。井下地質構造復雜,如果不能運用現(xiàn)代科學技術查明井下復雜構造,并采取相應、有效對策,很容易造成井下塌方、井下透水等惡性煤礦事故,所以應強化礦工的倫理責任意識。
強化礦工的倫理責任有兩方面內容。第一,增強礦工反躬自責的內省意思。內省是責己,反省自己工作、生活是否符合倫理道德的標準與要求。嚴以律己改過自新,獨立承擔責任。通過反省認識到自己對家庭、社會、團體的責任,從而努力承擔責任。依據(jù)倫理準則,激發(fā)倫理主體履行倫理規(guī)范的強烈情感。第二,強化礦工主體責任的風險意識與責任意識觀念。礦工不斷強化風險意識與責任意識,減少煤礦事故發(fā)生的幾率。對自己從事的工作、工種、負責的工序積累豐富的技術知識,同時,在學習相關技術知識基礎上鍛煉過硬的技術本領。實事求是、嚴謹求實的工作作風和科學態(tài)度,對工作中能出現(xiàn)的潛在技術風險高度重視。利用自己的技術知識與技能分析、預測、評估風險源以及可能造成的損失,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如果發(fā)現(xiàn)透水、塌方跡象卻找不到原因與對策,則應停止生產,上報發(fā)現(xiàn)的問題,請求上級調派專家查找、分析可能造成事故的原因,并有效做出應對,以免危險進一步醞釀為煤礦事故。endprint
(二)增強倫理困境的責任選擇能力
在復雜的社會關系中,會產生各種矛盾,陷入種種倫理困境,而如何進行倫理選擇,讓自己的選擇行為具有倫理正當性,是生活在社會中的每一個人必須具有的倫理智慧。同理,礦工面對復雜的現(xiàn)實社會關系給倫理選擇帶來許多現(xiàn)實困境。尤其是國有煤礦上下級關系,影響礦工倫理選擇的變量因素較多,考驗礦工決策、選擇的倫理智慧。大多數(shù)情況下,上級各級領導與礦工的意愿、選擇是一致的,希望安全生產條件下提高勞動生產率,進而提升工資、福利待遇。但有時上級領導追求企業(yè)效益、勞動生產率和生產量,注重提升自己的管理成績,對于一些潛在的技術風險沒有察覺,或者察覺到但認為不影響生產。為追求利益最大化,置潛在的風險于不顧,甚至瞎指揮,這時,井下工程技術人員面臨艱難兩難選擇,即服從上級指揮還是不服從上級指揮。不服從上級命令,可能遭受批評、扣工資、降級甚至丟掉工作的處罰;服從上級命令,技術風險帶來的安全隱患隨時可能發(fā)生,威脅礦工的生命,給煤礦生產帶來重大損失。礦工此時的選擇考驗他們責任價值取向與倫理智慧。
礦工面臨復雜的倫理選擇,我們以康德的義務論責任觀和功利主義責任觀做出抉擇。第一,康德倫理學認為,每個人都是理性的存在,每個人依據(jù)根據(jù)自己的理性、自由意志做出選擇,自由是責任的必要性。因為你是自由的,不是別人的強迫,所以,自己承擔選擇的后果。人是理性存在物,所以判斷善惡的標準不是行為后果,而是行為的目的。依據(jù)康德義務論倫理學思想,礦工是有自由意志的理性存在,保護礦工生命安全和煤礦整體利益是礦工的神圣職責,保護環(huán)境、維護人類長遠發(fā)展是礦工的使命、責任。所以,從康德義務倫理學出發(fā),礦工抵制執(zhí)行有潛在技術風險的上級錯誤決策的義務。
第二,從維護最大多數(shù)人的最大利益的功利主義出發(fā),礦工應該以礦工的生命為重,以煤礦的財產安全為重,以保護國有資源為重,以保護子孫萬代的長遠利益為重。這些利益遠遠高于短時間內煤礦產量上升的利益,遠遠高于個人的利益。當確實有重大隱患威脅礦工生命和煤礦安全時,礦工應及時向上級提出有技術風險的強有力的證據(jù)。所以,從功利主義原則出發(fā),如果上級沒有聽取礦工的正確意見,礦工有拒絕執(zhí)行上級錯誤決策的責任,應把安全生產放在第一位。
參考文獻:
[1]費舍.責任與控制——一種道德責任理論[M].楊韶剛,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03.
[2]Vesilind P A, Gunn A S.工程、技術與環(huán)境[M].殷登祥,吳曉東,譯.天津: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