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風
(廣西財經學院 體育教學部,廣西 南寧 530003)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12月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發(fā)表了重要講話。他強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高校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yǎng)人以及為誰培養(yǎng)人這個根本問題,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huán)節(jié),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xiàn)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chuàng)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今后如何做好高校教育教學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作為高校體育工作者,必須緊緊抓住立德樹人這個中心環(huán)節(jié),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體育教學全過程,這就要求我們不斷創(chuàng)新改進體育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成效。
從體育課程的性質來看,體育課是學校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等學校體育工作的中心環(huán)節(jié);體育課程是寓促進身心和諧發(fā)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學教育、生活與體育技能教育于身體活動并有機結合的教育過程;是實施素質教育和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徑。從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來看,就特別強調德育、智育、體育三者的重要關系;特別強調德育、智育、體育全面發(fā)展。
大學體育課堂需要思想政治工作來引領,這不僅是高校體育工作者,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認真抓好師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以思想政治教育引領體育教育教學工作,從而更加有利于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完成高校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歷史責任和使命。這就是高校廣大體育教師的職責所在。
高校大學體育課堂,在客觀條件上,由于各高校體育場館、體育設施、體育器材的建設與配置不盡相同,有條件較好的學校,也有條件相對較弱的學校,因此不同程度上體育課受客觀條件的影響很大,具體表現(xiàn)為:對體育場館建設落后,數(shù)量不足的高校,學生上體育課普遍怕曬,怕曬黑、怕流汗、怕辛苦,因而學生上體育課的質量不高,效果不佳。
由于現(xiàn)在的手機,已經十分普及使用,且手機的使用功能也日益?zhèn)樤?,手機普遍能上互聯(lián)網(wǎng),手機就是一臺微型電腦。因此有部分大學生即使在體育課中的間隙時間,也不放棄玩手機。這一玩手機,勢必影響上體育課,甚至會導致學生課中開小差,分散注重力,導致意外傷害事故的發(fā)生。
按照國家教育部對在校大學生的要求,學生必須參加《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測試?!秶覍W生體質健康標準》的測試中,如:中長跑項目是必須選擇項目之一,這其中不少人,畏懼中長跑、畏難于中長跑、欲逃避中長跑,學生思想與行為表現(xiàn)消極。
在大學生中,確有部分體育基礎差,身體素質十分薄弱的學生,這部分學生常常被體育課成績困擾,為身體素質差而苦惱。這其中有兩種人:一是消沉、無所謂、自暴自棄,得過且過;二是正視不足,勇于改變自我,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因此這些學生需要我們積極幫助,熱枕關愛。
在新學期第一堂體育引導課中,體育教師結合體育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教學考核、課堂要求等宣講,有機地闡述體育課的重要性,從中讓大學生領悟到德育、智育、體育三者的重要關系;懂得體育課對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合格的建設者的重要性;深刻理解付出與收獲的辨證關系。要想具有健康的體魄,就必須樹立持之以恒、吃苦耐勞的精神,同時還要掌握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和健身強體的運動技能。
在體育課的授課中,體育教師講解示范、講述某項體育運動的歷史發(fā)展、歷史淵源時,要有的放矢,不失時機地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例如:在講述武術發(fā)展史時、在講述民族傳統(tǒng)體育的項目時、在講述乒乓球和排球的發(fā)展史中,都應重點講述中國燦爛的文明史、中國運動員的歷史貢獻,傳承和宏揚中華體育精神。
在體育課安排教學比賽時,體育老師應有意識地把學生編成幾個團隊,讓這幾個團隊在競賽中比拼,讓他們在競賽中形成團隊的合作精神,正確處理競爭與合作的關系,懂得按竟賽規(guī)則比賽,尊重對手、遵守規(guī)則,此時是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佳時機,由此培養(yǎng)大學生公平公正和正義的責任感、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
每逢重大國際體育賽事,例如:奧運會、世界杯、世界錦標賽等;都是體育教師在體育課中進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好引子、好材料、好時機。每當中國運動員在重大國際體育比賽中,頑強拼搏,為祖國和人民爭得榮譽之時,都應及時向大學生傳遞正能量,宏揚勝不驕敗不餒,頑強拼搏的體育精神,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還可以結合重大國際體育賽事中的典型例子、技術環(huán)節(jié)、規(guī)則執(zhí)行尺度、裁判方法等融入體育課堂之中。這些形式的活動效果好,大學生容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在無形中得到潛移默化、自然滲透,形成共識。
在體育教學中,經常因各種主客觀的原因,學生在體育課中產生厭學、懶學,有時有個別學生發(fā)生違紀的現(xiàn)象,此時體育教師就應對“癥下藥”,及時地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導。
高校體育教師在體育課中進行思想政治工作引導時,應遵循如下幾個原則:(1)適時適量原則;在體育課堂中,主體的教學內容,教學環(huán)節(jié),都是以體育課為主,進行思想政治工作,絕不意味著將體育課堂完全變?yōu)榈掠n堂。(2)為人師表原則;體育教師在體育課中的行為表現(xiàn),都應成為學生學習的楷模,因此體育教師在體育課中,要處處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學生。(3)榜樣力量原則;在體育課中,體育教師應十分注意觀察大學生的行為表現(xiàn),及時表揚好人好事,樹立正能量,樹立讓學生之間相互學習的好榜樣,讓好人好事、好的精神鏡界,潛移默化,自然滲透。(4)情感溝通原則;在體育課中,體育教師要創(chuàng)造和諧的上課氛圍,讓學生在互幫互助、勤學苦練中,掌握運動技術和技能;讓學生在既團結嚴謹,又不失愉快溫馨的課堂里,學到知識本領,領悟道理。因此體育教師在上課中,還要多關心體育較差的學生,多一些鞭策鼓勵,多付一些情感交流。(5)目的性原則;體育課中實施思想政治工作引導,一定要堅持四項基本原則,不能脫離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立足把大學生培養(yǎng)成全面發(fā)展的合格人才。
進行思想政治工作引導時,必須緊密地把握和有機地結合授課過程中發(fā)生的人和事、教學內容與課堂情景,想象拓展的思維與現(xiàn)實社會實際情況的辨析;必須做到有的放矢,不失時機。
高校體育教師在體育課中,進行思想政治工作引導時,必須講究策略,務求實效,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否則將成為張冠李戴,事倍功半,甚至事得其反。體育課中思想政治工作引導得好,就能有效地提高體育教師授課的執(zhí)行力,從而提高體育教學質量,提高教書育人的水平。