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藝菲
摘 要:歷史是一門十分重要的學科知識,筆者通過深入學習發(fā)現(xiàn):學習歷史不但能夠了解過去發(fā)生的故事,同時也能認識一些不同時期的優(yōu)秀歷史人物,從他們的身上,甚至還可以深入體會到精神文化。在浩浩湯湯的歷史長河中,三國時期誕生的歷史人物可謂是影響了整個時代的發(fā)展,雖然戰(zhàn)亂不斷,但是同樣也能看到一些歷史人物身上所彰顯出來的民族精神文化。本文主要站在一個高中學生的角度,對中國歷史人物所彰顯的精神文化進行分析。
關鍵詞:歷史人物;精神文化;三國時期
一、引言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變化,當國家在物質(zhì)文明方面獲得相應成就的前提下,也開始注重提升文化軟實力,因此也使“文化”成為目前最熱的詞語之一,相應地也被納入部分中學學科知識教學改革的范疇之中。眾所周知,中華民族文化源遠流長,且文化內(nèi)涵也十分寬泛、龐雜,而如何讓學生從一些優(yōu)秀的歷史人物身上體會到深厚的精神文化,并對此加以傳承和發(fā)揚,則成為大家都高度關注的內(nèi)容。本文主要以三國時期的歷史人物為例展開淺析。
二、精神文化的基本概念
精神文化,其實是人類在從事物質(zhì)文化基礎生產(chǎn)上產(chǎn)生的一種人類所特有的意識形態(tài),嚴格意義上講,它也是人類各種意識觀念形態(tài)的有效集合。
研究發(fā)現(xiàn),精神文化存在有巨大的優(yōu)越性,即它不但具有人類文化基因的繼承性,而且還可以在實踐過程中不斷豐富、完善,而這實際上也是人類文化精神不斷推進物質(zhì)文化進步的內(nèi)在動力。與此同時,在不同的領域、不同時代,精神文化的表現(xiàn)和含義都是具有差異性的。
三、三國時期中國歷史人物所彰顯的精神文化
(一)三國歷史人物——曹操具有廣闊的精神境界
曹操是三國時期尤為重要的歷史人物之一,由于其出身、經(jīng)歷的特殊性,從而使其形成了處事上多疑、果斷,以及奸雄的形象,但這樣的一個人卻也有著十分廣闊的精神境界,主要體現(xiàn)為:他善于詩文,而且文辭也是相當?shù)卣鎿?、生動。作為一名高中文科生,在語文課本上也時??吹讲懿俚脑娢淖髌?,經(jīng)過深入學習后更是體會到了他無比強大的精神境界,當然,這其中也有他自身的情感寄托。
例如,曹操的名句:“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崎……?!弊x者可以看出他在觀滄海的時候,面對浩蕩的海水,進而想到自己起伏的一生,所發(fā)出的感慨。同時讀者也能深刻地體會到人生無常,雖然他已經(jīng)到了暮年,可是他的內(nèi)心卻依舊很強大。
除此之外,曹操還專注于學習《孫子兵法》等相關知識,并對用兵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即必須隨時因形勢變化而調(diào)整作戰(zhàn)策略??傮w而言,曹操的精神文化絕對不只是體現(xiàn)在他對詩詞的熱愛。
(二)三國歷史人物——關羽忠勇義仁
關羽在三國歷史的地位是不容忽視的,而要體會關羽身上的精神文化,絕不是憑借短短幾個字、幾句話就能描述出來的。作為三國時期的一名武將,他身上體現(xiàn)出了忠勇義仁。
例如,關羽與劉備、張飛“桃園三結義”的時候,就發(fā)誓要“上報國家,下安黎庶”,這不僅是關羽忠心的表現(xiàn),同時也成為了他終生的行動綱領。而為了實現(xiàn)這一目標,關羽一生都忠心耿耿地跟隨劉備,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他都忠誠于劉備和漢王朝,而最能體現(xiàn)出關羽忠誠的事件當屬“降漢不降曹,最終又辭曹歸劉”。
除了忠心之外,關羽身上也體現(xiàn)出了勇敢、義氣、仁慈。也因此,即便到了現(xiàn)代,關羽依舊成為很多人供奉的對象,由此可見,關羽代表的不僅是一個個體,更是一種文化和一種精神。
(三)三國歷史人物——諸葛亮鞠躬盡瘁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蜀漢的丞相,同時也是十分著名的軍事家和政治家。后世對于他的評價主要是:“兩袖清風持羽扇,一身正氣貫青天。有功不傲平民敬,足智多謀萬古傳?!?/p>
作為一名文科生,通過學習歷史,也加強了自身對于三國歷史,以及諸葛亮這一歷史人物的深入認識。諸葛亮身上有很多的精神文化品質(zhì)都是值得學習的,筆者認為最重要一點就是:知恩圖報,鞠躬盡瘁。
在劉備“三顧茅廬”之前,諸葛亮過著十分平靜的生活,并致力于做一個淡泊明志、勤儉節(jié)約的人,而自從劉備把他請下山之后,諸葛亮則牢記著“忠心”“責任”“使命”??v觀諸葛亮的一生不難發(fā)現(xiàn),他根本不圖什么名利,而是始終對先帝保持忠誠。即便是面對懦弱無能的后主劉禪時,他也是盡最大努力進行輔佐,其實也是希望能夠?qū)崿F(xiàn)當年對劉備的承諾。
到了今天,筆者認為這樣的精神品質(zhì)還依舊值得我們學習,尤其是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我們一定要時刻保持勤勞、奮斗的狀態(tài),并努力做一個有強烈責任心的人。
(四)三國歷史人物——劉備以德服人
自古以來,有力者可以爭天下,有德者可以服天下人,雖然劉備不能如同曹操一般虎視天下,但是他卻具有“以德服人”的高尚品質(zhì)。在劉備的一生中,留下了很多“仁德”的故事,而其中最經(jīng)典的就是他折服刺客的故事。當時,劉備曾和一個叫做劉平的人有些恩怨,而劉平對于自己位居劉備之下非常不甘心,于是就找了一個刺客去刺殺劉備,結果劉備傻乎乎地還善待那個刺客,結果刺客都不忍心殺像他這么仁厚的人。
其實,劉備的才能并沒有那么出眾,但是他的身邊卻總是聚集一些優(yōu)秀的人才,如諸葛亮、關羽、張飛等。其原因就在于劉備的德行受到了無數(shù)人的肯定,以至于在三國時期,劉備憑借自己的好名聲,無論走到哪兒都能夠受到當?shù)刂T侯的禮遇。
四、結語
不得不說,三國時期涌現(xiàn)出了很多優(yōu)秀的歷史人物,筆者通過歷史課本不但了解到了他們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同時也深刻體會到了這些人物身上所彰顯出的精神文化。在21世紀,我們雖然面臨著紛繁復雜的社會環(huán)境,但是作為中學生,筆者始終認為在接受歷史知識教學的同時,還應該學習這些優(yōu)秀歷史人物身上的優(yōu)良品質(zhì),也是對中華文化的一種有效傳承。
參考文獻:
[1]韓月波,韓冰.淺論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基本精神與當代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教學論壇,2016(5).
[2]肖丹,汪德智.淺析繼承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與培育中華民族精神的內(nèi)在聯(lián)系[J].才智,2015(3).
[3]曹月.淺析《三國演義》中劉備人物形象的塑造[J].商業(yè)故事,2017(2).
[4]李中琴,楊祎.亂世之奸雄——《三國演義》中曹操人物形象再分析[J].科教文匯,2015(6).
[5]葉素云.淺析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內(nèi)在聯(lián)系[J].學理論,2015(7).
[6]安奎,哈黎,劉文.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思考[J].黑龍江社會科學,2015(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